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抓天皇,兴诸坊,造机器

作品:《边军第一杂役

    春闱在即,洛京周围却接连发生凶杀案,还迟迟未能破案!


    对方意欲何为,不言自明。


    不过赵安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他从金色海峡回京之事,天下皆知。


    这不排除就是冲着他来的。


    他冲着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立于大殿两侧,机警敏锐的赖冲和赖山道:“你们亲自带人去查一下,尽快将始作俑者给本王揪出来。”


    “遵命!”


    两人抱拳之后,快步离开。


    他们俩都是赵安身边最值得信赖的老兵。


    早在他于铁门堡招募新人,组建班底的时候,他们便加入了,然后跟着他四处征战。


    后来他成立锦衣卫,以周瑶为指挥使,他们为指挥同知。


    如今周瑶不在京中,那么锦衣卫的大小事务便由他们处理。


    两人这几年杀伐果断,有勇有谋,和周瑶一起把锦衣卫打理得非常好。


    赵安都看在眼里,也很欣慰。


    当初他从铁门堡带出来的子弟,大都成长了起来。


    为将则战功赫赫。


    为官则刚正不阿。


    即便像赖冲和赖山这样,查办大案要案,一直在杀人,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也是不忘初心,不怕指摘,恪尽职守。


    这很是难得。


    大赵这几年能够战无不胜,吏治清明,国力大增,绝非他一人之功。


    而是这么多志同道合之人一起缔造出来的。


    武将之中,他还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杜苞和曹辙。


    杜苞原是翰州卫卫帅,随后升任武威军参将。


    在秦盛调离武威军后,他又成为武威军总兵。


    赵安在西北时,他助力不少。


    大赵成立后,他一直在兵部任职,老当益壮,任劳任怨。


    曹辙原是兴州卫卫帅。


    赵安在拿下西北十二卫的过程中,他改换门庭,然后鼎力支持,一度助他操练中军。


    这几年也是在兵部任职,主抓粮草,做得相当好。


    赵安大声道:“传令,升杨无咎为左相,杜苞为兵部尚书!”


    “王爷!”


    杜苞慌忙道:“臣都一把年纪了,兵部又是六部中最为繁忙之地,臣力有不逮,在兵部锦上添花还行,真要当这尚书,怕会误了大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赵安笑了笑道:“朝廷亦是如此,你就莫要自谦了。何况这不是有曹大人在吗?曹大人虽是兵部侍郎,但可与你一同行尚书事,如何?”


    “老臣遵命!”


    杜苞顿时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如今赵家军中的功臣太多了。


    兵部和赵家军往来又是最为密切的。


    需要一个老臣坐镇。


    董辙要比他年轻不少,可以代他多跑动,待时机成熟,便可晋升兵部尚书。


    “臣多谢王爷!”


    曹辙也明白了赵安的用意,急忙谢恩。


    赵安沉声道:“这几年赵家军能够在前线为大赵开疆辟土,多赖你们提供后勤保障,本王又怎会视而不见?”


    “今后兵部还要在打造兵器、炼制火器、养马、建粮草储备仓等诸多大事上下功夫,恐要继续有劳两位大人了!”


    杜苞和曹辙相互看了眼,异口同声道:“臣等必不辜负王爷信任!”


    “退朝吧。”


    赵安还有点乏呢。


    他真没看出来,萧宁昨晚竟能先发制人,让他躺了半宿。


    目睹倾国风韵后,他也开始后发制人。


    结果愣是一宿没睡。


    萧宁明显也是精神不佳,都有点想打盹了。


    全靠强撑。


    两人离开朝堂后,萧宁立马和他“分道扬镳。”


    赵安打趣道:“喂,你这是要翻脸不认人吗?”


    萧宁啼笑皆非:“咱们暂时还是离远点为好,我……我需要好好休息!”


    “哈哈哈!”


    赵安忍俊不禁道:“我也不忍你太过操劳,快去吧。”


    数日后。


    赖冲和赖山查出凶杀案的眉目了。


    线索最初指向的是自诩为“征服者”的西方人。


    但稍微深挖便发现,这些西方人是受雇于倭国的大名。


    玩的似是一出借刀杀人。


    赖冲怒声道:“王爷,这两年阮大将军经常带着水师去洗劫他们,今年拥有了更多炮船后,更是三天两头去,都逼得倭国下禁海令,不准寸板下海了,他们竟还敢这么猖狂,重金雇佣西方人来洛京周围行凶!”


    赵安负手走了几步道:“一个倭国的大名这么干,不是愚不可及,就是自作聪明!大赵和西方早已势不两立,他就是再挑唆又如何?”


    “依本王看,他这有可能是兵行险着,想让我大赵水师洗劫得更频繁些,从而乱中取栗。不过无论如何,有了莽应虎的前车之鉴,他还敢这么干,本王只会让他的下场比莽应虎更惨!”


    赖山连忙道:“王爷,臣请命率领一队锦衣卫潜入倭国,活捉了那大名,给枉死的百姓报仇!”


    “大名要捉,天皇也不能放过!”


    赵安冷声道:“知道本王为何迟迟没有灭了倭国吗?对付这种畏威不畏德,给点骨头就愿意当狗的帝国,就得彻底榨干他们,打崩他们,折磨他们,然后再殖民他们,让他们哪怕千年以后,都不敢再生出犯我中原之心!”


    “这个好啊!”


    赖冲攥着拳头道:“想当初他们进犯东南沿海,随后又在江南肆意妄为,荼毒了多少百姓?至今还有许多百姓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若是迅速吞并他们,反倒是便宜他们了。”


    赖山附和道:“王爷先让人抓大名和天皇,留着掌权的幕府将军,必然会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而且天皇再无权,那也是倭国的象征,一旦被抓到洛京来,他们哪里还有什么颜面,又如何继续自称为国!”


    “本王稍后就给阮大将军下达密令。”


    赵安看向两人道:“至于那些西方人,一定要全部抓到,全部当众凌迟处死!另外,春闱在即,锦衣卫要增派人手,确保洛京内外万无一失。”


    “是!”


    两人领命离开后,赵安一身便装,来到了位于城中西北处的“天香坊”。


    金德善自从来到洛京后,就在这里制香。


    还未进入坊中,赵安便闻到了沁人的香气。


    他不免想起金德善天生体香,尤其是身上空无一物时,仿佛一朵牡丹般姹紫嫣红,又不断散发着勾魂摄魄的香气,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嗅觉的冲击极大。


    这也是他在新罗时喜欢吃香的原因所在。


    吃得饱,还能百闻不厌。


    “草民见过王爷!”


    当他进入坊中后,正在忙碌的众人皆是慌忙行礼,一个比一个激动。


    金德善闻声从房中跑出来。


    她穿着一身碎花长裙,手里还拿着五颜六色的花瓣,乌黑的秀发上也插着鲜花,像是花仙子一般。


    尽管许久未见,但她还是没有半点生疏,更没有矜持,直接跑着扑到赵安的怀里,轻声道:“王爷……”


    赵安有些贪婪地嗅着她那特有的体香,抚着她的头发道:“你那么快便做出了蚊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它们在疟疾中发挥作用了,可谓名声大噪,百姓们皆是争着抢着买。”


    “还不都是因为你给妾身指了这条路?”


    金德善如数家珍道:“现在不仅蚊香,咱们制作的线香、柱香、散香、香囊、香饼,还有香水,全都不够卖的。”


    “天香坊分坊都不知道开了多少了,这家天香坊如今是专门用来研究各种香品的,已经不制香了。王爷,咱们有没有资格成为你曾经说过的国字号?”


    赵安牵着她的手到处看了看,又到城南的制香坊查看了一番,笑着道:“规模还要继续扩大,然后要像把洛京的制香坊给挪到各地一般,让各地的香坊都与它一样,继而开遍整个大赵!”


    “中南半岛已为我大赵所有,不缺香料,你大可以把胆子放得更大些,不用有什么顾忌。”


    金德善诧异道:“如今各地的制香坊动辄数百人了,还不够大?”


    赵安淡然一笑道:“是很不错,但规模效应还是要继续彰显出来,试着给扩充到数千人,大赵的疆域足够大,要尽量让一个大的香坊覆盖一方,而不是一方中有数家小香坊。”


    “王爷,恕妾身直言,你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自是在的,不过我还想做更多!”


    香坊只是他为天下商贾打造的一个样板,树立的一个标杆。


    想成为大赵的国字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规模效应是必须的。


    而且要逐渐构建公司的体系,标准化运营。


    制造水平要提高,也要注重售后以及工人的福利待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于古人而言,他的要求是太高了。


    但只要现在就开始去做,一步步去做,那么总有一天会达到。


    这也是尽早实现工业革命的一个方面。


    香坊被金德善打理得那么好,理应第一个被推出来。


    他也没有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如此!”


    金德善难掩激动道:“为了让天香坊早日成为‘大赵天香坊’,我一定会按照王爷所说,让天香坊变得更好!”


    “其实不仅天香坊,像由朝廷掌控的精盐坊、铁器坊、茶坊,还有兵器坊、造船坊等等都应如此!”


    兵器坊和造船坊的要求还要更高!


    朝廷要做表率。


    试想朝廷自己都做不好,又如何让商贾去做?


    而今工业革命对于朝野而言就像是空中楼阁。


    要通过这一件件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让其具象化,如此方能深入人心!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金德善娇羞道:“王爷,时候不早了,你还回宫吗?”


    赵安笑道:“自是留下来和你一起用膳,然后洗个花瓣浴!”


    金德善闻言,宛若精雕细琢的脸蛋更红了。


    她都不记得自己吃的是什么了,只知道在伺候他沐浴时,她好像和花瓣融为一体了,人与花难分,又俱在温水中浮沉。


    而他才真正开始用膳……


    “王爷,甘奇快到京城了!”


    第二天,赵安似乎还躺在花团锦簇之中,浑身舒爽呢,有人来报。


    他亲了一口金德善,然后在她的服侍下穿好衣服,亲自出城相迎。


    甘奇看到他以后,受宠若惊道:“王爷,这怎使得?这不是折煞老夫吗?”


    看到他身后足足带着数百人呢,赵安笑道:“本王急需甘老相助啊,执掌天工院,非你莫属!”


    甘奇是机关大师,在西州卫时帮他设置了许多机关陷阱,后来去塔克盆地大建水磨。


    待塔克盆地繁盛起来后,他又和聋子、瘸子和瞎子三位师傅一起琢磨燧发枪和大炮。


    虽然从不宣扬自己的功劳,但是赵安都记得呢。


    现在天工院已经成立,这第一任院长非常关键。


    思来想去,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恰好萧宁也留意到这样一位大才了,数月前便下令将他调来京城。


    这正好赶上了。


    “执掌天工院?”


    甘奇在途中就听说了他的一些变革举措,始料未及道:“这等重任,老夫恐怕难以胜任!”


    “甘老就不要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