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开启大明帝国征服世界新篇章

作品:《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朱重十也回到了他摄政王惬意的生活,大明改革将会进行到底。


    王府内,朱重十有样学样的学着老朱,躺在院子里面晒着太阳。


    李景隆一身隆重的来到了王府,安静的坐在他身边。


    朱重十睁开眼,笑了笑,“来了?”


    “舅爷,您将九江从非洲调回来,有什么美差等着九江?”


    朱重十早就布置了李景隆接管漠北军区的想法,只是当初正在和朱棣打仗,漠北暂时交给淮西勋贵这帮小子打理。


    现在朱棣被灭,所有的事情也将回到正轨。


    “先派你去一趟倭国四岛,然后你曹国公一脉驻守漠北,向北进攻。”


    朱重十说的轻巧,可这句话在李景隆心中竟起惊涛骇浪,大明有此殊荣的目前只有沐英一家。


    曹国公一脉可一点不比沐英一家低啊。


    “啊,哈哈哈,舅爷,去倭寇是什么任务!”


    朱重十赞许的看了一眼李景隆,这些年的条件,让李景隆有了很大的改变。


    不是能力不行,只是让勋贵的身份将那份能力磨的有些低而已。


    李景隆从二十来岁追随朱重十,现在也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


    大明这些年的变化他是看了个明白。


    “倭国有些人的心思有变化,你过去一趟将他们都收拾了。”


    “哦?”李景隆拉长了声音,眯着眼睛心中在想着谁能够在倭国有想法。


    现在四岛大明经营了数年,民间比较稳定,人人以大明人自居,说汉话,穿汉服。


    从外观上很难在看出来是倭国人,这些年新建的房屋和官府都是按照大明的风格来建设。


    从民间到官府,汉化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而且倭国的教育比国内还提前,开设的学堂教习的都是大明文化。


    在文化的入侵后,倭国百姓也被大明官府所善待,这些人以改名字为荣,只有有些的倭国贵族和老人还沿用倭国名字。


    年轻人用的都是大明的名字,两个字,三个字为主。


    “过几天你去趟锦衣卫,那边会有人和你一起过去。”


    “锦衣卫?”


    “舅爷,徐增寿和傅让这两个小子都在那边,您看?”


    “哼!”朱重十轻轻的冷哼一声,他知道李景隆要放什么屁,“你带着圣旨一起去,四岛军政全部受你节制。”


    李景隆心里终于稳定下来,有兵有权,不管要在倭国干什么,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完成。


    怕的就是没兵没权,受到掣肘。


    “沐英封王的事情听说了吧?”


    “听说了!”


    这话问的李景隆内心紧张,沐英封王虽然没有正式的册封,可等人家回国后必定会册封。


    这事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李景隆回到京城后家人就和他说了这个事情。


    联合刚才朱重十说的话,他心脏跳的更厉害。


    要说功劳,他有功劳,可这份功劳并没有沐英的大。


    人家长年累月在边疆戍边,更是从东边打到西边,为大明出力甚大。


    李景隆在想着封王的事情,内心火热,“舅爷,以后九江也能封王?”


    “能封,不光你,要是常茂这小子干好了也能封王。”


    “他也能封王?”


    朱重十点点头,站起身,向书房走去,李景隆跟随在他的身后。


    二人来到书房,朱重十打开桌上的地图,笑道:“大明即将开始征服全世界的计划,这个计划将耗时数百年,几十代人的努力。”


    李景隆傻眼了,硕大的地图上面标识着许多的国家。


    这些国家有大有小,大明在东边的沿海,倭国四岛和朝鲜半岛全部都在。


    一些他们曾经征服的效果在上面标注的很清晰。


    李景隆心脏跳的更快。


    “曹国公一脉驻守漠北,一路向北,占领一直打到海边后,将会向西,进攻欧洲。


    你这一代人完不成的事情,将会由你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继续去做。


    沐英一家同样,他们驻守新疆,将会一路向西,进攻的目标同样是欧洲。”


    李景隆随着朱重十的手指,不断看着地图,当他将手指挪到非洲后,李景隆笑道:“郑国公这一脉将会从非洲,一路向北,进攻的目标同样是欧洲。”


    “聪明!”


    李景隆兴奋的看着地图,发觉他们三家和欧洲都接壤。


    地图别的地方还有一些大的地盘。


    “澳洲?”


    “对,这里是澳洲,这里只有土著,人口不多,本王已经派人过去了,朱权、朱榑、朱桂三人将会带着人在澳洲繁衍。”


    “那这里呢?”


    李景隆手指的地方是美洲,那边的地盘更是大,由于商业不发达,被海商们记录的地方并不多。


    朱重十着美洲笑道:“这里的地盘将会由每代皇帝子嗣在那边繁衍。


    国内同样会派去兵马和人口,帮助他们站稳脚跟。”


    朱重十下了一盘大棋,这盘棋是征服全世界的节奏。


    想要征服全世界,最离不开的就是人口。


    这也是国内改革必须要进行的东西,土地国有化,提高人民的生产力,提高生育力都将是改革的目标。


    这些话他不用说,李景隆也清楚人口的重要性。


    漠北地广人稀,需要人口众多,以国内现在的人口,根本满足不了。


    “舅爷,那您这一脉呢?”


    几十代人,数千万人的任务,朱重十能不给他自己这一脉安排?


    朱重十笑了笑,指着云南这块地方道:“这里就是舅爷的地盘,以后退休了,京城的事情不管了,舅爷这一脉就在云南待着了。”


    云南连接南亚,是重要的位置,哪里没有一支皇族管理也不行。


    朱重十将他这一脉留在云南,这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北京城的长房还需要他的支持,不能离开太远。


    李景隆微笑道:“舅爷,九江何时出发去倭国?”


    “过几日,等本王消灭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再说。”


    “不安因素?”


    “对,不安因素,这件事完成了,你就去倭国,办完这事,你着手准备漠北大都督府事宜。”


    “徐允恭一家呢?”


    “过几年后,他将和常茂一起,在中东扎根。”


    朱重十已经看向了外面,这些人的安排全部妥当,李景隆赞叹,“这得是多大的一盘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