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碧莲接位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我也即将不久于人世,这下一任的北洲王,就由碧莲接任,你们全都要听从她的旨意。”


    碧莲震惊,没想到拉齐法竟然让她当北洲王。


    但是,碧莲想想,如果她不登基称王,北洲国就会陷入一片内乱,到时候唐军一旦来攻,根本无法抵挡。


    于是,碧莲就站起身来,说道:“犯上作乱的人,只是贝利一人,尔等并不知真相,皆可免罪。”


    “约斯客,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护卫长,负责保护我的安危。”


    约斯客本来还在犹豫,但听碧莲不但免了他的罪,还这么信任他,不由大喜,急忙跪在地上。


    “末将约斯客对天发誓,若是对碧莲女王陛下有丝毫的不忠之心,日后必然会死于乱枪之下。”


    有了约斯客的效忠,碧莲也松了一口气,北洲国内乱基本上不可能了。


    拉齐法也松了一口气,意识渐渐模糊,很快彻底失去。


    贝利还没有彻底死绝,也看到和听到了这一幕,心中再次涌出无限的绝望,含恨离世。


    北洲国内乱,只是一晚上的时间,来得快,结束得也快。


    贝利和拉齐法都是失败者。


    拉齐法在最后的关头,将碧莲推上了女王的宝座,也算是对北洲国贡献巨大。


    不过,弑父之心,成为了拉齐法一生中的唯一污点。


    好在,知道拉齐法准备弑父的人只有贝利。


    而贝利在掌控了主动的情况下,并没有将这件事情讲出来,使碧莲心中的二哥拉齐法,永远是那么完美无瑕。


    第三天,碧莲就登基称王,是北洲国的第二世王,也是北洲国的第一代女王。


    或许是经历了家庭的惨变,或许是因为贝利这样的变态哥哥,碧莲的性格突然大变。


    刚刚登基称王,就以雷霆手腕将一众反对者全部剪除,只留下对她拥护和忠诚的。


    当然,拥护她的人未必忠诚,但碧莲不给他们军权,他们也就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威逊王的葬礼,自然是异常隆重。


    对于贝利,碧莲终究还是放弃了仇恨,将贝利和拉齐法都葬在了威逊王的王陵两侧。


    成为了北洲国的女王,执掌了北洲国的大权,碧莲就开始认真考虑当下的情况了。


    经历了查尔干山谷之战,以及北洲国王权更替的事情之后,北洲军的士气不太高。


    碧莲为了提升北洲军的士气,下令将军饷提高三分之一,同时,将北洲国百姓的赋税降了十分之一。


    这个王令下达之后,不管是北洲军,还是北洲国的百姓,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北洲国的整体风气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


    其实,北洲国有的是钱。


    因为威逊王以前在北洲国施行的是压榨式,从北洲国百姓手中获得了丰厚的财富。


    这些财富,一部分被运往西洲,但大部分都留在了北洲。


    当然了,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威逊王就有了一定的野心。


    北洲国的军队和百姓被安抚下来之后,那些朝廷官员也就闹不出什么事来了。


    碧莲也将目光转向了北洲国之外,那个可怕的大唐。


    只是,接触到了军事和政治之后,碧莲才发现,似乎北洲国被迫闭关自守了。


    北洲国与天佛的联络,被大唐的海军给截断了。


    而且,根据余威打探出来的消息,大唐已经跟大辽开战了。


    这么一来,碧莲急了。


    一旦大唐将大辽国灭了,就会攻打北洲国,北洲国如何能挡得住?


    于是,碧莲就将两个重臣,以及余威一起喊来,商议对策。


    跟威逊王不一样,碧莲觉得,商议北洲国的大事,不能只靠自家这么几个人。


    毕竟,北洲国的事,是北洲人的事,应该集思广益才对。


    当然,威逊王死了,贝利死了,拉齐法死了,或许这也是原因之一。


    参与议事的两个北洲国大臣,一个是左相,名叫普德诺夫,一个是右相,名叫卡德锡。


    ……


    至于天佛。


    李恪接到了程咬金的书信。


    “怎么样?”


    “我们可以去灭李泰了么?”


    柴绍蓉坐在李恪的腿上,头贴在李恪的胸膛。


    她没有看书信,而是俏脸微红,口吐芳兰,若醉若迷。


    刚才,她和李恪在书房的时候,因为某件事而发生了愉快的决战。


    现在的柴绍蓉整个人都像是软瘫瘫的,有气无力倒在李恪的怀里。


    “是的。”


    “时机到了,李泰现在可谓是众叛亲离了。”


    李恪嘴角露出笑容,轻笑道。


    “哦……”


    “那不是又要出发了?”


    “快去召集女子军出发吧。”


    “好的,那我去了。”


    柴绍蓉捋捋头发,整理一下乱腾腾的衣服。


    想到刚才美艳的一幕,她的脸又不自觉变得红润。


    回头轻啐李恪一口,像是小猫偷吃一样走出了书房。


    李恪看着她离开,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最终静下心来,再次看了一眼情报。


    半天后。


    军马整合完毕。


    数万士兵以炽热的眼神看着李恪。


    “诸位,随朕去天佛,平乱!”


    李恪淡然开口。


    声音很大,却异常的有力。


    下方的数万士兵瞬间变得激动。


    “是!”


    “是!”


    “是!”


    一声又一声呐喊声响起,如浪潮一般。


    港口四周有些百姓和商贩,见到这一幕之后都纷纷被吓了一跳,随即也热血沸腾。


    李恪的名声是打出来的,也是对天下百姓好出来的,百姓对李恪的感情是敬佩多于憎恨。


    “登船。”


    李恪道。


    “是!”


    话落,军队整齐登船。


    数天后。


    天佛议论纷纷。


    并没有因为李泰的镇压而减少。


    反而这几天的时间中,他的命令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


    和刚开始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下面的大臣都不听他的话了。


    对此,李泰很无奈,也做出了反应,但似乎没有多大的成果。


    而现在,李恪已经在来的路上,就快会到天佛。


    想要阻止李恪来是不可能的了,当前要想的是如何应对李恪。


    就在李泰苦思冥想的时候,天佛却是另外一个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