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萧娘子

作品:《是谁开走了蓝星!

    后方林间的动静,李前关注着。


    两名猎人惊呼跳脚,害怕又不舍。


    半晌,其中一名猎人满脸悲痛背起小法师,仓惶离山,往村子方向赶。


    而李前却已经来到山村上空。


    山村在七八步宽的小河边,沿人畜踩踏出的平直泥路坐落。


    房屋五十四间,多为茅草房屋,村中心少数夯土黑瓦。


    此刻正是正午时分,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妇女,在村子周围,河道两岸农田劳作。


    作物是一种类似麦苗的植物,甚至可能就是。


    感知掠过山村,晒谷场老妪赶着毛驴磨面。


    几个老汉坐在村口大槐树下编草鞋、背篓。


    当当声不绝于耳,却是村中打铁的炉子,精壮汉子挥舞铁锤。


    道路继续往村中延伸,少数几栋黑瓦院子内,三五个老妇人烧火做饭,杀猪宰羊,听其言语交谈,准备犒劳山中驱鬼的小法师。


    小法师乃是村长从附近天音山请下来的高人。


    李前感知搜寻,于五十里外山中寻到所谓天音山。


    不算高大,却陡峭秀丽,古木崖柏,顶上破烂庙宇,瓦房三间,却有生活痕迹。


    院中晾衣绳上,没来得及收拾的女子衣物。


    正中瓦房供奉泥胎尊者,香案上瓜果新鲜,还有香烛等物。


    感知收回,继续观察脚下山村。


    忽地,李前的注意力被山村靠河边的草屋吸引。


    这间草屋破破烂烂,顶上茅草丢了好几丛,几个孩童蹑手蹑脚接近,两两叠起,伸手扒拉屋顶茅草。


    “呜呜呜……”


    屋中突兀传出女人哭声,声音悲戚幽怨。


    如果半夜听到,能吓死人!


    正抓茅草的几个孩童顿时小脸煞白。


    底下的孩童哇哇大叫,不顾肩上同伴,转身就跑。


    上面那个顿时掉下来,摔了个屁股蹲,眼眶瞬间噙泪,却不敢声张,甩手甩脚逃也似跑开,离的远些才敢哇哇大哭。


    听到孩子哭声,


    旁边草屋急匆匆钻出个杵杖老妇,搂住孩童安抚。


    而后杵着拐杖,又跛又癫窜到破烂草屋前,左右看看,单手叉腰,举起拐杖便大骂:


    “天杀的丧门星啊!克死自家男人不够,还夜夜坟头唱曲,勾来个鬼男人祸害咱们村啊!”


    老妇嗓门之大,年轻时定是个声震数里之辈。


    而今年岁虽长,依然悍勇,


    “你等着,等村长秋后往县里交粮,县太爷晓得了,看青天绕得了你这个万人骑的荡妇……”


    老妇喝骂之声,令得草屋中哭声微顿。


    转为啜泣,却更悲戚,声音绵绵不绝,缭绕河岸。


    听着哭声,老妇心里也发毛。


    但堂堂大日,朗朗晴天,见的听了动静聚集的村人,老妇胆气再壮,更往前数步,站在草屋门前:


    “父老乡亲们呐!”


    她大喊,


    “方才俺家娃娃可瞧清楚了……这贱妇半夜里头又把咱们烧了的役鬼骨头捡回来,抓在手里把玩呢!”


    哗!


    听闻此言,靠过来几个村人、孩童大惊,慌乱后退,脸上惊恐万状。


    却也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麻着胆子站在老妇身边,颤声道:


    “果真如此吗?”


    “她怎敢再去啊……”


    “还能有假?”


    老妇一指身后趴墙角哆哆嗦嗦的小孙。


    “不是亲眼瞧见,俺孙子能吓成那副模样?!”


    “天老爷啊,咋还不收了妖孽,这贱妇是要把俺小孙子也害得疯癫才罢休嘛!”


    老妇哭天抢地,引得村民窃窃私语,惶惶不安。


    “萧寡妇疯求了,把役鬼骨头捡回家……怕不是哪天夜里就要变成鬼,把我们都掐死哩!”


    “老子当初就不该同意这么个妖孽嫁进咱们村……”


    “嘿!打死你个妖孽!”


    老妇忽又精神,往前两步,提起拐杖抽打寡妇草门。


    “叫你个贱妇骇人,俺娃儿就是抓了几把茅草,大白天你也敢作妖!”


    “叫你个贱妇害人,把俺们村唯一的秀才都害死!”


    “乡亲们啊,趁日头还在,今就把这妖孽赶出村去,要不然夜里就要害人呀!”


    言语之间,在场诸人尽情绪皆被调动。


    老头老妇抱着某种决心,竟齐上阵,要把本就破烂的茅草屋推到。


    七嘴八舌喝骂,茅草屋前仰后合,还真倒下半面墙,露出内里景象。


    “住手!”


    几人还要去拆其他墙,却是又有人来。


    只见也是个粗布包头的老汉,蹒跚着赶来,周围村民见到无不让道,口喊‘村长’‘叔叔’‘舅舅’之类的称呼。


    村长之后,一队七八个巡村青壮跟随,虎背熊腰。


    那打铁的持握大锤混在其中。


    闻听中气十足的喝声,老妇另几个老人罢手。


    “老哥儿啊,可要给俺们做主啊!”


    老妇噗通扑倒村长面前,涕泪具下,声声控诉。


    老村长却不偏听偏信,晓得这老妇年轻时候就爱搬弄是非。


    竖起耳朵,从周围三言两语中,大概明白事情原委,狠狠瞪向缩在墙角,却收了哭声,眼珠转动,尽是好奇的孩童一眼。


    孩童吓得缩回草屋。


    “莫要胡说,咱请了天音山小法师看了,无事,还进山除鬼,村子里好得很!”


    老村长发威,又有多名青壮跟随,老妇,几个老人不敢造次。


    但瞧着半坍塌的茅草屋,老村长却也心底里发憷,还是带人走过去,拱拱手道:


    “萧娘子莫慌,大槐村没人赶你走。”


    老村长略一犹豫,还是道:


    “萧娘子若呆不惯,秋后老汉押粮往县里,便一道吧。”


    老村长出现,草屋幽幽呜咽止住。


    “哎……”


    一声长叹,老村长让青壮守在外面,自个进屋说话。


    李前独立天空,耳听八方,从田间地头,各处村民闲谈八卦中了解到来龙去脉。


    话说前些年村子出了个秀才,得了县里老爷赏识,大户赶着嫁女,来到这大槐村。


    夫妻和和美美,那秀才还开办学堂,萧娘子也知书达理,能教书的水灵灵姑娘。


    村里人自然爱戴。


    岂料不过一年,秀才忽然病逝。


    独一个女人,也不好再教书。


    随后不久,萧娘子与县里联络,便是想要回家。


    然而县里根本不曾过问,也没派人来接。


    萧娘子独自离村,村民发现,老村长派人去找——一个弱女子,大山里穿行,几日几夜如何度过不说,准叫豺狼虎豹叼了去。


    岂料找到萧娘子时,身边竟有个陌生男子。


    原来不出所料,萧娘子果真遇到熊貔,险些丢命,好在有人出手相救。


    之后,便是萧娘子不顾劝阻,异样眼光,把人带回村,留在家里。


    家里有个男人,虽不免闲话污语,日子却还是好过的。


    田间地头的会儿,男人干起来更利索不是。


    起先那男人到老实本分,除偶尔说些怪话,想要离开,但消失一两日又出现。


    更妙的是,这人力气极大,杵地是把好手。


    到与萧娘子恩爱。


    但岂料半年后……


    “啊——!”


    忽然,老年人骇然的惊呼传出。


    正八卦众人看去,老村长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惊骇莫名的到退出草屋,瘫坐在地。


    几个青壮立刻上前搀扶。


    村长却是骇破胆,满脸震惊地手指向草屋,说不出完整的话。


    “你你你……”


    如此惊变,场中安静无比。


    有青壮大胆上前,弯腰去瞅,只一眼,也惊得爆退。


    “萧娘子,你竟真的捡回那役鬼骨头!”


    哗!


    周围人全部惊骇,再次齐齐后退。


    众目睽睽,


    一道青碧罗裙,婀娜女子,缓步走出。


    人们只看到,她长发凌乱披散,面带哀伤,手里果真捧着一截黄褐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