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什么?裴玄韫他敢!

作品:《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隐蛰在前往中宫御书房的路上疾驰。


    之前就是从清晖殿外路过,看到小六闲适模样,便去问候了一声。


    原本还想打探些什么,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先禀明陛下再说。


    赶至御书房,通传之后步入其间,见到了正在批阅奏章的女帝秦明凰。


    “听说,已经锁定了那条藏在最深处的大鱼?”


    隐蛰躬身行礼,


    “回陛下,正是,对方还是按捺不住,先一步露出了马脚。


    种种迹象指向,此人应当就是青简斋书铺的掌柜,沈元章。”


    此前传递回宫的情报中并未详细记述姓名和身份,正是怕消息泄露,打草惊蛇。


    毕竟谁也无法确定,世家对宫廷的渗透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故而隐蛰耗费了数日时间,多方小心求证,布控监视。


    直到确认无误,才亲自回宫面圣禀报。


    秦明凰闻言,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神情明显松动,露出一丝真正的关注和期待。


    能抓到世家埋在凤京的首脑人物,这可是多年来未有之大功。


    若能将其活捉,细细拷问,定能拔出萝卜带出泥,不知能牵扯出多少潜伏在朝野上下的魑魅魍魉。


    即便无法彻底根除隐患,但毁掉其核心情报网,世家再想于凤京地界重新搭建起如此规模的眼线,没有经年累月的功夫绝无可能。


    这无疑能为朝廷争取到宝贵的喘息和布局时间。


    秦明凰放下朱笔,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仔细说说,是如何发现此人的?”


    隐蛰当即将探查过程娓娓道来。


    其中的关键,便系于此次中宸道乡试的主考官李敬尧。


    选中他为主考,除了其资历名望足以服众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的府邸之中,潜伏着璇玑卫埋下多年的一枚暗棋。


    在这一方面,璇玑卫与世家暗探可谓棋逢对手,手段如出一辙。


    明争暗斗了这许多年,彼此对对方惯用的伎俩和渗透方式,早已是心知肚明。


    其实,李敬尧的儿子在外任县令时的那点破事儿,璇玑卫早就查得一清二楚,证据确凿。


    只不过区区一个外放七品小县令,尚且不值当璇玑卫大动干戈地去动。


    相反,正好拿着这个把柄,精心做了一个“钩子”。


    就等着有朝一日,能有更大的鱼来咬钩。


    结果这一等,便是悠悠数载。


    像这样埋下不知何时才能用上,甚至可能永远用不上的闲棋冷子,在璇玑卫中还有很多。


    世家固然能布下渗透极深的钉子,但得到陛下全力支持的璇玑卫,在凤京地界又岂会逊色?


    果然,就在乡试前夕,这颗沉寂多年的棋子,终于等来了回报。


    有人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李敬尧传递了消息,要求他在最终的乡试结果上动些手脚:


    将一份处于两可之间的特殊卷子,判为通过。


    这个要求本身听起来并不过分,甚至完全在主考官的职权范围之内。


    科场之中,最难定夺的便是两头:


    一是解元的选择,二是最后几名边缘学子取与不取的抉择。


    从那些可取可不取的卷子中择优选录,本就是历届科考的常态。


    隐蛰亲自出马,追踪了那个传递消息的信使。


    然而追踪到最后却发现,此人显然早已被当作弃子。


    从他身上根本牵扯不出任何上游的联系,线索至此戛然而止。


    事情似乎再次陷入了僵局,所有的玄机便都落在了“两可之间”四个字上。


    这个命令本身就十分古怪。


    对方是如何能未卜先知,确定那名考生的卷子就一定会落在“两可之间”这个微妙的范围呢?


    隐蛰分析,无非两种可能:


    要么是此考生文力确实有限,水准不高不低,极有可能卡在这个位置;


    要么这就是一道双保险,此考生实力极高,但生怕其发挥失常,也能确保落在可以操作的范围之内。


    无论如何推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乡试学子成千上万,谁能精准预判某一份卷子的最终档次?


    反复琢磨推敲之后,隐蛰决定转变思路,先从通过初试的那些女子入手筛查。


    关注的重点自然集中在两类人身上。


    一是天资极高、才华横溢,即便偶有失误,中举也十拿九稳的;


    二是水准处于中游,恰好就可能卡在录取线边缘“两可”之间的女子。


    这一查之下,竟真的发现了问题所在!


    “温家?” 秦明凰听到这个熟悉的姓氏,凤眸微眯,“可是后宫温氏的家族?”


    “回陛下,正是。”


    隐蛰继续禀报。


    为避免打草惊蛇,此番调查皆由璇玑卫中的精锐亲自执行,修为至少都在四品之上。


    温家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何况温家大郎还是陛下后宫之人。


    然而细查之下,却发现了不寻常的端倪。


    原来温府上负责采买的小厮,在乡试前悄无声息地换了人。


    府门终日紧闭,安静得有些反常。


    温家落魄之后,二房的温庭婉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有望攫取功名,阖府谨慎些,倒也合情合理。


    但蹊跷的是,府上谨慎也就罢了,那名新换的采买小厮每次出门时,脸上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担忧和恐惧之色。


    眼神躲闪,步履匆匆。


    更有一次,在采买途中故意拖延了许久,在东市兜兜转转,那副心神不宁的模样,分明是内心极度挣扎的模样。


    此番异常立刻引起了暗中监视的璇玑卫的高度警觉。


    他们没有贸然潜入府中或抓捕此人,而是立刻将情况上报。


    隐蛰亲自接手跟进,几经周折,才终于窥破了其中的关窍和原委。


    “嘭!”


    秦明凰听到关键处,猛地一拍龙案,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什么!他们得了裴府的押题?还花了十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