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八十年代恶毒女配她爸26

作品:《快穿穿成年代文男配

    几分钟后,他们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林家门前。


    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没有后世那么遥远。


    房子之间也没有那么严密的隔音措施,邻里之间经常相互串门。


    因此只要家里有人,通常都不会关门。


    宋萍听到儿子在和人交谈,连忙高声问道:“旺家,你在和谁说话呢?”


    林旺家大声提醒:“娘,大舅和小舅来家里了!”


    “你瞎说什么呢,你大舅他们在乡下呢。”


    宋萍压根不信他的鬼话。


    她平时要上班,大哥他们每次过来看自己,都会提前打个电话,哪会突然上门。


    “真的。” 林旺家说完,转头对两个舅舅道,“大舅、小舅,你们跟她说说是真是假。”


    宋安笑着把背篓放下,“小妹,娘想着你好久没吃家里种的玉米了,就让我和小宣给你送些过来。”


    -


    宋萍听到大哥的声音,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连忙拿着葱迎了出来:“我们家的玉米地出问题了?”


    “小妹,你真是料事如神。”


    宋安忍不住夸她,心里暗道不愧是能考上中专的妹妹,就是这么聪明。


    宋萍白了他一眼,瞥见背篓里装着不少玉米,脸上露出忧色:“情况很严重吗?你们带这么多玉米出来。”


    “还好,我们把带出来的玉米全卖光了,不光没亏,还赚了不少。”


    宋安说着说着,忍不住夸起宋宣,“今天小弟立了大功,这么多玉米能卖出去,全是他的功劳。”


    “你是不知道,他这嘴巴多能说,那些爱砍价的老太婆都不是他的对手。”


    “大哥、小弟快进来坐,大老远跑过来,累坏了吧?”


    宋萍把两人往屋里请,听见大哥对小弟赞不绝口,意外地看了宋宣一眼。


    大哥说的人,真的是又懒又馋的小弟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宋安用手扇风,说道:“不累,我们坐的是牛车。”


    -


    “……”


    宋宣察觉到三姐惊诧的目光,唇角微微一抽。


    原身到底有多不靠谱,他稍微有了点好的转变,竟然能让大家惊讶成这样?


    “三姐,这是我采的蘑菇,你拿去煲汤,最好做晚饭时一块煮了,放一晚就不新鲜了。”


    宋宣取出芭蕉叶,从背篼内拿出一斤装好的蘑菇递过去。


    “你亲自采来送我的?”


    宋萍接过小弟递来的蘑菇,受宠若惊地问。


    “嗯,我还卖了几斤,生意还不错。” 宋宣点点头。 “小弟,可喜可贺,你终于长大了!”


    宋萍捧着蘑菇,感慨万千:“我以后总算不用担心你会饿死了,真希望你能把这份努力奋斗、自食其力的劲头一直保持下去。”


    宋宣:“……”没那么夸张!


    -


    “大哥、小弟,你们吃了饭再走吧?”


    宋萍哼着小调去厨房放蘑菇,拿两个碗给他们倒水,见哥哥弟弟满头大汗,顺便将电风扇打开了。


    “你们在家里稍坐一会儿吹吹风,我去市场看看还有没有鲜肉卖。”


    宋安摆了摆手,“不了,时候不早了,送完玉米我们就得回去了。”


    宋萍心里有些失落,连忙道:“没事,炒菜很快的,旺家他爸的兄弟弄了一些火腿回来,我炒火腿给你们吃。”


    “旺家,快去把门锁上,别让你大舅、小舅走了。”


    “好嘞。”


    林旺家屁颠屁颠的去关门了,帮忙劝说道:“大舅、小舅,你们难得来一次,吃了再走吧?”


    “小舅,你不是爱吃肉吗?火腿炒青椒可好吃了,你尝尝味再走。”


    林旺家知道这里面最容易打动的是小舅,于是故意诱惑宋宣。


    -


    宋宣:“……”难道在小外甥眼中,自己是大馋小舅?


    林旺家刚准备关门,外面就传来了爷爷奶奶的说话声。


    “旺家,好好的关啥门啊?做什么亏心事了?”


    林奶奶提着水果回来,皱着眉问道。


    林爷爷没说话,只是疑惑地看向小孙子。


    “没有,我大舅和小舅来了。”


    林旺家见他们回来,打开门解释道。


    “来了就来了,你把门关上干啥?你舅舅们又不是见不得人。”


    林奶奶想不明白这跟关门有啥关系,她对儿媳妇娘家人没什么意见,看他这副样子,以为小孙子跟家属院其他小孩学坏,开始嫌弃在乡下种地的舅舅了,不悦道。


    “奶奶,我没这个意思,是我妈怕大舅和小舅趁她做饭的时候偷偷溜走,才让我把门锁上的。”


    林旺家觉得自己挺冤枉,他可没嫌弃两个舅舅丢人。


    他的舅舅们都长得好看,尤其是常来家里的小舅,让他和哥哥在小伙伴里特别有面子。


    其他人的舅舅,都没他的舅舅们好看。


    -


    林奶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有旺家大舅在,他俩会走倒也说得通了。 因为孙子的大舅跟他们父母一样,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为人特别客气谨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次听从亲家母吩咐给他们送一些农产品,总是怕给儿媳添麻烦,想着法子避开在他们家吃饭。


    儿媳的父母虽是农民,却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单从他们一直支持儿媳读书这一点,就能看出亲家的人品有多高尚。


    那个年代,家里有好几个男丁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供女儿念书的父母,都是相当开明的。


    哪怕是现在,农村也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她是老师,接触过很多重男轻女家庭出身的女学生。


    那些女孩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途辍学,明明接受过教育,可被迫辍学的她们当了母亲后,也会重蹈覆辙,让自己的女儿走上和自己一样的老路。


    传统观念认为 “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供女孩读书是 “赔本的买卖”,不如让她们在家干活、分担家务,甚至成为给儿子换彩礼的筹码。


    林奶奶对此既心痛又无力改变,只能想办法让大家看到女孩读书的好处,比如能嫁个好人家,找份好工作。


    宋萍经常带肉回家,她也从不像其他婆婆那样在外面说儿媳坏话。


    她能带东西回去给娘家人改善生活,这也足以证明,用心供女孩读书根本不是赔本的买卖。


    只是林奶奶的法子,有效果但不高。


    因为读书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还要不断进行投入,很多家长都坚持不到女儿毕业,就会找理由让孩子回去补贴家用了。


    -


    话又说回来,他们家就宝根一个孩子,宝根能力再强,也独木难支。


    当初老两口愿意找个兄弟多的农村儿媳,也是想着以后他们走了,儿子和儿媳的兄弟姐妹能相互照应。


    虽说儿媳的几个兄弟都在农村种地,现在没法给宝根提供资源和帮助,但人多在某些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儿媳的三个兄弟里,就小的那个有点不着调。


    可谁让这小子跟自家孙子们长得像呢?就算想讨厌林父、林母也讨厌不起来。


    他无非是懒了点,不爱干活,有点好吃,也没犯过什么大错。


    所以对于儿媳私下里贴补这个小弟,他们老两口也都装作没看见不知道。


    -


    “我去买点猪肉。” 林奶奶把手里的水果递给孙子,朝里屋问:“萍萍,家里还缺什么菜?”


    “您去市场看看,有没有卖鸡鸭的,鱼肉也行。” 宋萍回道。


    “行。” 林奶奶应了一声,转头对以前常来家里蹭饭,自己熟悉不已的宋宣说:“小四,你跟我走一趟。”


    “……” 宋宣当场傻眼,难道原身跟她关系很亲近?不然为什么单叫他一个人去!


    宋安见小弟这副发愣的样子,连忙委婉地回绝:“林婶,不用麻烦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小宣他失忆了,忘了所有人,还请您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