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陛下不用自责

作品:《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389章 陛下不用自责


    “陛下,臣愿意出征!”


    李靖立刻开口。??x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


    尽管他已经两鬓斑白,但仍然一心为国。


    虽然上次和李恪关于军队改革有些不愉快,但李靖对大唐的忠诚没有变。


    “哈哈……”


    “哪用得着老将军亲自出手?”


    “别忘了,前线还有三位大将军坐镇呢,只要军队一动,自然会有人来指挥。”


    李恪笑着摇头。


    这次战役,确实不需要李靖亲自出马。


    李靖年事已高,出行不便。


    而且前线那三位将军,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


    只要他们兵力充足,这次战役不在话下。


    “陛下英明。”


    李靖张了张嘴,最后只能点头。


    尉迟敬德、李勣、王子虎,这三位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将。


    他们手下还有新一代勇将。


    有了他们,只要军队前去支援,肯定没问题。


    “陛下,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位将军带队前去。”


    “万一敌人突然来袭,尉迟将军他们可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陈柏提出建议。


    其他大臣听了,都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


    “李将军,您怎么看?”


    李恪沉思片刻,问李靖。·s^o¢e.o\.?n^e^t/


    “老臣愿意前往。”


    李靖顿时来了精神。


    毕竟年纪大了,出征的机会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生死关头,可能都没机会再上战场了。


    所以一旦有机会,李靖都会想要争取一下。


    不是怕遗憾,而是还想感受战场的气息。


    “你这老家伙……这么想上战场啊?”


    李恪哭笑不得。


    像李靖这样的老将,是国宝级的,轻易不会动用。


    减少意外损失,也是用来震慑其他国家的。


    私心里,李恪也想要保持李靖不败的神话。


    “开玩笑……”


    李靖尴尬笑了笑。


    面对大家的注视,他老脸有点挂不住。


    只是送兵过去,都要自己亲自出马,未免有些丢人。


    很快,大家就挑了两个名气不大的将军,命他们带领十万大军出发。


    一个将军带五万人去支援尉迟敬德,另一个带五万人去支援高昌的李勣和王子虎。


    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百姓们很快得知了大唐要打仗的消息。


    西突厥反水和高国对大唐不敬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全国。


    一时间,百姓们都愤怒诅咒两国。


    群情激愤,要求朝廷重重打击。/%咸%(鱼[ˉ]看?书¥@ ·追?-+最@新!章′节2$


    这次,李恪甚至把武科举比试的前几名都派上了战场。


    除了状元马凌和一些确实离不开的人,其他人都去了。


    至于马凌,因为特殊原因,李恪没把她派去战场。


    在大家热议的时候,李恪回到后宫,找到阿史那娜,告诉她关于王后的事情。


    “唉……”


    “王后走得安详么?”


    阿史那娜叹了口气,眼里满是悲伤。


    她想回去看看。


    “虽然路途遥远,但坐火车不算颠簸。”


    “如果你想回去,我陪你去送她最后一程。”


    李恪也叹了口气,对阿史那娜感到愧疚。


    这个来自草原的女人,原本充满野性。


    但现在,和大唐的大家闺秀差不多,温柔又听话。


    “不了,那么远,对孩子不太好。”


    阿史那云摇摇头,靠在李恪的胸口。


    太远了,现在回去,就算坐火车也得要好几天。


    再说,等他们到了,王后的葬礼或许结束了,回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而且,她肚子里的宝宝才三个月,长途跋涉不好。


    “对不起。”


    李恪张了张嘴,最后只说了一句对不起。


    他对阿史那云的愧疚,他会想法子补偿的。


    “没关系的,陛下不用自责。”


    “现在朝廷需要你,你去忙你的吧。”


    阿史那娜摇头。


    眼泪慢慢流下来,但她不敢让自己太难过。


    有了孩子,感觉都变得不像她自己了,不能太放肆。


    “我没事,我留在这里陪你。”


    李恪安慰着她。


    阿史那娜从头到尾都没向他求情关于西突厥的事。


    甚至没要求他对西突厥下手轻一点,只是问王后的情况。


    娶到这么好的妃子,李恪怎么能在这种时候离开?


    阿史那娜没再说话,只是抱着李恪,默默地流泪。


    而外面,十万大军已经出发,开往西突厥和高昌。


    ……


    西突厥的反击消息传了出来。


    周围的国家都知道此事,同时高昌国也进行反击。


    两个国家正面对抗大唐,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所有的国家。


    最近的几个国家是最先知道这两件事的。


    他们第一时间召开会议。


    薛延陀。


    可以说诸国之中,薛延陀是最激动的。


    这么多个国家里,薛延陀对大唐最仇视。


    他们觉得自己实力强大,仅次于大唐,但是却一直被大唐压迫。


    而且这个第二,远比第一差很多很多,根本就没有一战的力量。


    再加上之前的种种,薛延陀几乎是举国上下对大唐都是十分反感的。


    “你们说,我们要不要进行响应?”


    夷男也很想加入其中。


    如果这一次能够让大唐重重受击一次,那么付出惨重的代价也没事。


    “可汗,臣觉得不应该关注这场战争!”


    会议中,一个普通的中年人率先说话。


    这是最近才走上薛延陀高层的人物,之前名气不显。


    “为何?”


    夷男的脸顿时板了起来。


    他最想做的,就是狠狠给大唐一个教训。


    这个最近风头正茂的大臣,竟然让他不要关心这场战争。


    就这种头脑,他是怎么爬到这个位置的?


    “可汗,臣觉得,这次战争,主要是高昌国和大唐的战争。”


    “而西突厥之所以跟着一起,并不是为了响应高昌国,而是为了火铳!”


    大臣脸色淡定,沉着道。


    面对夷男,他不卑不亢。


    “为了火铳?”


    夷男可汗顿时脸色一沉。


    如果大唐最让他害怕的是什么,那火铳无疑是排第一的。


    哪怕是李恪,在他的眼中,也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子罢了。


    在场众人纷纷看向大臣,对他的这话不是很了解,猜测其中可能性。


    “不错,正是为了火铳!”


    “西突厥境内,有五千唐军,他们都佩带火铳。”


    “为了五千火铳,臣觉得阿史那俄罗会愿意冒这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