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掮客

作品:《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掮客,什么是掮客?”


    唐禹坐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桌面上的地图,缓缓道:“我们既然是充当掮客的角色,当然要明白掮客的定位。”


    聂庆道:“就是中间人呗,买卖中介。”


    唐禹摇头道:“那是现象,不是本质。”


    “掮客的本质,是推动资源整合与利益分配的中间角色。”


    “它既要对资源整合起到积极作用,又要让所有人满意利益分配。”


    “因此,我们不需要付出资源,而得到的利益报酬也是有限的。”


    聂庆想了想,皱眉道:“装你妈呢。”


    唐禹愣住,随即干咳了两声,郑重道:“师兄,我们计划的难点在于什么地方?”


    聂庆大大咧咧说道:“难在大家都不信任,也难在很多现实的事不好做。”


    “比如人家刘曜四万大军守洛阳,这就是个难啃的骨头,不是轻易能拿下的。”


    “比如就算石虎带兵来了,又怎么能吃掉他?”


    “难题多了去了,就天天听你吹牛逼,以为很简单似的。”


    唐禹笑道:“掮客就是要让事情变得简单。”


    “所以,对此我们有一系列的小计划,来专门为大计划服务。”


    说到这里,他看向旁边的姜燕,笑道:“帮我送信给冉闵,慕容垂需要是不容易得到支持的,那么就先预支一部分利益吧,至少军粮要给。”


    姜燕结过信,问道:“需要回信吗?”


    唐禹摇头道:“不必,他是谨慎的人,不会回信留下痕迹的。”


    “我们…静待变化即可!”


    ……


    两万大军,陈兵梁州西北边境。


    这个地区十分敏感,往西南方向百里,便是汉中郡,往东北方向百里,便是长安。


    因此,在方向上就有了文章可做。


    帅帐之中,众人面色严肃,眼中都有凝重。


    陶侃虽老,但精气神十足,思想也清醒。


    他看着地图,沉声道:“难,太难了,汉中郡治是南郑县,向来是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我们两万人要攻打八千人驻守的城池,几乎是痴人说梦,更何况,李寿还派了四千大军过来支援。”


    “城楼上一万两千人,这个仗怎么打?”


    钱凤冷笑道:“探子来报,汉中郡已经完成了坚壁清野,我们一路推过,什么都捞不到,只能看到光秃秃的城墙上架着无数弩箭。”


    “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把两万人打光,都不可能拿下南郑县。”


    “谢秋瞳只顾着向陛下进言,全然不顾这仗难不难打,北府兵也不动,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我看她就是在玩权术,想把我们都埋在汉中郡,她就做大了。”


    温峤皱眉道:“钱将军慎言,广陵侯也是看到成国内部混乱,才想趁机夺回汉中郡,这个时机是没错的。”


    “况且这个李琀的确立场不坚定,是可以想办法策反的。”


    钱凤几乎都快气笑了:“温将军是不是糊涂了?如果李琀没能力守住汉中,我们是能劝降他,但现在我们对他有威胁吗?”


    “如果我们是四万大军,那什么都不用说了,我亲自去劝降,保证成功。”


    “两万?算个屁啊!”


    陶侃郑重道:“还没开始打仗呢,内部怎么先吵起来了?无论如何,陛下既然让我们出征了,我们就得打,无非是想办法罢了。”


    “的确要派人和李琀先接触,至少试一试他的口风。”


    温峤想了想,才道:“我去吧,在这方面我比你们更擅长,而且我也不是此次出征的重要人物,就算情况不对,李琀也不至于要杀我。”


    钱凤道:“你这句话倒是像个人。”


    温峤叹了口气,道:“我去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就进入广汉郡地界,派人传信李琀,争取会晤。”


    他转身朝账外走去,刚刚掀起帘子,就看到身披银甲的谢秋瞳已经站在门口了。


    温峤瞪眼道:“广陵侯,你…你怎么在…”


    此话一出,陶侃和钱凤也当即站了起来。


    谢秋瞳快步走进帅帐,瞥了众人一眼,淡淡道:“怎么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


    钱凤丝毫不留情面,大声道:“两万人去攻打八千守军的南郑县,怎么好看?”


    “广陵侯那么会大涨,不如教一教我们,如何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拿下南郑县啊!”


    “如何劝降李琀啊!”


    谢秋瞳缓缓道:“打仗自然有打仗的法子,现在还没到攻打广汉郡的时候呢。”


    钱凤道:“那到底什么时候再打?等李琀和李寿自动暴毙吗?我们两万人每日的消耗那么大,能坚持多久?”


    谢秋瞳懒得解释,直接道:“传陛下口谕,暂时不打汉中郡,即日对汉国宣战,并挥兵长安,趁着刘曜自顾不暇,争取收复渭河以南的土地。”


    这句话直接让另外几人呆住了。


    “对汉国宣战?”


    温峤即使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此刻也听得云里雾里。


    倒是陶侃点头道:“明智的选择,如今汉国自顾不暇,刘曜固守洛阳,正是该收复渭河以南地域的最佳时期。”


    “要说乱,汉国可比成国乱多了,机会当然更大。”


    “只是…”


    他看向谢秋瞳,淡笑道:“广陵侯是什么时候接到陛下口谕的?建康隔着那么远,我们怎么知道…”


    话还没说完,陶侃就哑住了,因为他看到谢秋瞳掏出了一面金令。


    钱凤和温峤对视一眼,也不禁低下了头。


    谢秋瞳道:“虽然是陶公挂帅,但陛下觉得西北局势多变,故而派我过来监军。”


    “在必要时候,我代表陛下的意志,有更改战略方向的权力。”


    陶侃微微点头,脸上带着笑意:“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谢秋瞳清楚,这老狐狸向来是说话好听的,只是未必照做。


    钱凤道:“我看打长安没问题,至少比汉中郡好打多了。”


    “趁着汉国无兵可守,各地已经彻底乱了,直接一路平推过去,都不会遇到什么阻力。”


    “同样是收复失地,功劳都差不多,当然要选择代价比较小的。”


    钱凤渴望功劳,因为他是叛将,地位不稳,甚至可能被清算。


    同时,他不敢把自己这点身家拿去打,否则万一到时候司马绍翻脸,自己都没什么资本了。


    谢秋瞳道:“事情就这么定了,把消息传出去,明日…也就是九月二十三,大军开拔,攻打长安。”


    “必要时候,我们还会与苻雄合作,灭了刘曜,把汉国彻底瓜分了。”


    “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劳。”


    听闻此话,陶侃和钱凤笑不出来了。


    收复渭河以南是正常的战略目标范畴,但…和苻雄一起瓜分汉国,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了。


    步子迈这么大,其中恐怕有诈啊。


    多年的政治经验积累,让他们嗅到了阴谋的味道,这几乎是他们智慧的本能。


    但他们同时选择了沉默,因为…目前看来,这一步棋完全没有走错,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


    而谢秋瞳根本不在乎他们怎么想,因为她根本不指望能瞒住钱凤、陶侃这样的聪明人。


    她只要方向,方向对了,风潮就会出现。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本能地去追逐利益。


    有利益,才有掮客存在的根基。


    在这件事上,她也一定程度地扮演着掮客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