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属下的亲事

作品:《红楼兵圣

    “负责威远关的将领叫做汤平,老家在浙江,此人属于跟随王信最久的一批人,对王信忠心耿耿,所以王信非常信任此人。”


    陶升来到周家。


    周家的老爷周世明回到大同后,特意找到陶升,请陶升来府上一叙。


    周世明是大同本地势力最大的乡绅之一,而且家族繁盛,连京城都有一支,陶升收到周家大老爷的邀请,高兴的来赴约。


    得知周老爷想要了解王信的手下,陶升毫不隐瞒,知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透露给周世明。


    “负责镇虏城的将领叫做张灿,张灿是榆林人,以前也在大同当过差,不过此人脾气暴躁,上官和同僚都不喜欢他,后来被排挤去了京营,没想到跟了王信。”


    “王信手里官位最高的叫做赵雍,此人经历复杂,原来是罗明的亲信,罗明死后,也跟了王信。”


    陶升一个个介绍,把自己知道的说完,感慨道:“说来也怪,这些人对王信忠心的很,看来王将军对人宽厚,所以跟了他的人,都对他死心塌地。”


    周世明久久无语。


    陶升不过是个通译,不懂得管人的滋味。


    管人可不简单。


    无论什么身份和地位,每个人的心思不好猜,因为无法预料,人嘴上说的话,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他心里有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


    更多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


    冯庸在大同当了十几年的土皇帝,结果一旦离开节度使的位置,手下的势力当即分崩离析,就算有几个忠心的属下,也只能随波逐流。


    反而是那王信。


    被调去京城的时间不短,结果手下却个个抱团,明明只是个游击将军,这本事实在是厉害,与别人不同,周世明对王信关注过,越是关注,越是惊叹。


    “此人了不得。”周世明终于说话。


    “以王将军带兵打仗的本事,未来必然能当上节度使。”


    陶升附和道。


    周世明没有向陶升解释,这些误会不要紧,心中的主意已经越发肯定,于是不再犹豫,开口提出一事。


    陶升也愣住了。


    竟然请自己去帮忙说媒,还是周家的嫡女!


    凭什么?


    那汤平凭什么?


    陶升下意识的开口:“周老爷的孙女,王将军才够资格,那汤平不过一个小小的把总,何德何能入了周老爷的眼?”


    “王将军才能卓越,大同留不住他啊。”


    周世明才不管王信以后怎么样,此人太强势,早点离开大同才好。


    随着镇虏城的修建,威远关的地位将成为关键。


    汤平是王信的亲信,身份又低微,把他招入家门,周家可以帮汤平升官,对王信也是好事,相信王信不会拒绝,他是聪明人。


    周世明不在意朝廷,唯一要紧的是周家。


    ——


    翟文来过,王信就不用专门去大同一趟,接下来等朝廷的消息就好了。


    薛岩带着工匠去看地方,薛蝌和郑浩忙着军队的事,留下一个“缠人”的丫头。


    薛宝琴想要骑马,薛岩不答应,现在父亲走了,想起王信的性子温和,求着王信带她骑马,王信可不敢答应。


    自己倒不是很在乎。


    关键是薛宝琴以后要嫁人的,这个时代还是很注重的,万一骑马影响到了怎么办。


    薛岩如此疼爱薛宝琴,在此事上不同意,必然是有原由的。


    “大哥哥,你没把我当妹妹。”


    薛宝琴委屈的哭,看得人怜惜,唯独没有眼泪,王信无语,自己解释不了。


    “这么好的天气,你去放纸鸢不好么。”


    “我就想骑马。”


    薛宝琴真生气了。


    父亲拒绝自己,大哥哥也拒绝自己,哥哥又忙的见不到影子。


    原来只是三分想骑,如今倒是一定要骑。


    “这样吧。”王信想了个主意,“我牵着马,你坐在上面,不能乱动。”


    “好。”


    薛宝琴高兴的答应,眼睛都笑弯了。


    王信无奈的摇了摇头。


    所以自己真不是枭雄啊,以后自己有了女儿,恐怕也是有求必应,心一点也硬不起来。


    过了片刻。


    王信找来一匹脾性温和的马,扶着薛宝琴上去,然后抓住缰绳,慢慢在草地上走动。


    速度慢,很平稳。


    薛宝琴第一次坐在马背上,体会到了没有体会过的事物,心情愉悦,一路上发出“咯咯咯”的清脆笑声,听到这样的笑声,王信也心情快乐起来。


    “大哥哥。”


    薛宝琴银铃般的声音笑道:“我比你高。”


    “幼稚。”


    王信无语,嘴角翘起。


    “什么嘛。”


    薛宝琴嘟了嘟嘴,突然看到远处地面洞里缩进去一只小动物,连忙抬起手指着,着急问道:“大哥哥快看,那是什么?”生怕王信没有看到。


    “土拨鼠。”


    王信不以为然。


    “什么是土拨鼠。”


    “你刚才看到的就是土拨鼠。”


    “什么嘛。”


    “气死我了。”


    薛宝琴突然又笑了起来,想起了什么似的,王信还没问,自个先憋不住,笑道:“难怪林姐姐说,你最气人了。”


    王信摇了摇头。


    不和她们计较。


    如果林公当初顺利回到京城,自己在朝廷上有大佬关照,自己现在面临的很多麻烦,就不会是麻烦了。


    犹如当初在扬州。


    因为林如海的关照,自己可以轻易做到很多事。


    薛家也是。


    无论是河西营的租金,还是河西营的集市,又或者军备火器的事,包括现在大同关外的事,自己与薛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这就是利益。


    利益之外,又有人情。


    人总是有感情的。


    只不过薛家对自己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自己越来越依赖薛家,这可不是好事。


    薛家大房和二房。


    王信皱起眉头。


    两家总要分开才好,像以前一样,大房提防着二房,两家各自做自己的生意,反倒是如今因为自己,两家关系走的近了些,这样可不好。


    否则薛家对自己的影响太大了,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继续如此下去,反倒是自己会受控于薛家。


    “嘚嘚嘚。”


    远处。


    陶升在几名少年亲卫的带领下,在河边找到王信一行人。


    看到老朋友陶升,王信露出笑容,却没有上前迎接,担心自己离开,薛宝琴在马背上出了事怎么办。


    薛宝琴看到有人来,当即变得乖巧,不再缠着王信,安静的坐在马背上,像个乖乖女似的,王信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王将军。”


    陶升下了马,拱手向前。


    王信露出笑容,一手牵着缰绳,留在原地不动。


    陶升悄悄打量了那马背上的女孩,远远看就觉得身影极其可爱,现在走近了,看得更仔细,忍不住呆了呆。


    心里明朗,难怪一向待人和善的王信一动不动。


    “这是薛家二房东家的千金,也是我的小妹。”王信笑道。


    “原来是薛家的小姐,幸会幸会。”


    陶升不敢多看,以免失态,低着头拱了拱手。


    “这是陶升,我的朋友,你可以叫他陶大哥。”王信不忘记薛宝琴,郑重的介绍。


    薛宝琴最喜欢王信的这点。


    从心底里尊重人。


    无论对方是谁,哪怕是贾府的下人,只要不得罪王信,王信都会把对方当人看。


    薛宝琴认真道:“陶大哥。”


    “不敢,不敢。”


    陶升有点举手无措,抬起头看到薛宝琴的模样,越是变得慌乱了些。


    薛宝琴见怪不怪,虽然年龄小,可随着父亲去了许多地方,还见过国外人,有一次,外国人不知道,竟然说要买下自己,惹得父亲大怒。


    陶升连忙看向王信,周边没有外人,只有薛宝琴。


    一则知道薛家和王信的关系,二则薛宝琴年龄小,三则心里慌乱,陶升直接开口。


    “我这回来,有一件喜事,不知道将军愿不愿意?”


    “什么喜事?”


    “将军手下的汤把总,此人年龄也老大不小。”


    陶升先说出了人,又笑道:“我前日打听到一个人家的小姐,今年十六七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汤把总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过,但不知王将军怎么样,我也不敢造次,所以来请了王将军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王信还没听完,已经猜到了陶升的来意。


    “是哪家?”


    陶升如实道:“周家,周世明老爷。”


    原来是他。


    不愧是老狐狸。


    薛宝琴吓了一跳,原以为是和大哥哥说亲,没想到是为大哥哥的属下,心里头好奇,不知道大哥哥会怎么回复。


    虽然是姑娘,可薛宝琴与别的女孩不同,没有养在深闺之中,隐隐知道一些。


    “你去和汤平说,他愿意就没问题。”


    王信没有犹豫,当即给出了回复。


    陶升倒是一脸意外,没想到王信答应的如此轻易。


    见状,王信笑了笑,“汤平自己的婚姻大事,自然是他喜欢为主,他要是喜欢的,我就支持,他要是不喜欢,难道我还强塞给他么。”


    陶升一脸佩服。


    如此胸襟,实在是非常人也。


    难怪此人带出来的人对他都忠心耿耿。


    陶升也不再逗留,有了王信的许可,当即去威远关找汤平。


    “大哥哥。”


    等人走后,薛宝琴忍不住叫道。


    身后薛宝琴没有了刚开始骑马的兴奋劲,尝了新鲜,时间也足够,王信觉得差不多了,所以牵着缰绳往回走,听到薛宝琴的叫声,下意识的回过头。


    “什么事?”


    薛宝琴骑在马背上,第一次从高处看王信,张开大眼睛,满脸好奇的问道:“成亲应该找自己喜欢的人吗?”


    这可不兴乱说。


    王信犹豫了片刻。


    平儿的背景简单,自己有能力关照,包括晴雯,晴雯日后想要嫁给谁,只要别人愿意,王信都能支持,可到了薛宝琴的地位就不同了。


    不光是她个人的事。


    何况薛宝琴是千金小姐,真要让她为了爱情,和心上人去过苦日子,能吃这种苦的倒是没几个,王信下意识这么想到。


    明白这些,可不敢乱鼓励。


    说不定薛宝琴这丫头天天外头跑,少女怀春,不定见到过谁。


    没想到大哥哥没有回话,装作没听见,薛宝琴前倾的身子坐正,知道大哥哥为难了。


    薛宝琴不是愿意让别人为难的性子。


    只是因为刚才陶大哥带来的消息,薛宝琴想起了自己的婚约。


    以前从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常常想起。


    连面也没有见过,上回自己和大哥被父亲送到京城,对方连个招呼也没有,薛宝琴心里不愿意,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了心事,薛宝琴也没再说话。


    等回到营地,王信扶着薛宝琴下马,纤细的腰肢,盈盈一握,毫不费力。


    “玩也玩了,马也骑了,回去休息休息,不要多想。”


    王信原本打算摸摸薛宝琴的小脑袋瓜,等看到薛宝琴胸前的凸起,还有比往年高的个头,于是收回了动作,只露出温和的笑容。


    薛宝琴低着头,安静回去自己的帐篷,竟然没有再缠人。


    “少女有了心事,苦恼就多了。”


    “都不想长大啊。”


    感叹了两声,王信笑了笑,很快丢之脑后。


    薛岩爱女如命。


    自己不但培养他儿子,对他女儿也视为掌上明珠,双方在利益之外,也加深了感情,算是对薛岩的回报之一。


    其实薛宝琴的个性,王信也很喜欢,只不过因为薛岩,所以更关照一层。


    等火器能自给自足了,加上有了稳定的财源。


    大同这边的根基算是牢固。


    接下来就是士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与之前东南抗倭不同,倭寇没有骑兵,水道密集,所以倭寇更像是治安战。


    东南承平日久。


    百姓们没有经历过兵灾,生活奔波,又瞧不起当兵的,谁也不愿意送死,所以需要花费重金,让百姓们愿意当兵,而且还要敢于拼命,这才是最难的。


    千金买马骨。


    但是边地不同。


    边地更像是游击战。


    需要的是拼消耗。


    牧民是不要钱的,大漠太过贫穷,环境极其恶劣,为了生存,每个人都要南下劫掠,最大的成本就是自己的性命。


    成功了就活下去,失败了也不过是个死。


    面对这样的局面,河西营的模式无法维持长久。


    死不起。


    主要还是大周疆域太大。


    西方那种小国遍地的地方,一支兵种就足够保护国家的安全。


    随便一支长枪兵,或者刀盾兵,或者长弓兵的,就能耀武扬威,保护好自己的国家。


    大周不行。


    大周的特殊兵种也很多。


    湖广士兵、广东徭兵、广西狼兵、云贵山兵、四川苗兵、福建赖兵、崇明沙兵、邵林僧兵、山东枪手、河南毛民、田州瓦氏、北边骑兵、北平射手.


    但是出了省就不适应环境了。


    “将军,汤把总来了。”


    傍晚前。


    汤平骑马赶来镇虏城。


    此时的镇虏城仍然在修建中,不过越来越有模有样,要在冬天前全部完工,好让各家入驻进来。


    “将军,你怎么不管我?”


    汤平一进门开始埋怨。


    身边还跟着满脸无语的陶升,他担心汤平胡乱说话,引起王信的误会,无奈的跟了回来,来回的赶路,浑身疲惫不已。


    得知周家的主意,汤平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周家要挖将军的墙角。


    敢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


    难道周家认为自己对将军不忠心?


    汤平气愤不已,如果不是因为陶升和将军关系不错,早就揍他一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