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归潮

作品:《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我脚尖刚点上码头,石板缝里便挤出半声“吱”,


    这个声音显得极轻,却把我踝骨里藏了十八年的倦意全勾出来,顺着经络一路爬到肩胛,险些把我压成一张薄纸。


    而莲花师姐已先我半步,借月衫的后摆被江风掀起,露出一点里子——里子是月白绢,绢角绣着极细的赤豆枝,枝上只结一粒豆,豆尖微翘,像要替主人先探一探交州的甜淡。


    这个码头石级共七层,每一层都凹着一道浅沟,沟里积着昨夜的露水,水里漂着一星半点槟榔渣,红得发乌,像是谁把“提防”二字嚼碎,又吐进岁月


    当我数到第五层的时候,便不敢再数——再数,就要数出士燮府里那扇黑漆铜钉的大门,数出大门上衔环的兽面,兽面眼里嵌的却不是铜,是两粒被风干的桂子,一碰就碎,碎成极细的香,香里还裹着“外人”两字。


    “低头。”莲花忽然侧首,声音被江风稀释的很严重,但刚好贴在我耳廓,“城门口有风耳。”


    我忙把下颌收进领子,领子是临行前用茶汤浆过的,硬得像一片新瓦,瓦沿却故意留一道软边,好让呼吸漏出去,不至于闷死。


    然而就在余光里,果然看见城门洞左侧,插着一根细竹,竹梢悬着一枚铜钱,钱孔里穿一缕红丝,丝尾系着极小的铜铃。


    风一过,铃舌不动,钱眼却先颤,颤得极轻


    莲花把左手背在身后,指尖冲我勾了勾——勾得比梅园村时急半分,像要把“别停”两字折成燕子,直接塞进我袖口。


    我紧走两步,鞋尖带过一阵尘,尘里竟有淡淡的豆沙味,是码头石级缝里渗出来的


    那味道一入口鼻,就把我神思拽回村尾老井,井台上搁着的那只豁口钵,钵底赤豆被泡得发圆,轻轻一晃,“笃”一声——与此刻铜铃的颤,竟是一个调子


    城门洞幽长,里子翻在外,针脚全露。


    洞壁青砖上,嵌着无数细碎蚝壳,壳背翻白,却偏要在白里透出一点珠母光,光里晃着人影——影子的肩比本人薄,影子的腰比本人软,像是谁被往事榨过一次汁,又被重新缝进皮囊。


    不时我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影子袖口鼓出一团,团里藏着草蚱蜢,蚱蜢须正一颤一颤,挠我腕心,挠得极轻,却把我挠得鼻尖发酸:琳琅小妹当年编到第三条腿时,也是这般颤,颤得她直掉泪,泪珠砸在草叶上,滚成极小的镜,镜里映出五个小脑袋,挤成一朵花。


    “千万别眨眼。”莲花的声音又飘过来,却从前方半尺处落下,落在我鞋尖,“城门税官是士燮远亲,最擅记人睫毛。”


    我忙把眼睫垂成两把小扇,扇骨并拢,只留一条缝,缝里看见税官案上摆着一只陶碟,碟里盛着几粒赤豆,豆皮干皱,却偏要裂出一道红,红得极鲜,


    税官用指尖去拨,拨一下,豆子滚一圈,滚得极慢,却刚好把“交州”两字滚成“故乡”。


    他给部下一个眼神,然后顺势抬眼,目光在我袖口停一瞬,那一瞬极短,短得只够草蚱蜢抬一次须,却把我心跳压成一张薄纸,纸上有字:


    “梅园村,赤豆味。”


    莲花已交过铜板,铜板是旧年洪德通宝,钱背磨得发亮,亮得能照出她掌心那道月白疤,疤是十八年前在扬州城被柳枝划的,划得极浅,却偏要在浅里留一道影,影里藏着“姐妹”两字。


    她收拢指尖,把铜板往案上一推,推得极轻,像是要把“归人”两字先推出去,再把自己收回来。税官捏起铜板,捏得极慢,慢得让豆子又滚半圈,滚到碟边,瞬间停住,


    穿过城门,晨烟便扑上来,烟是淡青色,青里裹着极细的糖丝,丝尾坠着桂叶香,香里又掺着一点糯,糯得轻轻一碰就要黏在睫毛上。


    莲花走在前,忽然停步,蹲身,用指尖拨开一丛野蓬——蓬下卧着一只小小的石臼,臼里沉着几粒赤豆,泡得发圆,却偏要浮起一层白雾,雾是江风带来的,也是岁月遗下的。她伸手去搅,搅一下,豆子轻轻撞一下臼壁,“笃”——与梅园村老井边的声音,竟是一个娘生。


    “这是是璐璐大姐留下的。”她轻声道,声音被晨烟蒸得发软,软得轻轻一碰就要化,“她每日清晨捣衣,先捣三声空臼,再捣衣。她说,空臼声能把外人两字先捣碎,再把家人两字捣圆。”


    听完莲花师姐的话,我下意识蹲下去,用掌心去贴那石臼,臼壁冰凉,却偏要在凉里透一点温,先冷凝成霜,再慢慢捂热。指尖刚触到赤豆,豆子便轻轻一滚,滚到我掌纹最深处,停住,像替璐璐大姐把“姐妹”两字,先种进我命里。


    “赶紧走吧。”莲花起身,借月衫下摆擦过石臼,擦得极轻,却刚好把一层薄雾擦成水,水里有极淡的影,影子里五个小脑袋,又挤成一朵花,“她们在城西榕树下等我们。”


    我点头,把草蚱蜢往袖袋里又塞了塞,塞得极深,深到蚱蜢须刚好挠着那粒赤豆,一颤一颤,像替我把“回家”两字,先挠成痒,再挠成甜。


    晨烟被我们撕开,又在我们身后合拢,合得极轻,像交州城从不记得我们来过,却偏要在不记得里,留一道豆沙色的霜,霜里嵌着极细的银线——


    线是莲花指尖划的,线头在我们掌心,线尾,是榕树下那五双早已望穿的目光。


    榕树在城西老井旁,井栏是前朝青石,石缝里嵌着无数细根,根梢泛着赤豆色,


    树阴铺得极阔,阔得能盖住半条井水街,街面是旧年三合土,土面被木屐底磨得发亮,亮得能照出我们鞋尖上那一点豆沙霜,霜被晨烟一蒸,竟渗出极轻的甜,甜得刚冒头,又被榕根悄悄吸走,


    莲花停步在树根外三步,借月衫的后摆先一步探进阴里,同时还浮着一层极薄的绿,绿是榕芽嚼碎后渗的汁,汁里漂着细尘,尘里卧着五双目光——目光极软,软得轻轻一碰就要化成水,水里却偏要长出一根草茎,茎上结着“终于”两字。


    “别急着抬头。”莲花低声道,声音被树阴滤得只剩一缕,一缕刚好钻进我领窝,“她们先听脚步,再看脸。”


    我忙把呼吸收进胸口,收得极轻,像收一把折扇,扇骨并拢,只留一条缝。缝里看见树根下摆着一只竹篮,篮里垫着褪色的月白绢,绢上卧着五只小陶盏,盏里各盛一物:赤豆沙、柳叶簪、半片昆仑镜、一截白披风、还有一只空盏。空盏前,点着一盏艾草灯,灯芯虽灭,杆仍歪向我,


    “是璐璐大姐的篮子。”莲花轻声道,指尖在空气里划一道虚线,线尽头是篮柄,柄上缠着一缕红丝,丝尾系着极小的铜铃,铃舌不动,铃身却轻颤,颤得极轻,


    我尝试蹲下去,用指尖去触那赤豆沙,试图让自己回忆和姐妹们,璐璐、夏夏、琳琅的点点滴滴,膜是晨烟凝的,一触就破,破出一道极细的甜,甜得刚冒头,又被榕根吸走。


    吸得极轻,却把我眼眶吸得发热——热得极轻,扫得极准,扫得人不敢眨眼,一眨眼,就会把“姐妹们”三字眨成三滴泪,掉进盏里,惊动那一层膜。


    “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