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打一场现代化战争有多烧钱
作品:《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可能会感觉到匪夷所思。】
【但那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
【这种阶级壁垒森严的制度,本就是《周礼》存在的原因,同时也是《周礼》造成的结果。】
【现在《周礼》这套制度崩塌了,旧的秩序即将终结,新的秩序即将建立。】
【新秩序的建立,必然会带来各阶级利益的重新分配。】
【所以,如果谁的主张,能建立起新的秩序,那么,谁就能主导新秩序下的利益再分配。】
【所谓话语权争夺的核心,就是在争夺,应该由哪个阶级,来掌握建立新秩序,以及重新分配利益的权利?】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点了点头,此时巨幕中的这些观点,他们深表赞同。
所谓的话语权之争,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是争夺掌控分配利益的权力,以便获得更大利益。
【通常来说,旧秩序的崩塌和新秩序的建立,要么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要么就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
【但不管是改革或者革命,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必然会以牺牲某个阶级的利益为代价。】
【法家、墨家、道家、儒家,同样也会面对这个问题,但他们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就是代表了不同的阶级。】
【所以,面对应该由谁、用什么方式,来重建一套什么样的秩序这一问题,他们才会提出完全迥异的主张。】
”如果此种说法为真,那这四家又代表着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呢?”
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看着高空巨幕,心中涌现出了这个问题。
带着这一问题,他们继续看向高空巨幕,希望从接下来的视频中获得答案。
【法家选择由上位者主导,重建一套新的制度,全面取代旧的制度,以牺牲平民阶级利益来建立新秩序。】
【而墨子,则选择让平民和贵族各退一步。】
【贵族阶级把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让渡给平民阶级,平民阶级则需要向贵族阶级履行更多的义务。】
【这样,两个阶级的利益都不会被牺牲。】
【但其实反过来想一想,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两个阶级的利益,都被牺牲了呢?】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他们既不占贵族阶级,也不占贫民阶级,他们的主张是,要牺牲所有阶级的利益。】
【唯独儒家显得很特别,孔子想要的结果,居然是所有的阶级,都不牺牲利益。】
【就这样,这些代表不同阶级的学派,怀着各自理想通,过节“百家争鸣”去争取重建新秩序,以及重新分配利益的权利。】
弹幕评论飞出:
“墨家的人人平等,其实理论上挺合理的,就是在当时不具备可执行性。”
“其实,法家也不只是牺牲平民阶级的利益吧,像商鞅这种法家,贵族阶级的利益也会被牺牲。”
“确实,商鞅变法那一套,可不管你是平民,还是贵族,反正统统都是大秦的耗材。”
”孔子哪里是所有的阶级,都不牺牲利益,他要求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那一套阶级制度,那不就是牺牲平民阶级的利益?”
“我觉得有点“唯阶级论”了,并不是所有现象,都能用阶级斗争理论来解释,百家争鸣之中,其实也有单纯的学术争论,不都是利益之争。”
看着高空巨幕视频内容,以及各种弹幕议论,历朝历代众多古代精英心中各有所思。
如同弹幕中的后世之人,各有看法一样,他们对眼前巨幕中这段话的观点,也是各有各的看法。
有赞同,也有反对。
【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居然是看上去貌似最不靠谱、最理想化的儒家,取得了胜利,成为了2000多年的正统思想。】
【而其它学派,要么转变成了民间宗教,要么内附于儒家,成为了儒家的一部分。】
【还有更多的学派,则是泯灭在了茫茫的历史潮流当中。】
【但,这些学派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最后胜利的,为什么又是儒家呢?】
【咱们以后再聊。】
弹幕飞出:
“长远看,确实是儒家赢了,但从当时来说,赢的应该是法家,毕竟秦国是用法家那一套一统天下的。”
“然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就是儒家的天下了。”
“那已经是新儒家了,跟先秦儒家完全是两码事。”
“其实,华夏古代的统治者也没只用儒家,儒皮法骨而已。”
“准确的说,是儒皮法骨道家心,用王霸道杂糅之。”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看完视频最后的结语,笑了笑:“儒皮法骨道家心,王霸道杂糅之。”
他觉得,这个说法,倒是挺有意思,不过,确实也有道理。
高空巨幕中,视频刷新,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打一场现代化战争有多烧钱?看完这张超级账单你就明白了!】
看着高空巨幕中的这一行大字,历朝历代众古人瞬间对这个新视频的内容,产生了很大兴趣。
在先前的视频中,他们看过了后世的几场战争,心中很清楚发动那样的战争,必定会很花钱。
但对于后世战争究竟有多么烧钱这个问题,他们却没有准确的答案。
而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心中其实是非常好奇的。
故而,当高空巨幕中此时出现与之相关的视频之后,古人们自然不会错过。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自古以来,战争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看着高空巨幕的这句话,心中深表赞同。
对于打仗烧钱这件事,他觉得没有人会比他更有发言权了。
他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基本解决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虽然匈奴倒是被打跑了,可他祖上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这三代皇帝积攒下来的家底,也被他耗费一空。
花费的金钱与物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最后为此事,他甚至下了《罪己诏》来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