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不适合亲自出征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这么一来,赵康的命运基本就定了,刘申作为少府令,有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怎么可能还对付不了一个没中举的读书人?


    当天,刘申和赵康的事闹得满城风雨,连深居宫中的李恪都听说了这个消息。e_z\晓`税!网/ ~首!发-


    但李恪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只是对儒学的厌恶加深了些。


    现在的李恪已经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西边去了,他已经忍了四年多了,现在大唐边境那些有点气候的敌人都已经被收拾掉了。


    国内,东西南北连起来的井字形水泥路已经靠大唐的征战弄来了几十万奴隶,修得差不多了。


    这么好的局面背后,可是有十多万蛮夷奴隶用他们的命换来的,他们为大唐的基础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也让大唐有了更多的余力,更轻松地对外征战。


    第二天一早,李恪在朝堂上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亲自带兵,往西域更远的方向打去!


    这消息一出,朝堂上议论纷纷。


    房玄龄他们赶紧出来劝他,但李恪就是不听,直接散了朝。


    房玄龄进宫去见李恪,李恪接见了他。


    “陛下,现在的情况真的不适合陛下亲自出征啊!”


    李恪反问:“为什么不行?国库空虚么?我的战略不够么?还是大军不够整齐?”


    房玄龄:“不是这些,是因为陛下您改革太激进,如果陛下这次远征,恐怕会有人趁机作乱。+晓·说?C¢m¢s_ ¢蕞.芯*蟑,劫`埂.鑫¢快,”


    “这样一来,可能又会发生隋朝那样的事情……”


    李恪没说话,他知道房玄龄说的“隋朝旧事”指的是杨玄感造反的事。


    当时隋炀帝正在征讨高句丽,结果国内出了问题,大军不得不撤回。


    房玄龄苦口婆心地劝,李恪也能理解,但他就是不甘心,他在宫里呆的时间越久,就越怀念以前征战的日子。


    可是大唐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像座山,压在他肩上,让他动弹不得。


    “唉……我知道了。”


    李恪说完,看到房玄龄还眼巴巴地看着他,只好再开口安慰。


    “我保证,现在绝对不会亲自出征。”


    房玄龄这才松了口气,离开。


    其实房玄龄没敢说的是,他除了担心世家大族作乱,更怕的是李恪指挥不当。


    虽然李恪也打过仗,战绩也不错,但一个将领指挥一支军队和指挥几十万大军完全是两码事。


    就像杨广,他曾指挥过灭陈之战,最后在征高句丽时,操作不当,导致大败。


    李恪身上有杨广的血统,这一点老臣们都很担心,坚决不能让李恪亲自出征。


    李恪只能把他的不满发泄在朝中的官员们身上,逼他们继续大兴水利,开垦江南的土地。*求?书^帮¨ ·芜¢错^内-容!


    要知道,江南那边现在还用的是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每年种完地都要休息一年,效率太低了,不利于粮食储备。


    所以李恪特意派了好多少府的官员去江南推广先进的耕作方式,争取一年能种两季粮食,这样才能对得起“江南熟,天下足”的美誉!


    朝中的官员们当然知道李恪最近为什么这么大火气,但只要李恪不再提亲自出征,他们就算多吃点苦,也都觉得值得。


    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些天子让做的事,都是政绩。


    说不定以后就能留在当地的县志里,这也是一种名垂青史的方式。


    时间又过去几天。


    李恪收到消息,西突厥三国正在北上。


    他们决定,将国土和百姓带领前往偏离大唐的地方。


    因为有大唐的地方,他们觉得生活得憋屈,根本就不是大唐的对手。


    三个国家一致同意这个想法,并且正在筹备着,慢慢向北上迁移。


    他们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问题。


    对于牧民国家而言,水资源就是一切。


    现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寻找水资源,并且慢慢北上。


    这一日早朝。


    李恪将这件事提出来。


    “诸位,薛延陀三国,是我大唐获取资源的后花园。”


    “远离了我们大唐,我们夺取资源的成本就会变大,诸位说应该怎么办?”


    李恪毫不避讳在大唐上聊起这种话题。


    他不希望群臣道貌岸然,肚子里一肚子坏水却不用。


    现在薛延陀,西突厥,吐谷浑三国要迁移,不可能让他们离开的。


    “陛下,臣以为应该阻挡他们!”


    吏部尚书岑文本站出来,沉声道。


    “臣等附议!”


    陈柏也站出来。


    众人纷纷站出来表示同意。


    “既然诸位意思一致,那就聊聊怎么留下他们吧。”


    李恪沉


    声道。


    “臣以为,出使者说服他们留下。”


    “臣以为,还可以威胁他们留下。”


    “臣以为,他们牧民游族,对水资源依赖非常重,我们同样派人北上,遇到水资源就下毒,并且告诉他们不允许北上。”


    众人纷纷提出建议。


    有善良的建议,也有歹毒的建议。


    面对这些建议,李恪听着,却觉得不怎么好。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给他们甜头,然后再缓缓剥夺他们。”


    侯君集站出来,沉声道。


    众人看过去,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时候的侯君集,大家都是尽可能不反对的。


    毕竟没有了嫡子,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不能太过伤害对方。


    “详细点。”


    李恪道。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我们是知道的,他们生活得很艰苦。”


    “想必他们也肯定不会喜欢生存在这么艰苦的地方,也同样向往着我们大唐。”


    “我们可以派出人员,给他们修建房子,给他们挖井,给他们建立工厂等等,给予他们一个好环境。”


    众人听着,却觉得侯君集不会是傻了吧?


    这无疑是给别的国家投入建设,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好处啊。


    不过众人还是没有反对,毕竟大家相信李恪,认为李恪不会觉得这种建议好的。


    “还有其他的么?”


    李恪继续问道。


    有个想法慢慢涌出到心头里。


    “我们先给他们好的环境,然后慢慢鱼肉他们。”


    “给予他们最低的工资,最少的时间休息,最好的东西送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