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品:《流放?医妃搬空仇人库房做女皇

    闻雨信压低声音解释。


    “那小皇帝派人又去刨了柳氏的坟。”


    “看样子,小皇帝是怀疑仙儿国师就是柳夫人。”


    “不过,证实后,他现在又怀疑仙儿国师是沈暮云沈姑娘了。”


    “哦?”


    “那小皇帝已经按耐不住,派崔统领在调查那位解甲归田的陈老将军。”


    “也是,陆明州迎娶了陈老将军的女儿陈慧如小姐,小皇帝肯定会前往证实。”


    霜娘不安地看着闻雨信,“陈姑娘现在可安全?”


    “在我侄儿的药王谷。”闻雨信兜着手解释,“不过有件事倒是稀罕。”


    “什么?”


    “咱们东昭国的文坛大家梅西臣,竟然替沈姑娘圆谎。”


    霜娘不可思议地问:“何意?”


    “梅西臣明明知道跟在王爷身边的王妃不是陈将军的女儿,偏偏替她隐瞒。”闻雨信捋着胡须,“他的确很看重沈姑娘。”


    “沈姑娘博学多才,梅老是想将人收入门下。只可惜……”霜娘感慨,“沈姑娘志不在此。”


    闻雨信思索:“咱们霜雪阁那么多人都欣赏沈姑娘的诗,不如通知她一声?”


    霜娘点点头,便将此事交给了闻雨信。


    闻雨信不会自己忙活,所以他一定会将此事告诉闻华清。


    比起他这个老头子。


    闻华清这个年轻人,办起事儿来,跑得快多了。


    秦遇声同闻华清喝酒的时候,彼此说起未来的前途。


    “虽然我暂时不会走,但是闻谷主,在下不会一直留在这里的。”


    “你离开风雪阁,去哪儿?”闻华清反问,“去西辰国?”


    “我不是东昭国的百姓。”秦遇声委婉地说出这个秘密。


    闻华清怔愣了下,一瞬明了:“如此,你能帮上她。”


    他跟着又道,“那你走的时候,记得跟我说。”


    “没问题。”秦遇声回应。


    “喝酒。”


    “好。”


    两人抬起酒杯,互相一礼。


    他们从白天喝到了夜里。


    两个人都是被心腹搀扶着回屋的。


    “主子,人家是药王谷的谷主,您跟他喝酒,喝出毛病,人家能治,就您最惨。”


    秦遇声捏着鼻梁,望着属下剑英。


    笑着分析:“可交情是喝出来的。”


    “主子,属下就想不明白了,那闻谷主怎么就讨厌你呢。”


    “也不是讨厌,就是心里太郁闷,想有个发泄口吧。”秦遇声起身,“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咱们得准备走了。”


    “主子不是要见那位小皇帝?”


    “我们是先皇所派,新皇不一定会信任我。”


    先皇不仅派了他们这些星耀国的人去当暗探。


    还安排了东昭国的人,不在他这个暗探之首的管辖内。


    由此可见,他们这些人,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东昭国皇帝的眼里。


    也都只是一些只能利用的工具。


    正如六皇子陆明州。


    “闻谷主那边……”


    “我已经同他说好了,离开时,咱们告诉他就行。”


    “明白了。”


    “剑英,去把纸笔拿过来,我要写一封信。”


    “是。”


    剑英快速地取了纸笔,放在了桌上。


    然后看着他的主子,默默地同底下所有的暗探写了一封书信。


    于是,短短几天。


    这些书信就到了邻国西辰国。


    藏身各地的暗探,尤其是西辰国百姓,很快就按照秦遇声的意思,关了殿门。


    有的已经在前往天姜的路上了 。


    只是沈暮云他们张贴出去的征兵告示,就好像汇入大海的一滴水,转眼就消失无踪。


    这不。


    沈暮云又站在廊檐下思索这个难题了。


    丫鬟云风端着茶水上来:“王妃,喝杯茶吧,着急也没用。”


    “我倒不是着急。我就是在想,是咱们征兵告示写的内容不妥,还是其他的问题?”


    存在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


    不然问题不除,他们的征兵告示就没有任何意义。


    “阿云,我已经派了云凌和阿盘去市集调查,想必一会儿就有消息了。”


    陆明州端起茶杯,走到沈暮云的跟前。


    “这可是新茶。”


    “好,我喝。”沈暮云接过茶,刚喝了一口。


    就看到骑马回来的云凌。


    她一把将茶杯丢给陆明州,迎上云凌:“怎么样,云凌,星耀国的百姓怎么说?”


    “他们看了咱们写的征兵告示,纷纷摇头。说咱们把告示写得花里胡哨,不一定会实行。”


    “这么说,是星耀国以前写的征兵告示,没有履行,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陆明州叮嘱:“那咱们得让他们信任。”


    沈暮云捏着下巴,转向陆明州,“所以咱们现在就得有行动。”


    “譬如?”


    “咱们必须有人在城里,像摆摊一样宣传。”


    云凌和云风都看着沈暮云的脸。


    “这样,云风,去拿纸笔来,我好跟你们解释。”


    “是,王妃。”


    沈暮云拿了个木桩,打下一颗钉子。


    然后把宣纸挂上去,用狼毫画了几个圆。


    “咱们这此处摆摊,记录愿意参军的名单。


    参军则发放银两,作为士兵们的福利。


    旁边也派人书写参军人员的家庭成员。


    底下若有孩子,则免费入私塾学习九年,无论男女。”


    “没有孩子呢?”


    “那咱们就补贴家族其他成员,替他们找差事。”


    “差事?”陆明州思索,“男的种地,女的呢?”


    “绣手绢,绣衣服,做鞋子,在私塾里和着夫子们照顾孩子们,都是差事。”


    “如果男女都有了差事,吃饭问题只怕……”


    “外面多开一些酒楼,把菜价压到平民可以购买的范围内。”


    陆明州提醒:“一开始,大家可能都没有钱。”


    沈暮云摊手:“没关系,他们可以提前享用生活津贴,等工钱发放,再还也不迟。”


    眼下正是复国的关键之期,民生困苦。


    尽可能地给百姓们提供便利,就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陈若甫走出来叮嘱:“大小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陈伯尽管放心,子渊在东昭国的生意不错,我呢,也有一些积蓄。”


    她都想好了,前期投入花得多也正常。


    实在不行,就带着空间去坏人那里搬。


    “你的积蓄不许动。”陆明州温声叮嘱,“本王还不至于动用你的嫁妆来复国。”


    “那不是我的嫁妆,是我替陈姑娘嫁的子渊,你忘记啦。”


    “我知道。”陆明州看着沈暮云,“但钱财的事,阿云不用操心。”


    “好吧,我家子渊钱多得花不完,一心只想让我过好日子,我必须得成全他啊。”


    她眸光流转间,皆是对陆明州这位夫君的欣赏和欢喜。


    沈暮云漫不经心地嘱咐:“大家先按照我的意思去办,等遇到别的问题,再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