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化解竹林镇危机

作品:《流放?医妃搬空仇人库房做女皇

    护卫阿虎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还是快马加鞭赶回。


    准备通知信任的人。


    陆明州心底平静,外界写的那些书籍,他完全没当回事。


    连云凌都佩服他:“主子,不是我说,您这样的状态,是属下始料未及的。”


    他压低声音问,“您不担心王妃知道了吗?”


    “阿云本来就知道这件事。”陆明州手指摊开书籍。


    泰然自若:“他们陈述的是事实,本王当质子时,确实被人欺辱。


    本王也确实成了东昭国老皇帝手里的一把刀!


    只不过这写书之人,遣词造句都挺可笑。


    似乎很想把本王踩到淤泥里才肯作罢。


    如果本王一直把这件事当成心结,那就成了本王的软肋。


    他们会以此,处处针对本王。


    本王要是不自己放过自己,请问普天之下,谁会说本王有能力?”


    云凌这才会意:“属下明白了。”


    陆明州看着旁边盘子里的糕点,伸手拿起一个,尝了一口问:“云风她们有没有说王妃今日在忙什么?”


    云凌啊了一声,难以置信。


    “云风他们只说,这是王妃特地嘱咐的,其他的什么也没讲。”


    他低头,“要不属下回去看看?”


    “算了,征兵的事务繁杂,我得盯着。”


    他如果不帮忙,他的阿云就得事无巨细。


    这时,火松来到天姜,给沈暮云传话。


    云凌听得人云雾里:“火松,阿虎就是这么告诉你的。”


    “不是阿虎,是王妃。阿虎说让我把竹林镇的情况告诉王爷。”


    陆明州思索,阿云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用意。


    他立马吩咐火松:“把我们剩下的几袋粮食送过去。”


    “阿虎已经送去了,属下前来只是通知王爷。另外……王妃从竹林镇买了一些东西,让阿虎从索南里买驴车拉去了。”


    “好,我知道了。”


    火松离开,又退回来:“王爷,外面那些胡说八道的书籍,王妃全看见了。”


    陆明州平静:“我知道。”


    “那王妃……”


    “她见过比那些更糟糕的。”陆明州言外之意是,不用担心被看见。


    写书人这么写,不过是博取眼球,吸引陛下的注意力。


    所以他必须成全一下写书人的野心。


    等他调查到写书人,势必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火松,你去告诉王妃,若有需要,都可以差人告诉本王。”


    火松抱手一礼,快速离去。


    陆明州起身:“云凌,走,四处转转。”


    “好嘞。”


    另一边,沈暮云让竹林镇的村民按照顺序,站在指定的地点。


    然后将竹林镇所有的手工艺品,靠人力传到路上。


    竹林镇的村民们都卖到了钱,最后一步,大家也是心甘情愿地帮忙。


    就这样,一个时辰后,那些东西按照不同的种类,堆积在不同的地方。


    “对了,做账单了吗?”


    “王妃放心,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做了账。”


    “那就好。”


    不管是行善,还是做生意,都要有凭证。


    而且她是以双倍的价格买下的,万一有谁跳出来,说她少付了钱。


    那记账本就成了证据。


    没多久,护卫阿虎就带了人,驾着驴车,来到了跟前。


    “阿盘,阿虎来了,你去装东西。”


    “好。”


    护卫阿盘听从阿虎的意思,快速地把那些竹凳竹椅背篓全部搬进了驴车。


    沈暮云立马叮嘱:“别瞎放,按照我们分好的类别装车。”


    “明白。”


    “对了,我让你转告给王爷的话,他怎么说?”


    阿虎解释:“王妃,属下让火松传话去了,属下怕你着急,就没耽搁。”


    “了解了。”沈暮云转身吩咐,“阿虎,你驾车,把这些东西全部运回去,我还有些事情要做。”


    正商量着,突然看见火松骑马赶来。


    沈暮云神色得意:“这下好了,阿虎有帮手了。”


    护卫阿盘建议:“王妃,你不是要帮助他们砍菜地吗,要不我让他们留下。”


    “不必。”沈暮云分析,“人家竹林镇的村民,都是跟竹子打交道的。”


    会用竹子编织,就会砍竹子,会砍竹子,就有工具,有工具,就能做栅栏。


    所以何必麻烦自己人呢。


    她提高竹林镇村民的生活质量,那大家互相帮忙,有何不可?


    而且这些村民对她充满了感激。


    与其让他们觉得亏欠,不如让他们给自己干些事,少点儿烦恼。


    “好了,阿虎,你们走吧,我跟阿盘,办完事再回来,马给我们留下就好。”


    火松和阿虎把带来的粮食放在地上后,才躬身离去。


    沈暮云望着阿盘,示意了身后的村民:“先过去谈生意。”


    “是。”


    沈暮云和护卫阿盘退到竹林镇村民的身旁。


    “姐姐,谢谢您买我们竹林镇的东西。”


    “姐姐买你们的东西,是因为你们爹娘的手艺很好,值得购买。”


    “姐姐,您以后还会来买吗?”


    “会。”沈暮云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姐姐还有别的事商量。”


    她拍拍小男孩的肩膀,笑着走到村民们的跟前:“诸位,不知竹林镇管事的人是谁?”


    “是我。”


    这时传出一个沙哑的男声。


    走近以后,沈暮云才注意到面前枯瘦如柴的老头。


    “曹老伯,你来了。”


    曹叔大概四十又五,头发花白,衣裳单薄,脚下穿着一双草鞋。


    但他精神头看起来不错,从村民们站出来,就笑着道:“姑娘,你找我?”


    “曹老伯是吧,是这样的,竹林镇未来的生意,都可以找我做。”


    曹老伯听完,理智地问:“那姑娘肯定有条件吧?”


    “有。”沈暮云不假思索,“我还有一个生意,要同竹林镇的村民们做。”


    “姑娘但说无妨。”


    “竹林镇的环境不错,你们做的那些东西,我很喜欢。


    但我觉得竹林镇,养鸡也不错。”


    “养鸡?”曹老伯思量,“这养鸡可不容易啊,大家平日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这养鸡……”


    “我当然知道养鸡不容易,所以我愿意提供鸡和鸡饲料,鸡饲料就是喂养鸡的食物。”


    沈暮云的解释,曹老伯听懂了。


    这样不吃亏的买卖,为何不做呢?


    只是……他有一个困惑,方才就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