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第一权臣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一步,余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末时克城守军中的贵族豪强全部铲除掉,将军权紧紧握在手中。


    接着,就在当天,余威就亲自率领大军,同时对所有贵族豪强的府邸发动了攻击。


    余威老奸巨猾,让士兵们大喊,说是放下武器投降的私兵,可以免除一死,而且还会得到奖赏。


    倒戈者,奖赏五倍。


    这一招,绝对是釜底抽薪之计,那些贵族豪强的私兵彻底大乱。


    放下兵器投降的,没有一个,全都倒戈了。


    五倍的奖赏和一倍的奖赏,傻子才会选择一倍。


    这么一来,贵族豪强就彻底惨了,全都没有任何还击之力,成为了阶下囚。


    确如余威所料,只是短短一天时间,所有的贵族豪强全都被搞定。


    随即,余威趁机宣布,北洲国正式进入仁政时代。


    当然,民心立即就尽附了。


    接下来,就是抄家了。


    余威很聪明,他每抄一家,分出十分之一的钱财赏给手下人,以及赏赐那些倒戈的私兵,以及跟着平定贵族豪强之乱的士兵。


    他自己呢,也抽取十分之一。


    其余的五分之四,余威尽数交给了王室。


    对于这个结果,碧莲女王自然是很满意的,毕竟她也打算将所有的财产全都没入王室之中,该放水还是要放水的。


    好在,余威很聪明,又不贪婪,所扣部分在碧莲女王的容忍范围之内,而且是一点都不靠边。


    其实,余威所得还是很丰厚的。


    末时克城事北洲国的首都,贵族豪强多了去,他们的财富更是让人震惊。


    所以,一家搞十分之一,累积起来之后的财富绝对是让人震怖。


    最客观的是,这些贵族豪强家里的女眷,都被余威给集中起来。


    年老色衰的,一律打发出去。


    年幼的,也分姿色。


    美人胚子的,全部留下来,其余全都送出去。


    最后,余威又筛选一遍,将姿色中等的,全都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有美色,但年龄大一些的,余威也都赏赐出去了。


    即便如此,最后被余威留下来的,也有两百多人。


    这个数目,着实也有些太庞大了。


    以余威的财力,绝对也能养得起,但完全没必要。


    他一个糟老头子,有足够的钱,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啊。


    于是乎,余威再次筛选一遍,只留下五十个姿色特别出众的。


    其余这近二百人,余威当然不会放过她们,便在末时克城开了几家青楼,让她们成为赚钱的机器。


    这么一来,这些女人赚钱的不但能养活自己,绝大部分更是能源源不断地流入余威的手中。


    绝对的一箭双雕之计。


    那些被余威留下来的五十个美女,害怕会被余威送入青楼,自然是小心翼翼地望着余威的脸色行事,把余威伺候得不要不要的。


    贵族豪强全部铲除,末时克城的民心归附,这个结果让碧莲女王很爽。


    余威成为北洲国第一权臣,又是得了无数的钱财和五十名美女,自然也很高兴。


    不过,碧莲女王和余威明白,他们的高兴只是暂时的。


    北洲国之外还有一个庞然大物的大唐,对他们虎视眈眈。


    于是,末时克城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碧莲女王就再次召见余威,商议对策。


    其实,碧莲女王和余威都明白,哪有什么好对策。


    第一,李恪野心勃勃,不灭掉北洲国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二,两国的实力对比,人口、经济、军力,以及科技,北洲国都不占优势。


    第三,大唐的仁政由来已久,已经成熟。


    但北洲国的仁政,只是在末时克城而已。


    其余各地,贵族豪强依然还是统治阶级,民生怨沸之极。


    更别说,海路被唐军封锁,查尔干山谷也在唐军手中,北洲国没有半点胜算。


    君臣二人,对视良久,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打吧,打不过。


    不打吧,发展科技,北洲国也不如大唐的速度。


    所以,这事越拖,对北洲国越是不利。


    而现在就开战,北洲国的胜券依然不大,准确说是没什么胜算。


    投降?


    碧莲女王着实不情愿,毕竟这北洲国是她的父王威逊王一手创下的基业。


    为了这个王位,她的大哥贝利和二哥拉齐法互相残杀,双双殒命。


    所以,碧莲女王并非是不舍得权力,而是实在不愿将导致父兄三人殒命的王位交出去。


    而余威呢?


    当然也不愿。


    如果他投降的话,李恪会不会不跟他清算旧账?


    余威也不明白,碧莲女王有没有投降的打算。


    不然,若碧莲女王宁死不降,他余威只要敢表达出投降的意思,或许会招来杀身之祸。


    良久之后,余威微微一叹。


    “女王陛下,老臣以为,如今之计,唯有在北洲国施行仁政,先得民心,再图良策。”


    “只是,末时克城的变故,必然会很快传遍全国,其余贵族豪强必然会有所准备。”


    “是以,老臣认为,女王陛下当传檄全国,发动全国军民,灭除贵族豪强。”


    “此举,有利也有弊。”


    “利处,一旦此事成功,我北洲国便可上下一心,女王陛下的统治便是坚如磐石。”


    “到时候,女王陛下再派人暗中散播消息,说唐皇虽然现在对北洲国施行仁政,可一旦北洲国平定之后,就会换为灭族之策。”


    “这么一来,北洲国举国上下就会同仇敌忾。”


    “我军毕竟是本土作战,虽未必能击败唐军,但或许能有自保之力。”


    “而弊处在于,此事必然会引发举国之乱。”


    “而一旦唐军趁机进攻,则或许会将亡国之厄提前。”


    碧莲女王:“余大人之计,乃是我北洲国唯一之路。”


    “若不能如此,末时克城之外的地方,百姓们依然还在贵族豪强的统治之下,则等于是给唐军施行仁政的机会,等于是将我北洲国之地拱手送给大唐。”


    余威点了点头:“女王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其实,从碧莲女王给余威下令,态度就已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