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大明第一闲王

作品:《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朱雄英坐在乾清宫里面,愁眉苦脸瞧着所有大臣们,喊道:“朕的叔爷爷一家到底去哪里了?”


    “陛下,臣知道。”


    朱福瑞满头大汗跑进来,朱雄英快步走下来,“摄政王免礼,叔爷爷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回陛下,父王他们去大理避暑了,说过几年再回来……”


    “大理?”


    杨士奇第一想到的是已经开建的大理摄政王别院。


    “陛下,两年前摄政王别院已经开建,这个时候恐怕还没完工呢。”


    朱雄英皱着眉,惨笑道:“你们知道个屁啊,叔爷爷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你们以为没完工。


    朕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两年的时间,叔爷爷兴许能建一座北京城的皇宫了。”


    “啊……这工部征调的工匠是有数的……”


    “别想了,杨士奇,马上派人去大理,护卫叔爷爷一家。”


    “是,臣遵旨!”


    朱重十从此时坐在船上,已经在赶往云南的路上。


    海军出动几艘小型战舰护航。


    船队经长江,顺利抵达四川,由四川近卫师早已经等候在此。


    来到大理,朱重十拥着徐妙云和徐妙锦,笑道:“怎么样?这里凉爽吧?”


    “这里可比北京舒服多了。”


    从北京带出来的不管是下人,还是他的妻妾们,对大理的环境及天气无比的满意。


    大理摄政王别院也在这一年顺利竣工。


    工部提供的人手和材料根本不够用,这些都是从秦王、楚王、谷王三人的地盘,征集了民夫及材料,昼夜赶工完成的。


    大理城的百姓知道摄政王到达,更是全城举行了欢庆,大理府府尹想要参拜,都被朱重十挡在府门之外。


    王府的山庄外面,驻扎着数千近卫师,其他兵马驻扎在大理城外。


    朱重十整日里面带着妻妾游山玩水,出钱建设大理城。


    最受益的就是大理府尹,虽然没参拜成功,可是摄政王一笔巨款砸下来,让他自己高兴的几夜未眠。


    “张知府,这是王爷为大理百姓做贡献,拿出了七百万来修葺城墙,道路,街面。


    还有,城外的一些地方,都要修葺,这些已经改成公园。


    这里……”


    朱重十使者说这话,知府在地图上看着这些地方,“王爷,要在这里建什么?”


    “王爷说了,这里以后都是旅游的景点,供大理百姓游玩。


    银子由王府花,以后入园参观的收入适当的钱财,由官府打理,作为后续修葺作用。”


    “是,是,是,下官一定做好此事。”


    “那就去坐吧,王爷在这里不喜欢被人打扰,没有什么重要事情不要打扰他老人家。”


    “是,是,下官领命!”


    就算是王府出来的小虾米,知府也不怠慢。


    收了钱后,大理的治理也在逐步提高。


    朱重十躲在王府内,鸟语花香,好是惬意,徐妙云来到他身边,“你不和雄英说也就算了,连自己儿子都不说?”


    朱重十睁开眼睛,笑了笑,将徐妙云搂在身边,“老不正经的,松开手!”


    下人们想笑又不敢笑,朱重十瞪眼,“你们都躲远点,本王和王妃要聊家常。”


    几名婢女离开,朱重十搂着徐妙云笑道:“咱俩多久没那个了?”


    “哪个?”


    “那个!”


    “老不正经的,说正事!”


    朱重十说的徐妙云小脸通红,虽然已经到了一定的岁数,可是对爱情的渴望还是每个女人的愿望。


    朱重十见她如此,“京城里面的这些人都是鬼精鬼精的。


    蒋勋说,这些日子外面来了不少人,都是京城锦衣卫的人。


    咱们去哪他们都会知道的。”


    “你呀,心眼子就是多。”


    朱重十搂着徐妙云,慢慢渐入佳境,举着右手笑了笑,回房歇会吧?


    徐妙云娇羞的点了点头。


    朱重十在大理,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几个月下来,四十多岁的徐妙锦又有了身孕,连王田田都铤而走险,怀上了孩子。


    三个小妾更是挺着大肚子每天在眼前乱转悠。


    “这人闲下来不是什么好事。”


    “你说说,你都当爷爷的人了,她们这些人一个个的肚子……”


    “怎么,你羡慕?”


    “呸!”


    “妙云啊,明天本王带你去游历这大理城,领略一下城中的美食和美景。”


    “嗯,明天去吧,省的你在家里总想着那事!”


    “嘿嘿!”朱重十咧着嘴笑了笑。


    翌日。


    一辆简陋的马车从王府出来,十几名护卫护卫着他们两口子。


    来到城中,整个大理城都在修葺当中,城中的路用青石板在修饰。


    一些商铺和民房都在改建,虽然是一个工地,可并不耽误朱重十在这边游玩。


    只是苦了徐妙云,说好的游玩,变成了他的视察工作。


    转了几个时辰后,朱重十带人来到了大理府。


    上面站着几名官差,大理府知府正在府中和城中工匠们商讨着修葺的东西。


    “大人,大人,王……王……王爷来了!”


    大理城只有一位王爷,还是决人生死的王爷。


    知府带着属官赶紧去迎接。


    不过朱重十已经坐在了知府的大堂里面,“下官参见王爷。”


    “张知府,本王想起一件事情,这大理城似乎还没有学校?”


    “是,王爷,大理城地处偏远,只有昆明这种大城去年才建了几个学堂,为一些子弟们授课。


    大理城应该会在几年后修建学堂。”


    朱重十眉头皱了皱,知府以为王爷不高兴,跪在地上,“王爷,下官这就筹集钱粮,修建学校。”


    朱重十微笑的点头,“这笔钱不用你们大理府出了,本王会知会王府总管,将这笔钱送过来。


    你要选定好地址,及时修建。”


    “下官代大理百姓谢王爷!”


    “起来吧,本王在这里,你要做好这任官。


    做事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是,是,是,下官谨记王爷教诲!”


    朱重十和大理的官员们第一次见面,又在这里聊了一些关于大理旅游事项的建设。


    说完后,带着徐妙云回到王府,“大明第一闲王也是闲不住的主。”


    面对徐妙云的打趣,朱重十笑道:“本王今晚一定要找回雄风!”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