第250章 价值
作品:《红楼兵圣》 树大招风。
以自己的优势,王信认为自己不需要实际带兵。
各部是枝干。
自己带的亲卫营,每人每月的军饷是三两银子,以现在大周的经济和物价,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这么高的军饷,当然是更高的要求。
两百人刚好合适,无论是在外人的眼里,还是自己的能力范围之类。
其实两百人还有点多了。
一年下来,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查看七十二人,需要两三年才能看完,而且还无法重新检查。
只是并不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无论是对自己的能力,或者是对自己。
每个人都要有价值。
王信不认为自己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自己就可以一直“伸手”下去。
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这支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统一,能力超强,文武兼备的军官,就是自己最大的价值,也是自己对团队最大的价值。
这就是人事。
然后是财产。
“每年年底前要开一次会议,根据当年的成绩,和未来的预期等,决定分配各部的军费,以及粮草,装备的提供等等。”
王信沉声说道:“必然是先找朝廷伸手,如果朝廷能供养,自然是最好的,实在欠缺的,由公库补齐。”
众人纷纷点头,没有别的意见。
这几年一直是如此做法。
普通士兵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军饷,骑兵炮兵二两银子的军饷,精锐士兵一两五钱的军饷,大部分的军费都来自将军经商赚来的钱。
汤平实在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所有的银两都是将军挣来的,将军没必要做到如此地步,如何划分军费,将军指定即可。”
“是极。”
黄文目瞪口呆,心里五味杂陈。
虽然一直佩服王将军,可亲自接触如此高级的会议,王将军的做派,依然令他震撼。
心里隐隐明悟。
难怪王家军的上下如此团结,万众一心。
有如此带头的将军,谁能不服气?
王信摇了摇手。
虽然知道汤平等人是好意,可自己不能因为这些人的善良,就把所有的功劳往自己的身上揽,这是很虚伪的行为,对不起兄弟们。
“河西营的租金,是下面的兄弟们把自己的营房提供了出去,兄弟们挤一个通铺,才带来的租金。”
王信一脸的淡然。
众人听得认真。
“打仗也是下面的兄弟们卖命,一个个拼死,才为我们挣来的脸面和实力,没有这些东西,我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本事,也不过是水中作画罢了。”
“你们都说是我提供的机会,何尝又不是兄弟们给我的机会呢。”
王信说到最后,内心渐渐有些动容。
“没有将军,我们就算想拼命都没地方拼命。”
刘通也忍不住开口了。
刘通性格最闷,虽然此人一身本领。
不过此人本事实在是大,这次别的人都被派出去独当一面,唯独刘通被留在将军身边,他也一直没有声音,浑然不在意。
屋子里的视线全聚在他的身上。
刘通苦笑道:“将军实在谦虚,我们许多人出身贫寒,不少人还是残兵败将,如不是跟了将军,有什么资格谈功劳。”
众人纷纷认可。
大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没有将军之前,他们能打胜仗?谁不是左右为难。
王信摇了摇头,不认可刘通的话。
这就是精英的通病。
精英往往认为,百姓离开了精英,什么都干不成,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自己可以的把乌合之众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是王信不这么认为。
精英和百姓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百姓的前仆后继,精英又能如何。
只是很多精英忘了本,甚至骨子里就是坏的。
相比于人性本善。
王信更相信人生来就是有恶的。
因为欲望。
只要有欲望,恶就不会中止。
清楚的认识恶,才能真正做到避免恶,而不是一味的装饰好人,实际上为坏人提供土壤,成为坏人的乐园。
简而言之。
实事求是。
是什么就是什么。
“世上从来没有谁缺一不可,我王信也是如此,没必要太过高看。”王信恢复了平静,叮嘱众人:“不过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军队。
一切目标都是打胜仗。
为了打胜仗,无所不用其极。
无论什么手段,只要能帮助打胜仗,就是好手段。
自己的根是什么,众人跟了将军多年,当然心里清楚,重重的点了点头,倒是新来的黄文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也不敢出声询问,只能藏在心里,回头找机会问一问。
王信单独留下了黄文。
黄文三十三四岁,一脸大胡子,是团山口的守备。
“我让你加入我的亲卫营,离开团山口,不知道你心里真愿意还是假愿意?”王信请黄文坐下,和气的问道。
听到王信的询问,黄文又站了起来。
“回将军,属下真心愿意跟随将军。”说完,黄文一脸紧张。
生怕将军不信自己。
王信没有怀疑黄文的话,没有人可以骗自己。
“说起来,当初你在团山口不让我进关,当时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大半年了。”王信突然露出笑容。
说起这件事,黄文感到不好意思。
“当初是冯节帅的命令,属下不敢不同意,不过将军强硬,要放炮轰关,关口挡不住将军,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属下只能放将军入关了。”
“你的决定是对的。”
王信认可道。
当时的自己和冯庸之间是内斗,无论谁对谁错,真要是打起仗来,死伤的都是周军。
有些人是贪生怕死才不愿意抵抗,有些人是看清楚形势,哪怕冒着丢官的风险,也不愿意自相残杀所以不愿意抵抗。
黄文属于后者。
这样的人才,王信当然想要招揽到自己身边,亲自的培养一番。
黄文的性格又不是那种倔脾气,反而有种顺水推舟的大局感,更让王信高看一等,本身又是守备,搞不好是一个帅才。
对于人才,当然是越多越好。
最重要的是团山口一定要控制在自己的军队手里。
西部进入关内的两个关口,一个威远关,一个团山口,只有把这两道关口控制住,才是军队经济上的命门。
否则。
自己也不会把汤平“送”出去。
——
大漠。
北风呼啸。
此时天还未亮,夜晚与晌午的温差极大,早上能冻死人。
远处看不见的地方。
时不时传来孤狼的发出的叫声。
因为缺乏食物,狼群也四分五裂,独自寻找。
孤狼也是最危险的。
反而是狼群,如果看到对手有威胁,审时度势之下,一般不会拼命。
唯独孤狼。
找不到食物的下场也是死。
为了一口吃的,孤狼会冒着受伤的风险攻击人类。
三十来岁的阿鲁,身上只披着一件满是破洞的羊皮,冻得浑身发抖,身后还背着箩筐,冒着严寒,趁着大多数人还没下床,收取更多的牛羊粪便。
牛羊粪便散落在大漠,不光需要寻找,还需要走很久的路。
阿鲁背后的箩筐有了十几块干枯的牛羊粪便,里面还夹杂未彻底消化的草料,与他一样的人,遇到了三四个,都是部落里最底层的牧民。
他们不光要为自己的帐篷搜集材料,还要为头人们搜集,并且最好的要贡献给头人。
“阿鲁。”
“怎么了。”
“活不下去了,借点吃的吧。”
“我也没有。”
阿鲁摇头拒绝,不忍心看到一起长大的伙伴脸色。
伙伴没有抱怨阿鲁。
现在各家都不容易,不光是台吉向周人上贡了一半的牛羊,还有许多问题,明明感觉大漠的人少了许多,日子反而艰难了起来。
“周人什么时候来啊。”
“现在不会来了。”
想了想,阿鲁又说道:“秋天没有来,冬天不会来,明年春天,恐怕也会出问题。”
商人们自己有了牧场,有了自己的牧民,凭什么还要买他们的。
如果自己是商人。
阿鲁想了想,又不敢继续想下去。
那伙伴没听懂,只知道冬天的时候,大周的商人们不会来。
以前埋怨这些商人,可这些商人不来了,才知道他们根本无法离开商人,哪怕是找商人借贷,多少还有口吃的,不像如今。
部落里还有再多的牛羊,那也不属于他们。
反而是自己的牛羊,要时不时的上贡给部落。
阿鲁叹了口气,拍了拍伙伴的肩膀,肮脏兽皮下,硬邦邦的只有骨头,这样下去,伙伴估计熬不过即将到来的冬天啊。
虽然看到了,阿鲁却没有办法。
去新的地方搜集牛羊粪便。
一直找了两个时辰,阿鲁才疲惫的回去自己的部落,先去了头人的帐篷。
“阿大。”
刚刚进去,听到里头传来熟悉的女子声音,阿鲁猛然抬头,惊讶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帐篷里面的床铺铺了好几床羊皮褥,来自大周的绸缎,只露出一个女子的脑袋,那女子的身子在被窝里,看着阿鲁一脸委屈。
“阿大走了后,头人派人去让我来的。”
听到女儿的解释,阿鲁嘴角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只能沉默了下来。
头人的帐篷中间是木头支撑,比牧民们的帐篷要宽广许多。
阿鲁熟悉的掀开一个竹筐盖子,里面露出更多的牛羊粪便,然后阿鲁把自己的倒进去,原本要倒一大半,想了想,这回只倒了一小半。
放下了盖子,阿鲁重新背上箩筐,抬腿要离开。
“等会早点回去。”
“知道啊,阿大。”
被窝里的女子看着父亲的背影,连忙回了一声,没好意思叫自己的父亲往炉子里添些干枯的牛羊粪便。
胡人来历复杂,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文化,受到内地的影响颇多。
有些部落把自己的父亲叫做阿大。
不久。
一名穿着羊皮,外头罩了一件绸缎的汉子回到帐篷。
“刚才我阿大来了。”
听到被窝里女子的声音,那汉子转变了方向,伸出一只手,掀开箩筐盖子,打量了一眼,冷笑了两声。
被窝里的女子不满道:“我让你睡了。”
“滚。”
“告诉你阿大,让他给我送回来。”
那汉子骂道。
女子委屈的从被窝里起身,裹着自己的破烂,哭啼着离开帐篷。
在草原上。
只有强壮的人才能当头人。
要让别人怕你。
如果自己哪一天不行了,儿子又没有成长起来,随时都会被人杀死,自己的财产也会成为别人的。
不能让手里的牧民好起来。
一个个都好了起来,谁还会把自己这位头人放在眼里。
只是。
头人眼神里露出了一丝担忧。
不久。
本部每半个月一次的聚会,头人们聚集在台吉的帐篷里,台吉准备了丰盛的食物。
还有头人们带来的勇士。
大家畅快的吃肉,大碗的喝酒。
享受台吉给他们的优待,他们忠心感谢台吉,并效忠台吉。
头人担忧的说道:“今年部落的牲口少了一半啊。”
巴特尔放下酒碗。
别的头人也纷纷安静了下来。
你一言,我一语,诉说今年的不容易。
今年的冷风来的又格外的早。
部落里人心不满。
人们的心里蕴含着怨气。
巴特尔严厉道:“周人没有信义,是天下最坏的人。”
听到台吉的话,头人们纷纷点头。
“你们回去后,告诉你们的牧民,让他们晓得世间的道理。”
不光是各个小部落,连本部都怨声载道。
知道形势不稳,巴特尔召集各部的头人。
向着众人愤恨的说道:“他们抢夺我们的牛羊,霸占我们的牧地,如今我们实力不如他们,所以我们只能忍着,大家勒紧裤腰带,埋头苦干,等部落恢复了实力,我一定带领大家报复”
头人们觉得台吉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这么向自家的牧民们交代。
台吉还是台吉。
按照台吉的话,是牧民们离不开头人。
没有他们头人的带领,谁能是周军的对手,他们的痛苦,都是周人带来的。
至于没吃的,没喝的,大家都需要忍受,一切的责任在大周。
“你去一趟镇虏城。”
送走了头人们,巴尔特叫来自己的儿子。
“啊?”
年轻的后生露出茫然的眼神,猜不透父亲的用意。
“你去告诉镇虏城的张灿,就说许多人对他们不满,不过我压了下来。”巴尔特露出自信的笑容。
在牧民们这边,他们离不开自己。
在周人那边,他们对草原的统治也离不开自己。
这就是自己的价值。
只有聪明人才获得长久。
赤那就不够聪明,性子太急了,现在好了,在大板升犹如丧家之犬,一点台吉的威风也没有。
不过,自己倒可以联络下此人。
赤那的存在,更能让大周面前凸显自己的价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