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急了
作品:《开局一片荒田,结局百万雄兵》 第四十七章 急了
最可恐惧的是,越朝格外的反对女人干政,之前的皇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腰斩。
在越朝的历史上,或被打入冷宫,或被赐三尺白绫,死者无数,上上下下的共识,牝鸡不得司晨,女人无才方是德。
区区一个伯爵夫人算什么?
但凡动摇半点江山,别说她,只怕谢氏,米氏,会被诛杀九族。
“我没有折辱过韩平,这是谣言。”
“有人妖言惑众!”
“护卫呢?官府呢?让他们赶紧驱散那些下贱之人。”
一生都看不起身份底下的人,不想今日,被这些人给逼住了。
伯爵夫人心中恼怒,就好像无端端被毒蛇咬了一口。
上位者是不会犯错的,就算犯了错,也没有犯错。
她当然不可能承认错误,只想解决问题。
“夫人,外面可是七八万人之多,府中护卫,家丁加在一起,不到两千,如何抵挡?”
“更不要说,还有更多饥民源源不绝地加入。”
“知州和通判不愿意招惹饥民,饥民是为韩平讨公道,他们和韩平关系甚好呀。”
“眼下之际,最好的法子,是安抚灾民,免生不测之祸。”
陈泓也没想到,偌大的伯爵府,竟然转瞬之间处在了弱势,很多地方别说伯爵,公爵府都被冲垮,府中之人,被杀得精光。
饥民对于勋贵有着天然的怨恨。
因为饥民平日里受到了太多勋贵的压榨,土地也是被勋贵夺走。
勋贵中当然有好人,可谁在乎?
在快死的人眼里,这些人都是有罪的。
“安抚?我一品诰命,去安抚下贱之人?”
缩了缩手,伯爵夫人眉头皱起,正在无能狂怒,突然有人急报:“老夫人来了。”
老夫人是谢伯爵的亲妈,一心礼佛,向来不问凡俗,可不出来不行了,眼看着伯爵府要灭了的节奏。
她一头银发,精神矍铄,自带一股强大气势。
伯爵夫人,谢京珠,都急忙站了起来,让出主位。
“若兰,让你管家,怎么管成这个样子?”
“亏你平常时节对圣儿各种说教,他走才几天啊,伯爵府便要顿亡了。”
“那韩平是圣儿礼贤下士招揽的贤才,好端端地,你折辱人家干什么?”
“人家哪里得罪你了?”
老夫人气得坐不下,龙头拐杖一个劲地杵地。
伯爵夫人向来咋咋呼呼,对闺女,对儿子,都是恨铁不成钢,结果她自己才是草包。
礼贤下士的事,伯爵府一向是有名的,这是要掘根啊。
名声败坏了,再立起来,那就难了。
“婆婆,我……那韩平先是要了一千两银子,几天前又要两千两,我也是怕被他骗了,所以才没给。就这点事,没别的,是有人造谣,方才有此大事,婆婆一定要支持我呀。”
伯爵夫人脸色苍白,她是打心眼里,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作为内宅之主,她的职责便是守住资财,谨慎点怎么了?
哪有别人要钱,就给的啊?
“你!你竟然愚钝至此!”
“韩平要钱,那是圣儿答应他的,圣儿守家,是一家之主,他的决定,你岂可擅自篡改?”
“牝鸡司晨,祸乱之源,这点道理你不懂?”
“还说怕被骗,那韩平单枪匹马,屠灭悍匪十九,知州府都嘉奖了,这样的人,不该笼络吗?”
“他须不是白要了咱家的钱,都有契约的,赚了钱,会分给圣儿。”
“被你从中作梗,如今阎罗醉大卖,圣儿还好意思拿钱吗?”
“一千两加两千两,左不过三千两银子,因此作践贤良,何等不智?”
“你说别人造谣,那我问你,韩平入府,给你下跪了吧?”
人老精,鬼老灵,老夫人经历的事多了,说起话来,句句在理,大管家陈泓那是头也不敢抬。
按理,家里没有男人做主,大管家有协助之责。
“下跪了又如何?他不过一介白衣,难道不应该吗?”
伯爵夫人矜贵地红着脸,还是不肯认错,她当主母久了,顺风顺水,何曾对人低过头?
满嘉陵城的人,见了她不下跪的,有几人?
“那能一样吗?”
“韩平是寻常白衣?”
“他之前剿匪,赋诗,便已名动江左,如今更是诗坛翘楚,士林领袖,无数灾民,视他为救星。”
“知州,通判也不敢受韩平跪拜,你何以如此张狂?”
“折辱之后还嘲笑人家,而今事实证明,你错了,认个错都不行?”
“只有当着大家的面,向韩平认错,眼前危局,方可解开。”
老夫人说得吐沫星子乱飞,伯爵夫人白腻的双手绞杀在一起,隐约意识到,自己行为有点欠妥。
但当众道歉……万万不可!
“大不了,他再来要钱,便给他好了。”
憋了半天,她还是想着用钱解决问题,就好像打发要饭的。
老夫人整个气笑了:“他要是不来呢?”
这?
来要钱的时候,看着讨厌,如今不来了,更加麻烦,伯爵夫人心里别扭得要死,难道说还要主动给他送钱?
尊贵的伯爵夫人给一个平民上赶着,送钱……
强烈的耻感,让她紧咬牙关,不肯松口。
“好!”
“老身给了办法,你不依,那老身便不管了,你看着办吧。”
“我倒要看看,你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老夫人颤颤巍巍地离开,伯爵夫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沉思许久,吩咐陈泓:“快去请我哥哥过府一趟。”
米家同样是大家族,尤其在商业的成就极大,嘉陵城九成的布匹生意,都是米家在做,除了嘉陵,还辐射周边许多城郭。
很多时候,是米家在补贴伯爵府,供应花销的。
米邦盛来到伯爵府,了解了情况,连连摇头:“绝对不能认错。”
已经有点动摇的伯爵夫人不解:“为何?”
精通人情世故,更精通礼法的米邦盛肃然道:“咱们越朝是圣人之邦,讲究的是为尊者讳。尊者若是犯错,当隐之。此乃春秋大义,圣道根本。
这里还有另一重意思,若是没有人为尊者讳,那这尊者,便不再是尊者了,反而会被人厌弃,轻视。
作为一品诰命,当为嘉陵仪范,岂能有错?”
大商贾都是读书的,也都考过科举,是没考上,才退而求其次,不过米家子弟,还是有进士,有举人的。
又和伯爵府结亲,早就不是寻常商贾了。
没事的时候,米邦盛就喜欢读书,无他,越朝是读书人的天下,不研究怎么行?
越研究他就越发现,读书人比商人要聪明一万倍。
犯了错不准别人说,就这么一个事,竟然堂堂正正地写进书里面,并且说这是圣人之道。
多么彪悍啊!
商人算个毛?跟人提鞋都不配,一只都提不起来。
“可眼前局面,如何解决?”
能不认错,伯爵夫人当然不想,她怕的是饥民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