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鱼油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536章 鱼油


    “叔父,现在你还觉得这船没人租得起么?”


    萧禹一把抓住长孙冲的衣袖。·`?咸ˉ鱼e?看[书?;网? ?1最t÷?新=章$#节±e:更\??新¢^快£=;


    “贤侄,让我缓缓……杜荷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的?松漠那边有这么好赚么?”


    长孙冲大笑,他就知道萧禹这人对杜荷和自己有点偏见,估计一直没怎么关注他们。


    笑完之后,长孙冲耐心给萧禹解释了杜荷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的。


    松漠那边有金矿,虽然李恪开放给了所有人,但杜荷和房遗爱他们抢先了一步。


    作为松漠都督府的校尉,他们在当地有地位,有钱,也有手腕。


    带着一群奴隶,一边建设怀化城,一边淘金,很快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更别说杜荷还经常去邪马台抓奴隶。


    邪马台的奴隶便宜,量大,这样一来,不到一年,杜荷就变成了辽东富翁。


    萧禹倒吸一口凉气,他没想到,一个纨绔子弟到了辽东,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甚至萧禹开始考虑,是不是也应该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历练一下。


    很快,他又想到了长孙冲刚才说的。


    “贤侄刚才说,杜荷是租这捕鲸船,不是买?”


    长孙冲笑得更开心了,这租赁的点子还是他想出来的,跟李恪汇报后慢慢完善的,可以说是他的得意之作。/?小??x说§:C%¤m*s¢d| @首?}发&


    现在跟萧禹聊这个,他自然是乐在其中。


    “这是我的建议,以后想捕鲸的人都要向水师租船,每年交租金,还得先交赔付金,以防船只损失。”


    “杜荷那小子,从去年开始就想着捕鲸了。”


    长孙冲这番话真的没骗萧禹,当初发现鲸川海的时候,杜荷就一门心思想要捕鲸,甚至都想自己干,不要水师的帮忙。


    但他也没想想,那些船都是水师的,是朝廷的,怎么可能随便给他用?


    水师衙门能帮着他捕奴,已经挺够意思了。


    所以现在才有这个政策,虽然听起来挺霸道的,但的确给杜荷开了个口子,只要他愿意交钱,就能坐上朝廷的船去捕鲸。


    萧禹听得更惊讶了。


    去年,杜荷就想捕鲸了?


    也就是说,如果长孙冲没骗人,杜荷在捕鲸船还没造好的时候,就已经看上这种船了。


    船还没建好,他就交了足额的费用。


    最狠的是,就算他交了钱,这船还是水师的,他顶多就是用用而已。{?;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而且,捕鲸船这么贵,杜荷还是坚持不懈地砸钱,要租这种船,看来捕鲸业真的是个暴利的行当。


    想想看,松漠那边有金矿,杜荷放着金矿不开采,非要去捕鲸船上烧钱,肯定是觉得捕鲸比淘金挣钱多了。


    虽然杜荷名声不好,但萧禹绝不认为杜荷是个傻瓜,他只是以前没把心思用在正道上。


    萧禹已经在心里重新评价杜荷了。


    不过,萧禹还是不太理解杜荷的做法。


    杜荷投钱让水师造江船,建大网,在松漠河里捕鱼,这他能理解,因为现在发现那边每年都有鱼群回游,比在浅海捕鱼方便多了,有大网就能稳赚。


    但捕鲸……


    一年到头能遇到几只鲸鱼?


    一只鲸鱼又能赚多少?


    萧禹怎么也想不明白。


    只能说,鲸鱼身上的利润肯定不少,说不定杜荷还有专门的捕鲸方法。


    否则,他肯定不会这么傻,随便就投那么多钱租水师的捕鲸船。


    而且长孙冲还特意向李恪建议管制捕鲸业,背后肯定有原因。


    萧禹离开中枢一段时间了,又不懂得海事,想不明白也正常。


    “贤侄,你说杜荷能收回成本么?”


    萧禹故意装傻问道。


    长孙冲哪里比得上这只老狐狸,直接傻乎乎道:“当然能!少府就希望能用八个大钱一斤的价格收鲸骨,更别提那些人追捧的长明灯灯油了。”


    萧禹脑海中像是被闪电划了一下,长明灯灯油?“你是说,鲸鱼油就是长明灯灯油?”


    长孙冲点了点头。


    “可不是么,我之前也不知道,还是陛下告诉我的。”


    “鲸鱼油做成的蜡烛没异味,还能昼夜常明。”


    看到萧禹激动的样子,长孙冲补充:“不是你想的那种特别神奇,跟普通蜡烛的区别不算太大。”


    萧禹的神色终于平和了些,他呼出一口气,带点自嘲道:“让贤侄见笑了……”


    其实萧禹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激动,毕竟古史中的长明灯挺神奇的。


    但是长孙冲说的鲸鱼油长明灯,哪怕没有那些神奇效果,销路肯定也不成问题。


    别人怎么想不知道,萧禹是真的动心了。


    想了一会儿,萧禹忍不住问。


    “贤侄,你知道这鲸鱼油大概多少钱一


    斤么?”


    长孙冲看出萧禹的心思。


    “京城的价格我不清楚,鲸鱼油一般是进贡给碧玺的,不过我在安东的时候,当地的鲸鱼油价格是一百文一斤。”


    一百文一斤?


    萧禹心里盘算,产地价格就这么贵,运到京城估计得翻几番。


    “海里的巨鲸,通常都有百万斤重,最少也能炼出万斤鱼油,那就是一百万钱!”


    “而且还没算上鱼肉、鱼骨的价格,鲸鱼肉哪怕不好吃,也是肉,一斤卖个三五文钱总是没问题。”


    “所以说,只要杜荷捕到五六头巨鲸,就能把成本赚回来,剩下的全是赚头。”


    “叔父,您觉得这世上还有比这来钱更快的事么?”


    萧禹听得有点口干舌燥,五六头鲸鱼就回本?这怎么可能?


    淘金、盐铁都没这么赚钱啊!


    萧禹心里盘算,灭国似乎都比不上捕鲸赚钱快。


    很快,萧禹想到了一个关键点,物以稀为贵,如果一头鲸鱼能产出这么多鲸鱼油,那价格不应该掉下来么?


    “那要是这样,一年光鲸鱼油的产量不都要上百万斤?怎么还能保持一百文一斤的价格?”


    闻言,长孙冲笑了。


    “鲸鱼油除了做长明灯,还能防冻。现在朝廷在辽东移民那么多,都需要鲸鱼油。”


    “再说,用过鲸鱼油蜡烛的人,都不想再换回普通蜡烛了。”


    “军需也急需鲸鱼油,听说对刀剑保护效果好,具体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