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真正的奉帝,软禁!

作品:《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永宁宫,庭院。


    雪花飘飘,不断坠落。


    梅花傲立于风雪,风景宜人。


    奉帝就坐在门前,披着白狐裘。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也不知等了多久,房门方才打开。


    在杨嬷嬷的搀扶下,太后缓步走出。


    “见过母后。”


    “嗯。”


    太后轻轻点头。


    她是刚刚礼佛结束。


    没想到奉帝就在门口守着。


    “可是小宁有什么消息了?!”


    “嗯,天大的好消息!”奉帝扬起笑容,“小宁的军书已经送来。他已顺利平定叛乱,诛杀所有田姓王族,生擒贼首田仲勋,还有叛将顾渊。五郡联军已开始收复失地,胶东琅琊皆归大奉。小宁临时任命稷下弟子担任郡县长吏,还有些是立下战功的降卒。”


    奉帝刚得到消息就赶至永宁宫。


    他知道,这段时间太后都在担心。


    毕竟宁王府就剩下宁阙这一根独苗。


    这回奉帝做事是相当不地道。


    变相的是将沈青禾当做诱饵。


    但凡有任何事,她如何对得起老宁王?


    所以,她是日夜诵经礼佛。


    每日都留在佛堂内。


    “好,甚好!”


    太后激动起身,连忙道:“那还愣着做什么?速速将小宁和青禾召回长安,可不能再让他们冒险。我看冯毋择就挺好,由他全权负责东征高句丽便可。”


    “这……”


    “怎么?”


    奉帝面露难色,轻声道:“母后,你要知道临淄齐地正是用人之际。况且,小宁对临淄这块地方也更熟悉。为东征高句丽,他准备颇多,更是一手组建了舟师。如若没有他亲自坐镇,朕担心会重蹈老宁王覆辙。”


    “你……”


    太后情急之下站起身来,她指着奉帝,怒声道:“皇帝,你是不是真的想要整死小宁?你与他可是自幼相识,这些年来他明里暗里帮你多少?这回能守住临淄城,是宁阙动用神机阁的关系,不惜违背神机阁的原则。高句丽本就是苦寒之地,现在正值寒冬,你是想冻死他们?!”


    “母后,朕并无此意。”


    “可你就是这么做的!”太后就如同是护犊子的母鸡,训斥道:“堂堂大奉,坐拥万里疆土,能征善战的武将不知多少,为何非小宁不可?”


    “因为只有他最合适。”


    奉帝的态度则依旧很坚持。


    “这也是小宁的意思。”


    “只有他能做到最小伤亡。”


    “也只有他才可以创造奇迹。”


    “母后长时间不关心朝政,不知道这些也属正常。只是还请母后记得,后宫不得干涉朝政。朕才是奉帝,该如何做,朕自有决断!”


    “你……”


    太后望着无比坚定的奉帝。


    心跳也是不由加速。


    “你……你……”


    “好好好,本宫的儿子终究是长大了,现在竟敢公然违背本宫!”


    “朕不敢。”奉帝从容起身,抬手道:“只是还望母后记住先帝立下的宫规。朝政方面朕自有决断,就不劳母后烦心。如今战事迫在眉睫,齐地三郡也有诸多政务,朕就先告退了。”


    奉帝拂袖离去。


    神情阴冷,不带丝毫感情。


    “皇帝!”


    “母后还有何事?”


    “你给本宫记住!”太后站起身来,冷声道:“小宁与你是同日出生,满月之时,太史令就曾为你们二人占卜。他是你的福星,与你息息相关。你年幼坠河,是小宁救了你。你每逢危险,只要有他在都能化险为夷。你更不要忘了,你能坐上这皇位,是因为新老宁王的全力支持。老宁王已经因为你而牺牲,若小宁有任何闪失,你以为自己还能坐稳皇位?”


    “母后,言过了!”


    奉帝转过身来,眼神阴冷。


    甚至藏着些若有若无的杀气。


    眼眸如狼似鹰,死死盯着太后。


    “你,你想要做什么?”


    “朕能有今日,非一人之功。”奉帝目光直视,步步向前道:“新老宁王的确有功于朕,可不该挟恩图报。朕让小宁出征高句丽,是为了让他立功,也是他主动谏言,还请母后勿要再干涉!”


    “此外,朕才是母后的孩子。”


    “还请母后时刻铭记!”


    “今天所言,不必再提!”


    奉帝冷然转过身去。


    他瞥向旁边的禁军。


    “胡总管!”


    “老奴在。”


    “太后身体抱恙,恐有贼人暗施巫蛊。即刻令人加强后宫守卫,派专人为太后开药治病!”


    “诺!”


    太后身体一软,瘫坐于石椅。


    而奉帝则是潇洒拂袖,诸多身披玄甲戴着面具的士卒快步走出。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很快便守在永宁宫四周要道,而太后原本的守卫则是都被遣散。除了杨嬷嬷外,宫中侍女也都被换走。


    “混账!!!”


    太后猛地一掌拍在石椅。


    现在齐王已经死了。


    鲁王则是奉帝脚下的忠犬。


    也就只有楚王和晋王麻烦些。


    晋王属于是墙头草,谁强帮谁。明面上和奉帝关系还算好,每年按时按量地纳贡。加上封地被诸郡包围,掀不起多少风浪。


    唯一棘手的就剩下楚王!


    但在大奉面前,已不足为虑!


    原本什么都听她的奉帝,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奉帝现在是掌握六部,大权独揽,已经不再是刚登基时的幼龙!


    “太后,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往些年也不会这么生气。”


    “况且太后只是照顾宁王而已。”


    杨嬷嬷站在旁边,也是满脸担忧。


    她也算是看着奉帝长大的。


    从未见过他在太后面前放肆。


    母子之间有什么事无法说开的?


    “他终究还是变了。”


    “也可能,他本就是如此。”


    “只是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伪装。”


    “他这么做,无非是下马威。也是在提醒本宫,他才是大奉的皇帝,而非小宁……”


    太后看向远处,轻声呢喃着。


    她打量着这些覆面玄甲军。


    这些人处处都透着古怪。


    在宫中还是头次看到。


    明显是只听令于奉帝的死忠!


    太后长叹口气。


    无力挥手。


    示意杨嬷嬷退下。


    看着漫天大雪,冷得她裹紧裘袄。


    她抬头看着灰暗的天空,自嘲地笑了笑,“想不到,本宫争了一辈子,最后却是落得如此结局。本宫辛苦抚养成人的孩子,最后却将本宫软禁。也可能,本宫真的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