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大河钓具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艳艳拉着宝儿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话,和她讲了一些关于怀孕生孩子的经验。


    “在医院里花费其实不高,特别是顺产的时候,可千万别省钱。”她叮嘱道。


    憨娃现在挣钱也厉害,夏天光是做浮漂都挣了好几万,还有下网捕鱼这些活儿。


    “我知道的。”宝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自家现在可是有钱的很,市里还有几套房子在,根本不带愁的。


    大哥推荐买的那个股票憨娃也和她说了,家里啥也不缺,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我还带了好多小孩儿衣服,给了阿梅一点,还有几件。”


    “那个燕窝是从港岛买的,还有金枪鱼,多吃点儿补补。”


    两个女人在一块叽叽喳喳的说着,兄弟俩去了院子里抽烟,秦大河顺便问了一下最近鲢鳙的鱼口。


    大河渔具核心产品就是鲢鳙饵料,以后也不会变。


    无为这边九月中旬就开始降温了,此时还有点冷呢。


    “鱼口很不稳定,陈叔他们钓的都不尽兴,很多人都去钓鳊鱼。”憨娃面带难色的说道,“而且大湖开始死鲢鳙了。”


    他现在钓鱼比较少,但玉溪河跑的多,经常下网什么的。


    “死的多不多?”秦大河皱着眉头。


    “不多,阿爷每天捞个三四条样子。”


    “那没事。”听到三四条,他才松了口气。


    春秋两季温差大,鲢鳙死一点太正常了,不是因为水质问题就行。


    不过明年要开始收鱼了,去野钓的地方多收点鲢鳙和青鱼放大湖里面养着。


    “去了市里别省钱啊,等生下来打我电话。”


    “嗯,知道了。”


    在憨娃儿家呆到八点半,夫妻俩就告辞了。


    明天还得去县里进行工商登记,顺便和雷叔一起吃个早饭。


    大河渔具公司的成立还经历了一些波折,因为挂着合资的名头,有人让他挪到巢湖去。


    品牌方是注册在沪市的,这边只是一个生产工厂,他神经才会去那边。


    最终用黑川的外汇开路,渔具公司安稳落地,还拿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四百多万的人民币在这个贫困县并不算什么,甚至比不上乡下一家扎花厂的年利润。


    但五十万美金可就不一样了。


    有些个人和单位不缺人民币,但需要外汇进行出国考察、购买设备等等,很多场景外汇都是刚需。


    内陆省份没有外汇配额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想办法。


    秦大河把自己出售股份所得的外汇都兑出去了,这是雷叔建议的。


    生产厂家命名为大河钓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范围也比较大,电子产品都囊括进去了。


    就是上下游不在本地,不然优惠力度更大。


    上游的原材料除了玉米大豆以外,全部从外面采购,销售也是在全国。


    再加上五年免税、水电减免等等,短时间内肯定不能带来财政收入。


    不过县里有拨款,实际上也不缺这么点税收,有合资企业的名头就够用了。


    一切完成之后,第一次股东会议便在鸠兹召开。


    这次主要商讨的是品牌运营,厂房生产和人事都属于秦大河管理,其他股东目前也不会过问。


    首先是扩大合作渔具店渠道,这需要所有代理商共同努力,还要寻找新的代理。


    不过南方杂鱼多,北方夏天时间短,南北方确实有点难卖,鲢鳙饵料市场太固定了,主要销量集中在中部地区。


    所以川蜀地区的开发势在必行。


    这事儿交给了湖北的万老板,作为钓鱼大省,湖北的生意根本不需要他操心的。


    万老板负责去川蜀那边找人合作,建立当地的仓储中心,进行批量发货。


    同时公司会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仓储中心建成之后,前三年他拿2%的营业额,后三年拿1%。


    工作人员全部在当地寻找,会有业绩考核。


    实在是川蜀地区距离太远,交通也不方便,不能像江浙代理商那样一次发个七八吨货,不然运费就得亏死。


    前期先试运营,秦大河也会去当地考察。


    再过几年,大基建通过去基本就没事儿,到时候运输会方便很多。


    品牌运营的另一策略,就是建立宣发阵地,在钓鱼吧、论坛等等社交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多赞助钓鱼节目,聘请钓手参加比赛。


    钓手部分分为两种,兼职和全职,全职钓手由大刘管理,每年经费预计在百万左右。


    大刘本身也喜欢出这个风头,索性直接交给他带队参加比赛,本身他家里能量也大,可以顺带帮个忙。


    兼职钓手则是通过赠送饵料、钓具的方式,邀请一些混迹于大水面的钓鱼佬进行宣传。


    没多少钱,但如果有比较劲爆的鱼情,会在帮忙宣发,让人家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网络宣发和招募兼职钓手则是秦大河亲自负责,他闲着没叼事干,除了在家把控产品生产以外,就是上上网,或者到处溜达了。


    网络宣发阵地也会由他自己建立,在各大平台建立大河渔具相关账号,大舅那边能帮一下忙。


    接下来大河渔具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市场,深入扩大产品影响力,等渔具市场爆发自然有肉吃。


    至于利润,并不在所有股东考虑范围内。


    代理商赚的是代理钱,富士要的是提前布局,秦大河卖了十个五点的股份,目前根本不缺钱。


    大河渔具本身还融资了接近五百万,资金方面一点压力都没有。


    厂房设备也没几个钱,从伍老板那里整租过来的,十五万一年。


    这是前三年的价格,因为拿地皮手续不规范,还是秦大河去疏通关系,才签订了租聘合同。


    第四年开始恢复到三十万或者更高的价格。


    现在整个渔具行业在国庆节之后都进入淡季,长江流域在温差大、气压不稳定等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很难钓鲢鳙,发货都少了。


    却正是大力生产的好时候,秦大河自己也要开始忙活着厂房改造的事儿了。


    有过十年厂长经验的他并不满意现在厂房的布局,生产线也要调整。


    产出、质检、储存、出库等等,都要把各个阶段安排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