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代替兄长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有激进的人,自然也有冷静的。


    “陛下,那太子回来了么?”


    大臣们询问的时候,二皇子释恒远眼中闪过一丝喜悦。


    他对皇位也是有渴望的。


    “太子来信了,说想带兵去打唐军,给南无佛报仇。”释永生叹了口气。


    “太子英勇无畏。”


    太子党赶紧拍马屁,但心里也着急得很。


    “陛下,太子是储君,给南无佛报仇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承受不起。”


    “微臣愿意去前线,把太子殿下带回来。”


    一时间,好几个人都跪下来请求。


    释永生看在眼里,心里有些欣慰。


    这时,释恒远也跪了下来,“父皇,儿臣愿意去替兄长,请父皇恩准。”


    释恒远这一举动,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太子在前线领兵,这是大义。


    二皇子去干什么?


    他们任何人去都是给太子加分,释恒远去,却是给自己积德。


    见释永生没说话,释恒远急忙道:“兄长是国家的根本,不能有闪失,请父皇恩准。”


    他怕别人误会他。


    释永生压了压手,“大家都先别急,你们想去换太子回来,朕明白你们的心意。但太子已经决定了,不愿意回来。如果朕硬把他调回来,反而会让他失去勇猛精进的心。南无佛战死,朕心里也很痛。但这件事幕后有蹊跷,输得太快,必有原因。”


    众人都疑惑地看着皇帝。


    “陛下,难道背后有阴谋?”有人问。


    释永生点头,“没错,有阴谋。唐人再凶猛,也不可能一天之内连破五关。”


    “你们也知道,匈奴人曾在西夷烧杀抢掠,名声烂透,我们跟他们合作,会被世人唾弃。


    而他也想把我们推出去,当挡箭牌,借刀杀人。


    虽然朕已经看穿了他们的计谋,但还是防不胜防。


    这次南无战死,跟他们脱不了关系。


    朕已经把他们都扣起来,严刑审讯,查出了真相。”


    全场震惊。


    原来这件事还跟匈奴人有关?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


    但皇帝都这么说了,谁敢再问?


    “陛下,匈奴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还真有人不怕死地站出来问。


    释永生早就料到会有人问,所以事先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因为,他们好像从大唐那里学到了制作火器的方法,他们需要时间来发展。”


    “如果天佛跟大唐打起来,他们就有时间了。”


    “而且,扎特行还狂妄道,说匈奴人有能力绝地反击。”


    说着,他把事先伪造好的审讯书递下去,让大家传阅。


    众人都伸长了脖子看。


    “该死的匈奴。”


    “陛下,我觉得要是匈奴人真拿到了大唐的武器制造法,咱们也可以考虑合作。”


    这话一出,好几个人都点头赞同。


    释恒远眼睛一转,道:“父皇,儿臣愿意去漠北谈判。”


    释永生眯着眼睛,他随口说的借口,要是真让释恒远去了,那不是送上门去?


    “这种秘密,你以为匈奴人会给天佛?


    匈奴人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现在可能已经造出能跟唐国对抗的武器了。”


    “陛下,可以借力打力,让匈奴人低头。”


    “对,胁迫。”


    大家都眼睛一亮。


    释永生头疼了。


    “虽然扎特行是这么说的,但谁知道真假?”  “匈奴人害了南无佛,背后挑起战争,让我们损失惨重,罪行滔天。


    跟他们合作,那就是背叛。”


    释永生冷哼,众人都吓得连忙跪地认错。


    “微臣知错!”


    “陛下息怒。”


    “你们也是好心。”释永生叹了口气,“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南无的遗体接回来,再派兵增援前线。


    匈奴人的阴谋已经看穿了,我得重新考虑跟大唐的关系了。”


    众人都愣住了,这是要和谈了?


    “陛下,是要和谈么?”


    “我什么时候说过和谈?”释永生冷笑。


    和谈这两个字,不可能从他嘴里说出来,得有人出来牵头,背这个黑锅。


    “把消息传出去,明天午时三刻,把扎特行这些人斩首,祭奠南无以及战死的将士。”


    说完,释永生起身。


    “心腹大臣留下,其他人去安排。”


    “父皇,儿臣也想留下。”


    释恒远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道。


    释永生看了看二儿子,想了一会儿,点头,“好吧。”


    其他臣子离开后,释永生看着众人。


    “接下来这仗怎么打。”


    几个心腹互相看了看,心里都清楚皇帝的意思了。


    皇帝留他们在这。


    就是不想打。


    刚才在众人面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场面上的事。


    匈奴不是好东西,出来背黑锅,是顺理成章的。


    这时,一个人出来。


    “陛下,微臣觉得,现在开战不是好时机。”


    说话的是马太,释永生的心腹之一。


    释永生眯着眼睛,淡淡地问:“所以?你是想和谈?”


    这话一出,大家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就是和谈,不想再打下去了。


    马太低着头想了想,道:“微臣以为,咱们应该跟大唐说明白。”


    “误会嘛,可以解决的。”


    其他人也跟着说:“不错。”


    释永生心里舒坦多了,心腹就是心腹,他一点头,下面就都搞定了。


    但他还得装一下:“不过,天佛损失了兵力和土地,不能就这么算了!


    如果大唐肯撤兵,这个误会我就认了。”


    “陛下,这些都可以谈。”马太道。


    ““只要解开误会。”


    “你说得对。”释永生叹了口气,“那就……你去办这件事。”


    马太早有准备,立刻回答:“是,微臣遵旨。”


    “老二,你陪马太一起去。”


    释恒远一愣。


    这种破事让他去?


    “父皇,儿臣没谈判经验……”


    “没经验可以学。”释永生不容他拒绝,“就这么定了,都下去吧。”


    说完,他转身走了。


    释恒远简直想骂人,但父皇都决定了,他说再多也没用。


    只能看着马太:“这事……”


    “唐人还是有原则的,我们不会有危险。”


    “明天一早出发。”


    马太说明白,这事要是搞不定,那就是大罪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