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责任和使命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他们觉得,教化蛮子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最乐意的就是把中土的文化和思想传遍四方,让蛮子接受文明的洗礼,成为中土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中土的百家思想在天佛流行起来,这给教化地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百家思想在天佛这传播开来,让百姓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这对他们打破旧思想,接受大唐的统治和文化,特别重要。


    李恪又强调道:“记住,不能随便发身份证明。这事很重要,关系到天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拿到大唐身份证明的天佛百姓,能享受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比如教育、医疗、税收等。


    没拿到的,就得按规定交农税,享受的待遇也少一些。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先满足那些真心认同大唐的百姓。”


    李恪接着详细解释了规定的来龙去脉、目的和方法。


    希望能让每个人都明白。


    他分析了这些规定对天佛地区和大唐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他讲得嗓子都哑了,但还是坚持讲,直到他觉得讲明白了为止。


    之后,六部的官员依次出来解释。


    他们得从自己的领域出发,进一步解释,让其他官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全部解释完之后,李恪回到龙椅上。


    ‘这只是个初稿,你们都得好好研究。”


    “有问题就提出来,详细说明你们的看法和建议。”


    “有好的建议也提,只要合理可行,就会被采纳,还有重赏。”


    “另外,我会在官员和将领中选七位出来,他们负责管理天佛。”


    大家听了李恪的安排,心思都活跃起来。”


    每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


    有的充满期待,有的在偷偷合计自己的机会。


    虽然很多人知道自己可能没机会成为那关键的七个人,但是想想三十六行省第一批官员就要一千人,这数字可不小。


    李恪也说了,第二批人数至少三千,这就意味着一大堆职位等着人填补。


    这一千人主要是给九品到五品官员准备的,对于那些在官场里挣扎着想要往上爬的中下层官员来说,这绝对是个大好机会。


    李恪心里清楚,现在大唐的问题是人才太少。


    整个中土的官吏加起来,连兵将一起,才一百五十万左右。


    人口供养比例大概是一百比一,这个比例现在看起来还挺宽松的。


    民众负担不重,国家也能稳稳当当运转。


    但如果把西夷的人口也算进来,事情就复杂了。


    西夷刚加入我们,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能用上的当地官员很少,大部分还得从中土调过去。


    这样一来,比例肯定更低,人才短缺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所以,将来肯定得不断补充更多官吏。


    李恪想的是最好五十比一,或者更进一步的三十比一。


    但这不是他随便想增加比例,实在是形势逼人。


    治理一个国家,每个地方都得有足够的官吏。


    从最小的村子到城镇,再到庞大的行省,不管哪个层级,都少不了官吏们管理和服务。


    李恪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这些人去陪京工作,很可能就在那边扎根。


    他们会和当地人交流融合,不仅工作上能出力,还能在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上起到积极作用。


    这也是李恪推动官员去陪京的初衷之一,通过这种方式,逐步让天佛地区彻底融入大唐,促进整个国家的繁荣和民族融合。


    当然了,官员选派的时候,也得用一部分当地官员。


    李恪想过,这个比例大概是三比一。


    他知道,天佛地区刚加入大唐,如果完全排斥当地官员,不给他们机会,肯定会让当地势力不满,太压制了反而不好。


    只有为天佛百姓提供机遇,让他们在大唐的治理之下,得以凭借自身才能获得晋升路途,融入国家的管理之中,才能让他们真心接受大唐。


    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天佛地区,还能利用他们对本土的熟悉,更好地开展工作。


    李恪看着下面的官员,道:“不仅是天佛地区,西都那边也缺官员。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考过一次了,但鉴于现在的情况,我打算再开一次恩考。


    这次恩考的范围更广,只要符合条件,不论出身、不论地域,都可以参加。


    考试合格的人,都可以去西夷地区工作。”


    “如果家里有优秀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参加恩考。


    这是个好机会,既能为国家选人才,也能给年轻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另外,我想特别提一下,今后在官员的选拔和晋升上,会走两条路子。”


    说到这,李恪故意停顿了一下,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官员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知道这关系到自己和家族的未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每个人都在心里合计,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一,以后朝廷提拔官员,都会重点看看他们以前的经历,尤其是有没有在基层待过。”


    “这可不是随便去基层转转那么简单,得看他们在基层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帮老百姓解决了问题,让他们脱贫。”


    “只有那些肯深入基层,了解大家的不容易,能真正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带着他们一起致富的官员,才有机会被提拔。”


    “毕竟,基层是国家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国家才能强大。”


    “官员们如果不了解基层,就制定不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也就治理不好国家。”


    “二,去西夷当官,三年为一个任期。


    这三年里,表现好的就能得到提拔。


    同等条件下,那些在西夷做出大贡献的官员,朝廷会优先考虑。


    其他人就只能暂时等等了。


    西夷虽然已经是我国的领土,但和中土比起来,那边的发展水平还是有点落后,文化差异也大,治理起来难度不小。


    所以,去西夷当官是个挑战,也是展示官员能力和忠诚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