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你们都有大用,殉葬!

作品:《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洪清泉笑呵呵地举杯喝酒。


    作为神机阁弟子,他这人就是学得比较杂。虽然都不突出,可胜在都懂一些,最擅长的还是易容和刺探情报。他同样很喜欢游历各地,宁阙大婚时因为在外地没法赶回来。


    后来得到卜算子的消息后,便听宁阙安排,潜伏在长安城负责打探消息。同时利用飞鸽传书,帮着传递给宁阙。


    “既然决定起事,自然要保密。奉帝是早早就在暗中组建幽卫,我想姜大人肯定也都听说过。就我刚才进来,便发现府上有些人相当古怪。我想这些年来奉帝肯定以赏赐婢女奴仆为由,往你府上安排了很多眼线。以后做事,姜大人可要留个心眼。”


    “明白。”


    姜权是连连点头。


    认真记下。


    既然决定起事,方方面面都得考虑。


    稍有不慎,那就是全家覆灭!


    他先前也曾听说过幽卫。


    不过这件事只是有所耳闻。


    当初他们也都没在意。


    觉得有没有都无所谓。


    可现在要起事,那就得小心了。


    “另外,还有些事需要姜大人去做。”


    “我虽然擅长易容,也不能见太多人。”


    “像司马丞相这些能信得过的人,就有劳姜大人帮着通知。”


    “王爷还有什么吩咐吗?”


    “只是让他们就当不知道。”洪清泉面露微笑,继续道:“该做什么,那就继续做什么。多余的就不提了,你们肯定是都知道的。”


    “明白。”


    “另外,还有件事劳烦姜大人。”洪清泉站起身来,“小师弟知道,他的死讯传至泾阳后,肯定会有很多人选择殉葬。就如当初老宁王战死,就有诸多死忠殉葬的。小师弟很不赞成,可现在没法阻止,这就有劳姜大人帮忙了。”


    “宁王考虑得还真周到。”


    姜权不由苦笑着点头。


    没想到宁阙连这些都考虑到。


    “小师弟借助东征的名义,谎报了很多死伤。这些亲卫都已秘密前往岭南,他们的补贴和家眷,也要靠姜大人运作。”


    “嗯,行。”


    姜权若有所思地点头。


    “那多余的我就不提了。”


    “总之,这些事就靠姜大人运作。”


    “在下就先告辞了。”


    “只是有劳姜大人帮忙演出戏。”


    “演戏?哦,明白!”


    姜权顿时就笑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点头。


    然后他就将洪清泉推了出去。


    满脸怒火,愤怒咒骂。


    “哪来的骗子?!”


    “竟然还敢在我面前欺瞒?”


    “来人啊,将这骗子赶出去!”


    “姜大人,别啊!”


    “老朽只是混口饭吃而已……”


    “实在不行,您多给两个子儿啊!”


    “再敢胡言乱语,老夫弄死你!”


    家奴们也都愣住了。


    但还是纷纷上前。


    架着洪清泉就丢出了宅邸。


    “家主,已经把他赶走了。”


    “这乞丐是谁啊?”


    “竟然还敢骗家主?”


    “谁知道?”姜权不耐烦地看着奴仆,冷漠道:“说是能和死去的人沟通,老夫还信他有些能耐。结果就是个江湖骗子,将他赶出去就好。”


    “竟然还有这种人?”


    “去准备车驾,老夫要去泾阳。”


    “去泾阳?”


    “有何问题?”


    “属下现在就去准备……”


    姜主母皱着眉头走上前来。


    “你这家伙究竟要做什么?”


    “怎么突然就要去泾阳?”


    “唉……”姜权长叹口气,轻声道:“当初老宁王战死,泾阳诸多百姓自杀殉葬。现在小宁战死,我怕泾阳也会有人想不开,我肯定得去看看。”


    “那你当心些。”


    姜主母也没劝阻。


    他们夫妻同心,经历太多风风雨雨。


    所以对姜权很了解。


    但凡他决定的,便不会更改。


    ……


    ……


    泾阳县。


    家家户户皆是挂着白灯笼。


    全都是披麻戴孝,烧着纸钱。


    悲恸的哭嚎声响彻县城。


    “王爷!”


    “王爷!”


    “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此刻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泾阳自古就一直都是宁王的封地。


    每次组建亲卫,也都是从他们这挑。


    泾阳人作战勇猛,打起仗来没的说。


    为此有很多人都爵至高位,担任官吏。


    但还有很多人战死沙场,尸骨无存。


    自从宁阙继任王号后,对泾阳县也都多有偏袒。免去所有赋税,同时还将上好的良田交给他们耕种,还提供田牛和耕犁。同时招商引资,给泾阳的经济注入活力。宁阙还有意削减泾阳亲卫的数量,终于是让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还没来得及向宁阙汇报消息,谁能想到宁阙就这么死在了高句丽。如此英年早逝,他们岂能不悲痛?


    “都别拦着我!”


    “我现在就去王陵陪葬!”


    “王爷对咱们家是恩重如山,如果没有王爷,咱们家早早就饿死了,我这条命就是王爷的。他战死在高句丽,我必须得给他守灵!”


    老者双眼通红,很是坚决。


    他是泾阳的老人。


    当初泾阳蝗灾,便是宁阙出手相助。


    这份恩情,他们是怎么也还不完。


    “爹!”


    “要去也是我去!”


    “你去个屁!就你也配给王爷殉葬?”老者眼神冰冷,怒斥道:“老子让你去当亲卫,结果却没被选上,只能在泾阳种地。你连战场都没上过,哪来的资格殉葬?”


    殉葬这事其实自古就有。


    像是高祖病逝后,殉葬人数超过五千。


    还都是壮男壮女。


    殉葬的多了,对国力而言绝非好事。


    所以文帝时期就把殉葬给废了。


    并且明令禁止不得殉葬。


    只是耐不住有些人非要殉葬……


    就如老宁王战死后,足有百余人自杀殉葬。


    想着陪伴老宁王。


    这还是老王妃出面劝阻过的。


    否则死的人会更多!


    “老李头,咱们一块去!”


    “我这一把岁数,早早也活够了。”


    “咱们都去王陵,陪着宁王。”


    “宁王最喜欢热闹,可不能让他孤孤单单地走。”


    “还有我!”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门口。


    大部分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


    缺胳膊断腿的也不在少数。


    “当初咱们没陪着老宁王。”


    “现在,可不能让宁王失望!”


    “好!”


    老李拄着拐杖,连连点头。


    “既是如此,那咱们一块去!”


    “你们要去做什么?”


    战马嘶鸣声响起。


    马车是堪堪停在门口。


    姜权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


    “姜……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