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欲擒故纵

作品:《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张须拔自恃勇武,只率三百轻骑,便冲出城外。


    任凭周爽如何劝说,也丝毫不听。


    县尉阴恻恻道:“明府,此人太过放肆。”


    “您才是临清县令,他竟敢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何其嚣张!”


    周爽神色阴沉:“他是陛下爱将,我能拿他如何?”


    县尉压低声音:“所谓事不过三,他若接连数次,杀不了赵喆,便是无能。”


    “明府正可将他罢黜,免他兵权。”


    “纵然闹到陛下那里,我等也有话说。”


    周爽面露喜色:“骄兵悍将,不服管制,我早已有心惩处。”


    “就依此言,他若接连失利,立即拿下。”


    “遵命!”


    南门外,张须拔策马扬鞭,心中憋着一团火。


    接连三日,拿不下一个赵喆,区区五百人,更日日耀武扬威,将他颜面踩到脚底。


    这口气,他怎能忍得住?


    “此次,不杀赵喆,我誓不为人。”


    决心一下,他索性放开顾虑,率领三百骑兵,冲入山林,即便挖地三尺,也要将赵喆斩杀。


    林木幽深,无一丝虫鸣鸟叫,惟有秋风萧瑟,卷起漫天枯叶。


    一名亲卫劝道:“将军,这山林茂密,恐怕有伏兵。”


    张须拔不屑:“纵有伏兵,区区三百人,有何可惧?”


    他猛甩长鞭,对一应劝阻置若罔闻。


    轰!却不防,一个闪神间,连人带马坠入坑洞。


    三百骑兵前赴后继,摔得七荤八素。


    张须拔心知中计,又羞又怒,便要爬出洞口。


    唰!一片雪亮刀光,照彻山野,夹杂着点点寒光,却是一支支弩箭,将天穹遮蔽。


    头顶,传来赵喆戏谑笑声:“张须拔,你中了我家主上之计,还不快跪地求饶?”


    高楷?张须拔大吃一惊,他怎会在此?


    不过,要他跪地求饶,那是万万不能:“头可断,血可流,我张须拔,绝不求饶!”


    “倒是一条好汉。”一声淡笑响起,“将他绑了,来见我。”


    “是!”


    不久之后,张须拔五花大绑,梗着脖子昂首挺立,毫无阶下囚的自觉。


    赵喆大怒:“若非我家主上惜才,你早就死了。”


    “竟敢无礼?”


    张须拔冷哼:“我只知陛下,不知秦国公。”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高楷笑了笑:“忠臣良将,不可怠慢了,给他松绑!”


    “那三百义士,请他们到一旁稍待,我要与张将军一叙。”


    赵喆拧眉:“主上,此人悍勇,万一……”


    高楷不以为意:“我身处军中,又非一人,不必担忧。”


    “是……”


    三两个小卒,给张须拔解开绳索。


    他松了松手腕,看着手无寸铁的高楷,满脸狐疑。


    “你若要劝降,趁早死心。”


    “忠臣不事二主,我绝不会背叛陛下。”


    高楷笑道:“张将军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你若投靠,我封你为郡公,大将军,食邑千户,如何?”


    嘶!张须拔呼吸粗重些许,却强忍着心动,一言不发。


    高楷接连许诺,见他仍不开口,不禁越发赞赏。


    “你走吧!”


    他使了个眼神,众人纷纷让开一条路,毫不设阻。


    张须拔惊疑不定:“你竟放我走?”


    “我素来欣赏忠臣,不忍杀害。”高楷神色郑重。


    “你且去,不必迟疑。”


    “只是,若再落到我手中……”


    “绝无可能!”张须拔粗声打断。


    高楷淡淡一笑:“一路走好。”


    张须拔满腹狐疑,抄起长刀,便向后退去。


    不过,并无一人阻拦,也没有明枪暗箭。


    三百骑兵亦恢复自由,拱卫着他,一溜烟跑得没影。


    赵喆大惑不解:“主上,此人顽固不化,既然捉住,正好一刀杀了,除去一大掣肘。


    “却为何将他放了?”


    高楷但笑不语。


    王景略思绪一转:“主上莫非打算,欲擒故纵?”


    “时间紧迫,哪有闲暇和他兜圈子。”高楷摇了摇头。


    “那为何?”两人皆是疑惑。


    高楷并未解释,反而吩咐道:“赵喆,夤夜时分,你率一千五百人,到北门外埋伏,听候军令。”


    “其余人等,随我到南门外,静观其变。”


    “是……”


    此刻,城内县衙。


    周爽听闻张须拔中计被抓,大惊失色。


    “这该如何是好?”


    千防万防,仍然中了诡计。


    他虽不瞒满张须拔骄横跋扈,却也清楚,陛下爱将一旦身死,他也脱不了干系。


    至少,一个失察之罪,难以避免。


    县尉沉声道:“他若死了,我等为他报仇,或可求得陛下宽宥。”


    “怕只怕,他投降赵喆,反来攻打临清。”


    周爽悚然:“张须拔一向标榜忠心,不事二主。”


    “应当,不至于此吧……”


    正惊疑时,忽见管事来报,张须拔率军回城。


    两人惊愕万分,他不是被抓了么,怎会安然回返?


    不多时,张须拔来到县衙,说明原委。


    周爽又惊又疑:“高楷竟率军亲至?”


    县尉拧眉:“张将军,你说高楷赞你忠心,将你释放,任你自由来去。”


    “这怎么可能?”


    “我所说句句属实。”张须拔冷哼,“何必扯谎?”


    丢下这话,他抬腿便走。


    周爽气得浑身哆嗦:“竖子无礼!”


    县尉拧眉:“明府,他所说不尽不实,不可轻信。”


    他便不信,高楷只因张须拔忠心,便轻轻放过。


    周爽点了点头:“今日三百骑兵出城,自不能听他一面之词。”


    “去找几个人来,一问便知。”


    “是!”


    没多久,数个小卒齐声道:“禀明府,高楷将我等隔开,单独与张将军密谈,却不知说了些什么。”


    县尉冷冷道:“张须拔,必然心怀异志。”


    “明府,须得立即将他拿下,以免他与高楷里应外合。”


    周爽迟疑:“我等并无明证,恐怕难以服众。”


    县尉建言:“不如,派人潜入张府,查一查他行迹。”


    “可!”周爽颔首,“派稳妥之人,小心行事,勿要打草惊蛇。”


    “遵令!”


    入夜,太阴隐匿,惟有星光点点。


    南门外,高楷策马行走,毫不掩饰行踪。


    王景略不解:“主上,我等惟有五百人,纵然夜袭,恐怕也拿不下临清城。”


    唐检附和:“主上,敌众我寡,不如从长计议。”


    高楷笑了笑:“唐检,命军中嗓门洪亮者大呼,就说,约定时间已至,还请张将军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