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作品:《冤种老太重生八零,极品全家来挨打》 赵良的眉头皱起。
“苏春兰同志,你这价格也太低了。”
苏春兰笑着说:“不低了呀,周建民和张芳琴两个人做的事,可是代表着你们面粉厂形象的。
如果,我每天拿着大喇叭,在你们厂外吆喝,那影响就太不好了。
你就按1毛3分钱卖给我们,周建民和张芳琴欠了300块钱,从他们的工资里面扣。
如果你觉得亏了,那你就从他们工资里面多扣一些。总不好让我们受害者再受委屈,是不是?”
赵良觉得苏春兰这张嘴也太厉害了。
不过。
想把她搞上床,自然是要给她些好处,让她欠着自己的人情的。
于是赵良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
他们原本的价格是多少?他去申请这个价格如何的困难?
“我努力的为你们争取一下,要是实在不行……”
“赵主任,你一定可以的。”
苏春兰十分相信他的语气说:“大家都知道赵主任你是能力最强的领导者。”
赵良被夸的飘飘然。
当下给苏春兰和周秀莲开了条子。
按苏春兰说的价格,他开了三张。
“你们可以分三次提货。”
又对苏春兰说:“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
苏春兰和周秀莲走后。
赵良让人叫了周建民和张芳琴到他办公室。
“你们这次给厂里造成了严重损失,要不是我极力保你们,压下这件事,你们现在的工作早就没了。”
“阿良……赵主任,谢谢你,我们下次不敢了。”
周建民想拉关系的话,在赵良的脸色下改口。
张芳琴没出声。
因为这次的事就是她出的主意。
现在想一想,计划的太不周全了。
下次一定要策划的万无一失。
赵良才不管她心里怎么想。
他只说:“你们欠的300块,苏春兰和周秀莲换成了面粉,还拿着你们的事作威胁,以我们厂亏本的价格购买了300块钱的面粉。
这亏本的部分得由你们来补,以后每个月,从你们两人的工资里扣除120,连续扣扣5个月。”
张芳琴听的脸色大变:“阿良,我们欠300块,为什么要扣600?这是不是太多了?”
赵良冷着脸。
端着领导的架子:“这是上班时间,叫我赵主任。”
张芳琴顿时蔫儿了。
赵良吓唬他们:“多扣的300块,除了你们对面粉的补贴 ,还有一部分是罚款。
这都算轻的,这是换了旁人,工作都直接没了。
你们想想,再让你们重新去买两份工作,得花多少钱?”
面粉当然不会亏本儿卖。
罚款也是赵良说了算。
300块是他这几天的辛苦费。
周建民和张芳琴两人就,又把这笔恨意记在了苏春兰和周秀莲的头上。
……
“你们这是几个意思?”
苏春兰看着周秀莲和苏向前放在桌上的钱。
眉毛直接拧了起来。
周秀莲笑着说:“春兰,这笔钱你必须拿着,要没有你和我三哥,我们早关店了。”
她和苏向前都是老实人。
脑袋瓜子远没有苏春兰和周建国活络。
昨天那样的情况,两人都六神无主。
别说冷静的处理,还让周建民和张芳琴两人赔了一大笔钱。
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白捡的。
包括能在这城里做生意。
也是因为苏春兰对他们如此好。
周建国见苏春兰一直皱着眉头,笑着开口:
“这是大哥和秀莲的心意,你就收下吧,以后我早上早点儿起来,帮他们卖早餐,你就当这是我的工资。”
苏向前:“就是,妹,你赶紧收一下,不然以后我们都不好意思让你和建国帮忙。”
苏春兰点头:“行,那我就收下。”
1700块钱,周秀莲分给了她1000。
她说一人一半。
苏春兰分成两份,一份放进口袋,另一份递给周建国。
周建国不高兴的说:“我不要!”
“这是你该得的,我们一人一半。”
“那你替我拿着,就当是三个孩子的抚养费。”
说完,周建国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递给苏春兰。
“这是顾客的生日,除了咱们村儿里的,都在上面了。”
苏春兰接过来浏览了一遍。
半个月之后就有一个顾客过生日。
不过那是半个月之后的事儿。
当下她还有一件事跟大家说。
“哥,秀莲,我跟你们说件事。”
见苏春兰神色严肃,苏向前和周秀莲对视了一眼。
立即坐直了身子。
“妹,什么事?你说。”
“我想在这后面的村子里去买房子,有两家人要卖,你们要不要也买一套?”
“买房子,为什么要买后面村子里的?”
周秀莲不解的问:“大家不都往城里买,想要城市户口吗?”
苏向前也是一脸懵:“对啊,现在不都是往城里户口买吗?”
城里人听起来都高大上。
农村人往往被人看不起。
苏春兰的视线扫过苏向前和周秀莲。
问周建国:“你不要光听,也发表发表意见啊。”
周建国捧着搪瓷茶缸,孙子懒洋洋的靠着糊了明星海报的墙。
“我觉得不错啊,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南方不是也正在大建特建吗?
我们这里肯定早晚也要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一带属于城区,要发展也是最先的选择。”
周建国一年365天,就有200天在外面干活。
在工地上听的不少,见的也不少。
他的眼界自然比苏向前和周秀莲高多了。
之前要不是为了顾家,他都跟着别人跑到深圳那边儿去盖楼了。
周秀莲:“那我们不如直接去南方买呀。”
苏春兰:“我们现在手里这点儿钱,去南方能买到什么?”
还是那句话。
一口吃不成个胖娃娃。
周建国有一点分析的没错。
八年后,他们这一片儿就会拆了盖商品房。
还是第一批商品房。
而他们这个市,是省会城市。
这也是几十年后,他和周建国给儿子买完房子,自己就没钱买房子,只能租车库的原因。
因为后面的房价涨得太快了。
想到前世那些拆迁分到几十套房子,整天除了收租,就什么活儿都不用干的人。
苏春兰就羡慕的要死。
这一次,她也要成为除了收租,就只剩下花钱的富婆。
用这8年时间,能买多少房子就买多少。
奋斗8年,摆烂一生。
不对,不对。
是享福一生。
想到8年之后就可以退休生活。
她就兴奋。
什么都比不上她现在搞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