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迁移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446章 迁移


    查家家主连忙点头,谄媚道。¨c*h*a`n/g~k`a¨n`s~h-u·.?c¨o,m,


    苏定方没再理他。


    这么大的家族,搬到大唐后也许还能有一席之地。


    将来要是发达了,现在没必要跟他们过不去。


    查家家主看着苏定方带着军队离开,终于松了口气。


    他立刻下令收拾家产,三天后出发。


    同时,他也按照苏定方的话,把李恪的意思传了出去。


    城里第一家族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大唐竟然欢迎所有人去定居,还有良田等着他们?


    不管是富人还是普通人,都有点心动了。


    很快,城中一些已经被抄了的家族也开始向苏定方求饶表示想要迁移。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求饶决定要迁移之后,被抄过去的钱财被归化,然后还是勒令三天之内迁移过去。


    消息一出,更多的世家都表示愿意迁移过去。


    对于世家而言,带着自己家的家产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大唐愿意将家产归还给他们,那还有什么不愿意前往大唐的?


    于是,一座城大概七成的家族愿意前往,跟随他们前往的还有他们的长工等等。


    要知道,能够成为家族的,就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至少有五六十号人那么多,加上长工这些背后的家庭,少说也是几百人口。¢秒=章?&节?°小@^说???网ee? 1#已*?:发=?布?@÷最_新@?·章·节+


    一家两家三家……组成浩浩荡荡的迁移大军,向着大唐而去。


    一时间,城中的百姓锐减,原本说店铺不能关门的,因为迁移走掉的世家,店铺又都关门了。


    那些百姓本来的生活就很苦的,自身的存粮等等都不够用,要购买粮食甚至买其的东西。


    但随着有钱的世家离开,百姓们的生活顿时变得奇怪,哪怕是手上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于是,又有一部分百姓跟着世家们的部分,一同迁移前往大唐。


    就这样,这座城的一半人不见了。


    这一半人迁移到大唐去。


    而另外一半,则是留守自己的国家。


    苏定方看着这一切,时刻向李恪禀报情况。


    原本十多万的城池,现在就剩下不到五万,冷清得很。


    但这样的冷清,却成了吐蕃最为震撼的一幕,令所有人都周身发冷。


    消息传到王城,传到松赞干布和大相等人的耳中。


    “怎么会这样?”


    “唐狗可恶,李恪可恶,世家可恶!”


    松赞干布咆哮。


    一座城,一半人流逝,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q+s\b!r,e¢a¨d,.¢c/o+m·


    这样下去,吐蕃就算是反抗,也是被灭国的了。


    “赞普息怒。”


    “当务之急是进行反击。”


    有大臣提议。


    虽然大唐的阴谋可恶。


    但现在反击还是有没有迟的。


    “大军集合完毕了么?”


    松赞干布咆哮。


    回来之后,他就召集大军。


    但结果却差点将他活活气死。


    原本吐蕃王城就没有太多军队的。


    天竺一战之后,就变得更少。


    而剩下的军队,需要防守其他地方,于是天竺一战之后返回了。


    现如今,他再次召集这些军队,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集合王城。


    然而,已经两天过去,却还不知道士兵们到哪里,你说气不气人?


    “陛下,军队正在赶过来。”


    大相只能如此说了。


    天竺一战,让士兵们都很绝望,也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再次征召,又是面对大唐,他们更多的是害怕,所以赶路都慢了很多。


    在强大的国家面前,士兵都害怕了,可见大唐的武器是多么让人颤栗。


    军队没有集合。


    那么战争就没有办法打起。


    “咱们不能干等着军队全部集合了才开打啊。”


    “谁愿意跑一趟,去请求其他国家一起抗议啊?”


    松赞干布语气沉重。


    集合军队之后开战是一回事。


    未来对吐蕃来说,需要诸国的帮忙才行。


    但是前不久让大相修书前往,现在还没有得到回信,可见他们似乎也不太愿意帮忙。


    毕竟面对的是大唐。


    可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吐蕃若是被吞并,迟早会轮到他们。


    “臣愿往!”


    “臣愿往!”


    “……”


    不少大臣站出来。


    危急关头,不愿意也只能愿意了。


    “很好,这次游说,主要是告诉他们,大唐肯定不会就此算了,还会对诸国出兵的。”


    松赞干布说出了利益问题。


    诸国虽


    然平常时没有直接的利益,但是面对大唐的时候是有共同关系的。


    若是大唐变得更加强大,对他们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是。”


    大臣们齐声应道。


    他们带着刚刚讨论出来的策略,出发去说服其他国家。


    大臣们一走,松赞干布就安排大相去应对这场舆论战。


    不开战,但是说说道理、讲讲正义还是行的。


    “大相,这事就靠你了,吐蕃百万百姓的命运都在你身上。”


    松赞干布语气严肃。


    和大相商量了一番后,他就让大相出发。


    松赞干布也没闲着,他得亲自出马。


    他要以赞普的身份,向所有吐蕃百姓发出呼吁,一起抗议大唐的行为。


    抗议大唐无端入侵吐蕃,抗议他们对吐蕃的残忍攻击和杀害无辜百姓。


    在松赞干布的亲自呼吁下,那些离大唐边境较远的地区,自然相信他的话。


    这样一来,对大唐的不满情绪更加高涨,抗议的声音也跟着响了起来。


    “抵制大唐,从我做起。”


    “咱们得团结起来,哪怕豁出命去,也得保卫国家。”


    “支持赞普,有钱的出血,没钱的出力,家里有男丁的送他们参军。”


    松赞干布都出来抗议了,大家的士气也逐渐高涨起来。


    一场风潮起来了,就像一股巨浪,席卷整个吐蕃,势头猛烈地朝李恪那边涌去。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大家对李恪和大唐的批评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跟松赞干布比起来,大相的路就难走多了。


    他得自己出面去跟那些世家打交道。


    他巴望着这些世家能掏点钱、出点力,帮帮吐蕃的忙。


    在这一过程中,大相是又吓唬又利诱的,一会儿说大唐的军队多可怕,打下吐蕃后肯定要抢他们东西,一会儿又威胁说吐蕃要是完了,他们也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