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可能有麻烦。
作品:《1999,从香江开始搞风搞雨》 沈天放发现这事还挺棘手,nBd可不是华人置业,正府敢担保贷款吗?
而且即便搞定贷款,也不可能一次性发放80亿,必然会有资金监管的环节。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这就有些糟糕,银行、财政、住建这三个部门,随便一个卡脖子,都让你欲仙欲死。
今天他七大姑要送钢材,明天他二舅要干土方,你让不让干?不让干我就不签字。
想去告状?
可以啊,你告我就批,有本事你一首告。
更头疼的是,正府担保也会有条件,比如集采必须扶持本土企业,施工方也得紧着沪市建筑公司来。
如此一来,材料价格谈不下去,施工进度和质量都极难沟通。
另外,350万平米的项目,至少可以解决3万人暂时就业,正府难免要插一脚。
沈天放想来想去,正府担保除了能免息,剩下的全是麻烦。
况且看似省下12亿利息,说不定其他成本就会增加到15亿,实在得不偿失。
那就谈免税,110亿左右的项目,即便是港资,也至少缴纳29亿左右的税收。
如果让正府减免15亿的税,银行利息照付,也可以赚到钱。
还有,必须将资金放在外资银行,按进度支付,能相对掌握主动权。
这样的话,一切就变得简单,小鬼来缠给点烟酒,大鬼来闹就让李保田去搞定。
再者,nBd本身是外资,监理方还计划找外企,大鬼想闹也得掂量着点儿。
打定主意,沈天放将计划告知给张自坤,问他有什么风险?
张自坤听完,眉头紧锁在一起:“风险倒是没有了,但没有担保,哪家银行敢贷款?”
“就算拿土地抵押,也最多贷出20亿,还有60亿缺口啊。”
“另外,地产开发,正府会同意这么大幅度的免税政策吗?”
“不同意就不做。”沈天放态度果断:“什么也不给,我们凭什么去解决他们的麻烦?”
“再说,那些囤地的商人,增值额早超了200%,按27亿成交,正府就要收11亿的税。”
“开建后的税收,按照最低标准23%计算,又是近18亿。”
“还有当地银行,央行现在大量贴息,他们资金基本没成本,纯赚12亿。”
说完这些,沈天放看向张自坤:“一共才110亿的项目,这三项就拿走了41亿。”
“而我们担着110亿的风险,才赚7900万,这不纯忽悠傻子吗?”
“是这个道理。”张自坤缓缓点头:“我们不介入,囤地的税收,正府肯定赚不到。”
“再加上房子全部卖空后,又能带动近300亿的消费市场,他们没理由不同意。”
“但还是那个问题,如何解决贷款?”
“我先打个电话。”沈天放说着,拿起手机,拨给了黄家明:
“阿明,给nBd开一张60亿保函,我做担保,去内地贷款用。”
“没问题。”黄家明应完,紧接着问:“沈生,可以在内地的花旗贷吗?”
“现在内地有外资扶持政策,像这种零风险业务,花旗最低可放到年化4.62%。”
沈天放不解地问:“花旗在沪市有分行?”
“91年就成立了。”黄家明解释道:“我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觉得方便些,还可以发放美金贷款。”
“如果贷款达10亿美金,我争取谈到3.98%,这样您还有利差赚。”
沈天放还是有些担忧:“我不懂你们这是什么套路,明显在亏钱啊。”
“内地有美资免税政策。”黄家明回答:“而且花旗和央行有协议,换汇不需要手续费。”
“小客户一般不会减免,但像您这样的体量,自然不能收。”
话语稍顿,他见沈天放没有出声,便继续说:
“沈生,花旗本身就是美资,还有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买卖等业务,美金很充足。”
沈天放恍然大悟,内地现在外汇奇缺,为了吸引美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他当即决定:“你等我通知!”
“ok!”黄家明提醒道:“沈生,保函需要您签字,我把手续办完,告诉您。”
“知道了。”
沈天放刚结束通话,便听张自坤的声音响起:“沈生,全部是美金的话,我觉得可以试着谈20亿税收减免。”
“嗯。”沈天放微微颔首:“近14亿美金投资,足够载入史册,应该有更多的待遇。”
说完,他紧接着吩咐:“对了,你和江生沟通下,让他联系些外媒和港媒,声势搞大些。”
张自坤心领神会,笑着应下:“没问题,我一定办的风风光光。”
他说着起身:“那我就先去忙了。”
“去吧。”
等他走后,沈天放眉宇间渐渐升起几分担忧,好似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赵育明那边会不会出意
外?
14亿美金的投资额,足够让两个副部进正部了,这样做显然有些浪费。
那天和关芝琳聊完,他本计划只投资30亿,剩下的准备在内地贷款。
但贷款根本没法做,只能用黄家明的方式,这可如何是好?
想着这些,沈天放下意识拿起手机,翻出孙佳瑶的电话,却迟迟没有按下。
他不想让这个单纯的姑娘,卷入一些烦恼中,可心中的忧虑又不知找谁倾诉。
想了许久,沈天放始终没有拨出这个电话,只是编辑了一条短信:“小妮子,你爷们儿今天回去。”
孙佳瑶的消息很快传来:“真的啊,那我去接你,不许拒绝我!”
沈天放看着这字里行间的关切,渐渐抛下心中的纷扰,也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他在心中嘀咕一句,缓缓起身,准备去见一面李佳欣。
李佳欣办事效率很高,今天就谈妥了一家投资公司的收购,让他去签股份代持的协议。
这家公司,共投资2000万,双方各出资50%,沈天放占股64%,剩余由李佳欣持有。
但沈天放的股份由李佳欣代持,他指派经营人,李佳欣负责融资和当花瓶。
他一边琢磨着找谁来经营,一边俯身迈入车内,准备前往半岛酒店。
与此同时,远在沪市的赵育明却刚刚下车,稍显急切地往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内,李保田正与一名白发老者对立而坐,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