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保护将军出城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不能放守城将军离开边城。”


    “其余人马,留守两万,其余六万人,也分成四拨,以最快地速度赶往四个城门,朕今晚就要拿下边城,咱们明早在边城中吃早餐。”


    那两个辽军高兴坏了,李恪确认了消息,他们就少不了奖赏。


    于是,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唐军的兵马就快速动了起来。


    首先是骑兵,飞快地赶往四个城门,就地埋伏,只等着城中有人出来。


    那六万步兵,也快速向四个城门急行军而去。


    当然,最先到达的,还是最近的北城门。


    城中,现在已经是一片大乱了。


    虽然守城将军的府邸被攻占了,但叛军没有找到守城将军的影子,于是便大肆在城中搜索。


    巧的是,守城将军来到南城门,发现守卫南城门的将领是从他的护卫军中出去的,名叫萧云和,对他极为忠心。


    萧云和听了守城将军的遭遇,不由又惊又怒。


    “将军,南城门有末将的五千兵马,定能保护将军离开边城。”


    守城将军点了点头,也微微放下心来。


    有了退路,守城将军倒也不着急立即逃离边城了,他还想试一试。


    于是,守城将军让萧云和派出一些士兵,去找那几个副将,将自己在南城门的事情告诉他们。


    守城将军还抱有一丝的幻想,这些副将能够扛住城中的叛乱。


    最不济,这些副将也能带过来一些兵马。


    守城将军逃离边城,带出去的兵马越多,回到主城之后,他的罪也会越轻。


    士兵们被派出去之后,守城将军就在这里耐心等着消息。


    只是,让守城将军想不到的是,若是他刚才来到南城门,就快速离开,便可以顺利地逃离边城。


    就因为守城将军为了减罪,抱有那么一丝的幻想,以至于唐军的骑兵快速来到南城门。


    五千骑兵,震撼大地,自然惊动了城头的守城将军。


    守城将军大吃一惊,立即向萧云和要了一把望远镜,向外看过去。


    唐军并没有点火把,以至于黑暗之中守城将军看不出唐军的兵马数量,心中暗暗吃惊。


    萧云和说道:“唐军已经围城,这是不想让将军离开这里。”


    “情况紧急,末将这就尽率兵马,保护将军出城,前往主城。”


    守城将军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太迟了,已经来不及了。”


    “对方尽是骑兵,咱们根本逃不掉,出城必然是死路一条。”


    “唐军的目标是我,我又何必拉着你们一起送死,毕竟他们都是有父母妻儿的人,家人需要他们。”


    萧云和大吃一惊:“将军,你不会是……”


    守城将军挥手,淡淡说道:“大势已去,我身为边城的主将,只有以死报答主上。”


    “云和,我死之后,你把我的尸体交出去,唐皇李恪必然不会为难你们。”


    说罢,守城将军立即就掏出火铳,毫不犹豫地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


    “砰”一声。


    守城将军倒在了地上,萧云和也“扑通”一声跪在了尸体跟前。


    半个时辰后,唐军彻底接管边城。


    李恪也策马进入边城,准备接收胜利成果。


    这一次的边城之战,唐军几乎是完胜,只是废了不少的炮弹而已。


    能用钱办成的事,就不是事,这是李恪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


    “启禀陛下,守城将在南城门处自尽身亡。”


    童大海飞马过来向李恪汇报。


    童大海是第一拨进入边城的,负责接收辽军俘虏。


    辽军俘虏足足九万人之多,比唐军只少一万。


    没办法,童大海只得分出三万唐军,严密看守着这九万辽军俘虏。


    等核查完毕之后,将平民百姓出身的都放了,只留下那些世家门阀出身的。


    李恪点了点头:“走,带朕去看看。”


    在童大海的带领下,李恪来到南城门的城头,看到了守城将军的尸体。


    “罪将萧云和,参见唐皇。”


    萧云和看到李恪来到,立即向李恪行礼。


    蝼蚁尚且贪生,大势已去,萧云和当然不会白白送死,毕竟他不是边城的负责人。


    “末将愿意接受监禁,等候唐皇殿下的调查结果。”


    萧云和对李恪的一系列套路摸得很透,直接就主动请缨。


    李恪点了点头:“传令,将萧云和暂时看押起来,不得有任何怠慢。”


    童大海应了一声,喊了两个唐军,将萧云和带了下去。


    李恪望着守城将军的尸体,微微一叹。


    “守城将军也算是一代名将,可惜太过于执着,这才落了一个亡命此处的结局。”


    李恪来到垛口处,遥望着上京城的方向。


    “边城被朕拿下,主城就不远了。”


    李恪倒也不着急继续进军,先将边城的问题彻底解决,再继续进军不迟。


    大概是不到五天的样子,九万俘虏只剩下不足二百人。


    主城。


    守城将军的尸体被送到了,就在殿中。


    国主的脸色阴沉,望着守城将军的尸体,久久说不出话来。


    边城,肯定抗不住唐军,这是大家一致认定的。


    只不过,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才几天啊,边城就被唐军给攻破了。


    尤其是,边城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并不是被唐军突袭。


    根据送守城将军的那些个辽军的讲述,唐军几乎没有伤亡,而边城的十万大军则是伤亡一万,投降九万。


    这样的战果,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按照这样的结果,用不了多久就会覆灭。


    “边城的情况,诸位都已经明白了。”


    “唐军用不了几天就会兵临城下。”


    “到时候,难逃一死,诸位都是当初各国的世家门阀,自然难逃唐军的屠戮。”


    “所以,如今的情况十分紧急,刻不容缓。”


    “朕之意,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唐军继续猖狂下去。”


    “朕准备下旨,节省宫里的任何用度,再将宫女和太监裁掉一些,将省下来的钱全都投入到军费上。”


    “尔等命运,与大辽国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