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明白了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他全身都被冷汗浸湿了,躺在地上大口喘息。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祖先会暴毙。


    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人紧紧抓住,快要爆炸了。


    “这算是警告么?”


    释永生冷笑起来,但他也明白,自己活下来了。


    “已经不重要了。”释永生摇摇头,“等太子回来,我就退位让贤,然后去追寻真相……”


    “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想怎么传教,面对强大的大唐,他们会怎么做?”


    ……


    与此同时,西都。


    “出来吧!”


    牢房里,牢头走了过来。


    几天没见阳光的释恒久走出房门。


    “敢问这位大哥,是大唐太上皇要见我么?”


    “见你?你算老几,太上皇哪有空见你?”牢头不屑地笑了笑。


    释恒久一脸无奈,张了张嘴,说:“那,我现在是要去哪儿?是不是断头台啊?”


    “你运气不错,你们国家出了大价钱赎你,还有,你弟弟自愿替换你,来替你赎罪!”牢头道。


    释恒久皱起了眉头,“我弟弟?”


    “没错,你弟弟,释恒远,他一直在请求用自己换你,太上皇看他重情重义,就答应了。现在,我们把你送回去。”


    释恒久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释恒远竟然会这么做。


    “这……”


    那一刻,他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他压下复杂的情绪,没忘了自己的计划。


    “这位大哥,能让我见见太上皇么?”


    “你以为我能让你见太上皇?”牢头摇头,“我这点身份,连帮你传话都不行!”


    释恒久原本以为来西都,怎么也能见上大唐太上皇一面。


    自己怎么说也是天佛的太子,这些人肯定会把自己当俘虏好好戏弄一番。


    就算这样,没关系,只要能见到太上皇就行。


    但这一路,他没受太多罪,日子过得也不太好,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味道不怎么样,但总饿不死。


    没人嘲笑他,甚至没人理他,关心他。


    来到西都,匆匆看了一眼繁华,还没来得及品味,就被塞进了天牢。


    然后就是几天暗无天日的生活,虽然吃得饱,但里面闷得很,他好几天没洗澡,身上都长虱子了。


    这时他才发现,他这个天佛太子,在大唐人眼里,啥都不是,不重要,甚至都懒得多看他一眼。


    可见,在大唐人眼里,天佛也就那么回事,瞧不上。


    释恒久走出天牢,鸿胪寺的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磨磨蹭蹭的干嘛呢,快上车,烦死了,送你去国界,麻利点,别耽误我时间,小心我让你好看!”鸿胪寺的官员不耐烦地催着。


    释恒久知道自己现在是别人的棋子,没有话语权,但还是鼓起勇气道:“这位大哥,让我见见太上皇吧,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少啰嗦。”官员冷笑。


    “我真的有重要事情汇报,这关系到未来大唐和天佛的关系。


    虽然我现在是俘虏,但马上就要被送回去了。


    等我回去,我就是天佛的太子,将来可能还会是天佛的国主。  我只是想见一见太上皇,没别的想法。


    而只要大哥帮我传个话,将来必有重谢。”


    释恒久低头说道。


    那人想了一会儿,说:“有什么要事,告诉我,我帮你传达。”


    释恒久说的有点道理,虽然他现在是阶下囚,但将来不是。


    现在两国停战,不知道何时再战。


    现在两国和平,倒不是看中释恒久的好处,而是两国签订的条约里,大唐可以在万佛城驻军。


    这才是他最看重的。


    释恒久摇摇头,“这可是机密,哪能随便让人说出去啊,要是传出去,那可就麻烦大了。”


    “你少来这套,别给老子装神弄鬼的。”那人大声喝道。


    “我都成了你们的囚犯,命都在你们手里,我哪还有资格装神弄鬼?”


    释恒久很淡定。


    “大人就帮我把这话传给太上皇吧,如果他不愿意见我,我就准备上路了。”


    这么一说,那人倒是犹豫了起来。


    这么多人都听到了释恒久的话,要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自己要是不上报,万一太上皇知道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他眼珠子一转,说:“你身上味道太大,太难闻了,来人,带他去洗一洗。不管太上皇见不见他,都不能让他这么狼狈地走,免得别人说我们大唐欺负人。”


    他也没说要去宫里报告,只是让人带他去洗漱。


    要是太上皇见了,他干干净净的,也不至于让人不舒服。不见的话,也没关系,就是耽误点时间而已。


    释恒久听了,松了口气,“谢谢大人。”


    “动作快点儿,我外面等着。”那人说完就走了。


    然后,释恒久就被带去洗澡了。这也是他这一个月来头一次洗澡。


    这时,西都皇宫里,李二正在看前线的消息。


    同意和天佛和谈,并不是没办法的事。


    主要是因为打下天佛,现在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已经取得的成果。


    地盘越大,需要的兵力就越多,投入也越大。


    李二心里清楚,中土才是根基。西夷再怎么也比不上中土。


    西夷的建设,只是作为中土的资源库,不是要靠中土不停地给它输血。


    西夷本身有资源,现在前期投入太多,是时候让西夷回馈中土了。


    两边的资源互补,可以促进内需,这是其一。


    其二,西夷可以作为政策的缓冲区。


    想想开放封地后大家的反应,从文武百官到小兵,都铆足了劲想要立功。


    那种劲头真的很可怕,把大家都拧成了一股绳,要不是他压着,这些人会更疯狂。


    打下天佛并不难,现有的兵力,如果顺利,半年就能攻下来。


    但是,打下之后,还得管理。


    他不可能把几千万百姓都变成劳工。


    中土已经废除了奴隶制,但西夷又重新实行了奴隶制和分封制。


    虽然不错,但他最担心的是两边极端的差距。


    人都贪心,对权力,永远不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