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上船

作品:《被贬后,我靠写黑料震惊权力圈

    “好的李市长。”


    嘴上答应,方思源大脑却在不停思考,李玉渊为什么要突然考察农业局?


    弘安市农业也并不发达,经济几乎靠矿产来拉动,难道说这次和农业局旁边的董老有关?


    方思源记得,赵雨臻之前碰面时喊他书记,身份绝对不低,不然周明的态度也不会像吃了屎一样难受。


    或者说,李玉渊和董老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可能自己能调回来和董老有关系。


    但摇了摇头,方思源觉得不太可能,哪有人会帮一个陌生人呢?


    挂断电话后,方思源坐在书房里又点了根烟,目光看向房门。其实他也隐隐猜到,自己这个老婆身份估计也不低,只是方思源不问陈芷幼不说,两人之间隐隐有种默契。


    ……


    第二天一早,方思源比往常还早到了半小时。


    打完卡,方思源敲响了李玉渊的办公室。


    “进来。”


    李玉渊抬眼,“司机在楼下了,你跟我一起下去。”


    方思源点头,“好的。”


    果然提前到是正确的,领导说的一早,必然是比上班时间还早。


    不多时,李玉渊起身,两人一前一后走着。


    黑色的商务车就停在市政大楼门口,方思源自觉的上了副驾驶。


    一路无言,等快到农业局时,方思源远远便看见周明和王黎明等人候在了门口。


    方思源下车,帮李玉渊拉开车门。


    周明老脸上的笑容皱得跟菊花似的,“欢迎李市长暨临!”


    李玉渊点头,方思源自然的退到了身后。


    王黎明投来一个眼神,方思源点头回应。虽然方思源不愿烂在农业局,但农业局这些人对方思源总有一种亲切感。


    “李市长,您看我们先去会议室?”


    李玉渊摇头,“把汇报发方思源一份就行,这次主要是来看董老的。”


    李玉渊说得直白,周明也陪笑,“没问题,我们农业局最近也做出不少成绩,配合市里面的人才引进计划,基本上完成指标。”


    周明不愧是老局长的做派,哪怕李玉渊明确了目的,该在副市长面前表现的还是要说。


    李玉渊一路点头,方思源跟在身后心思却活络起来。


    果然董老和李玉渊的关系不一般,这么说来自己的调任还真有可能跟董老有关。


    方思源也在苦恼一点,要是董老发现自己种的薄荷叶真开出花来,那真不知道会怎么调侃自己了。


    一路穿过办公楼往试验田那边去,周明等人在送到差不多时,便措辞离开。


    李玉渊和方思源一前一后走着,没有任何交流。


    再次穿过试验田,方思源远远便看见董老佝偻的身影,他起得很早,已经是在弯腰修剪着院子里的树藤。


    “董叔,我来吧。”


    见到董老,李玉渊一改平日里的威严,笑容亲切道。


    董老转身,同样回以笑意,但看到跟在身后的方思源时,董老白了他一眼。


    “不用了,刚好弄完,坐着喝茶吧。”


    方思源尴尬的笑着,目光看到院门口冒出的花蕾,有几朵紫白的小花已经微微盛开。


    不管怎么样也都是开出花了的嘛,董老大人有大量肯定不会怪罪的。


    方思源这样宽慰着自己。


    李玉渊进屋帮忙,和董老相处他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不多时,方思源摆好小藤桌,董老倒了几盏茶水。


    期间又看了方思源几眼,“你这秘书,可是个滑头啊。”


    听着董老的调侃,李玉渊抿了口茶,“再怎么滑头,不也是董叔您安排的嘛。”


    一语道破梦中人,方思源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能被李玉渊钦点回市委。


    瞬间方思源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弯腰九十度,“感谢董老恩情!”


    这是令方思源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点,谁敢想象一个才接触两天的人,会帮自己如此大忙。


    或许这对董老的身份来说,不过就是两句话的事,但对于方思源,却恩重如山。


    “坐吧,坐吧……”


    董老招手,方思源连忙坐下。


    “以后跟着玉渊,好好做出点成绩,对弘安市有贡献;对人民有交代,这就是最好的感谢。”


    “我明白,我一定会在李市长的指导下全力以赴。”


    落座回位子,方思源连连点头。他这个老油条如何听不懂董老的潜台词?


    这次帮自己,就相当于把他捞到了李玉渊这条船上,生是这条船的人,死是这条船的鬼。能上船,这是董老看得起自己。


    “呵呵。”董老笑了两声,“我还是喜欢你一开始桀骜不驯的样子。”


    转过头,董老朝李玉渊道,“他可是一来就教我民生问题,都快给我说惭愧了。”


    李玉渊看了方思源一眼,回头道,“董叔您不就喜欢这种性子嘛,敢说、敢做。”


    听到这话,方思源连忙端起茶盏抿了口。


    董老轻笑,“可现在这种人不多咯。”


    “我和你也算投缘。”董老目光看向方思源,“方思源,有些话你要记住。”


    “嗯,董老您说。”方思源坐直了身子。


    “我董菱这大半辈子做事,都只有一个原则,有时候宁愿做错,也不要什么都不做。”


    “或许你觉得这于官场的规则背道而驰,但你要明白,身份带来的权力,对应的是义务和功绩。”


    三两句点拨,让方思源感受到董老的重视。


    方思源点头,“一定铭记。”


    李玉渊开口,“董老,那您看市里的局势,现在还有没有什么适合的人选。”


    董老喝茶,微微皱眉。


    “思源,你去屋里续点茶水。”李玉渊开口。


    “好,我这就去。”


    方思源拿着茶壶,连忙进屋。这明显是支开自己,方思源又怎么会不懂?


    屋子里,方思源走到后院慢悠悠的点了根烟,这壶茶至少得接个二十分钟才行。


    屋外,李玉渊低声道,“市委书记的位置空了半月,钱忠那边的人也在运作。”


    “你知道的钱忠最多一年,就会往省里走。”


    董老抚摸着藤木桌面,指尖沾了些桌面残留的茶水,茶水被缓缓抚平。


    “我知道你想做出点成绩,但你也要明白,无论哪个政体,永远都不会允许一言堂的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