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让他们自己打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想想看,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利司本城。”
这一战,可以说是唐军从东洲打到南洲,再从南洲打到西洲,遇到的最棘手的一战。
搞不好,唐军可能会在利司本城栽个大跟头。
这时,参军们都皱起了眉头。
其实,从路上开始,他们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但都没找出什么好办法。
伤亡最少?
这在四十万对二百三十万的兵力对比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引蛇出洞?这招也不太可能成功。
毕竟,整个大浦国就这一座城还在军民手里,他们怎么可能出城送死?
硬攻肯定是不现实的。
既然不能引蛇出洞,也不能硬攻,那就只能围困了。
毕竟,三百万人每天消耗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慌乱逃到利司本城的,随身带的粮草只够几天,甚至有的人已经没粮食了。
所以,利司本城的粮草肯定撑不了多久。
一旦粮草耗尽,这些人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或者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他们肯定会选择突围。
但关键在于,怎么在突围时以最小的代价消灭他们。
柴绍蓉第一个开口。
“陛下,我觉得不如等他们粮草不足时,我们撤掉包围,让他们自己离开。”
“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四散逃跑,不会都守在一座城里。”
“这样我们就可以逐个击破了。”
她的计策听起来挺不错的,把敌人分散,然后逐个消灭。
李恪笑了笑。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在大浦国的消耗时间就有点长了。”
“你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时间长了点?”
李紫英微微皱眉。
“如果想要加速他们离城,可能得用飞机扔炮弹,把城里的粮草烧光,再来一顿空袭。”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太合适。”
“粮草耗尽,他们只想逃命,没有斗志,这样才能逐个击破。”
“如果我们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可能会意识到我们是想逼他们出城,然后集中兵力决战。”
“到时候,我们虽然有四十万兵力,但只有十万骑兵,剩下的都是步兵。”
“万一被他们缠住,可能就不好脱身了,伤亡会很大。”
闻言,李紫英点点头:“说得对,我刚才确实没考虑周全。”
“陛下,我觉得不如围三缺一,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哦?”
李恪看了柴绍蓉一眼。
“接着说。”
柴绍蓉:“如果浦人发现某个城门外面没有我们的踪迹,肯定会派人去探查。”
“到时候,我们并不难为对方的斥候,让他们顺利回去报信。”
“不过,浦人就算愿意离开利司本城,估计也会集体行动,不太可能分开,所以分而食之的策略不好使。”
李恪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谁说我要把浦人分而食之了?”
不分而食之?
众人都愣住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陷入了“分而食之”的思维定式。
但这也不能怪她们没策略。
以少胜多,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分而食之”。
但如果不用这个办法,以四十万对二百三十万,哪怕武器再先进,也难以轻易取胜,更别提减少伤亡了。
就算是把大喜国的二十万兵力也调过来,六十万对二百三十万,差距依然巨大。
看着四女皱着眉头,一脸苦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李恪不再卖关子。
李恪笑:“为何不让他们自己打起来?”
让他们自己打起来?
在生死关头?
除非他们脑子进水了,或者粮食不够吃,否则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不然的话,他们肯定会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唐军的攻击。
终于,李紫英似乎想明白了李恪的意图,眼睛一亮。
李恪见状,笑问:“看来你想通了,说说看。”
“陛下的意思是,不仅要围三缺一,还要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这个想法,跟当前情况太不符了,众人都没反应过来。
只有李恪,一边大笑,一边击掌。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给他们一条生路。”
但是,说到“生路”这两个字时,李恪的眼神里却充满了杀机。
利司本城。
王宫。
大浦国的国王正在和上下两院的贵族商议对策。
当国王十几年了,大浦国的国王从未像最近这样勤政,几乎每天都去城头鼓舞士气。
没办法,不勤政的话,可能以后连机会都没有了。
再说,大浦国现在只剩利司本一座城池,还能有多少政事。
最让国王头疼的就是粮食问题。
人太多,三百多万人,就是三百多万张嘴。
就算是去掉小孩,也还有二百七八十万。
国王只能按照贵族的建议,分配粮食时,老人、小孩和妇女少一些,士兵的粮食保证充足,非士兵的成年男子,七八成饱。
粮食是固定的,人却每天都要吃饭,所以坚持不了多久。
国王每天都在和贵族们开会,讨论对策。
但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找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甚至有贵族提议,派使者去和李恪谈判,如果他们投降,放弃女人和财富,希望李恪能放过他们。
这个提议的贵族很快出了名。
唐军已经消灭了大不列颠、大爱、大筏的男人,灭了大喜,最后只剩下利司本城的男人。
而且,唐军占据优势,会接受这种无理的请求么?
就在讨论会进行时,一个副将突然跑来报告:“启禀陛下,南城外的唐军突然撤走了。”
什么?
南城外的唐军突然撤走了?
所有人都惊讶了一下。
这……
这可是好消息啊,局势一定有变。
大浦国的国王赶忙问:“那其他三门外的唐军呢?”
“禀报陛下,其他三门的唐军还在,没有撤走,也没看出要撤的迹象。”
唐军只撤了南门外的军队?
这是搞什么名堂?
大浦国的国王急切地问:“有没有派人出城去看看情况?”
“禀报陛下,已经派出十几批斥候去打探了。”
“嗯,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