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即刻进京

作品:《天良缘

    小林氏只说了两句话,就被谢啸威带着离开了。


    主要是谢啸威太了解这个妻子了,现在能好好说话,兴许一会儿就会翻脸。


    而且既然侄媳妇都说无碍了,那么他们也没必要一直留在这里,万一再遇上谢铮了,那才叫麻烦。


    不过小林氏回去的时候,还是嘀咕了一句:“我记得三郎成亲时,那株石榴树也没有这么大呀,怎么感觉一下子长高了不少?”


    小林氏可不是错觉。


    事实上自打许昭昭成亲后,这院子里所有的植物基本上都比以前茂盛,也比以前长得高壮了些。


    可能是因为许昭昭异能的缘故,所以她天然就喜欢亲和大自然,更喜欢绿植多一些,或者是茂盛一些的地方。


    所以,她自住进来之后,闲来无事,便会给这里的花草树木喂一些异能。


    一天一点点,不过月余,这些绿植们就已经长得特别好了。


    在这里伺候的下人们,因为是天天守着,所以还真没有察觉出来。


    倒是像小林氏这等一个多月才来一回的人,自然就能察觉到不对劲。


    但是这种不对劲,又好像是自己的错觉。


    因为小林氏觉得那石榴长高了,但是又注意到离石榴树不远的那株玉兰树和石榴树之间的那个高度差好像也没变。


    所以,她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石榴树长高了。


    这就很有意思了。


    因为是无差别喂养异能,所以这院子里所有的绿植都长了,那么,如果只记得以前的那个高度差的人,则会觉得这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长得好,不会觉得是某一棵植物长高了。


    至于同样住在这里的谢铮,他是根本就不关注这些,所以长不长高的,他是压根儿不知道。


    小林氏之所以找许昭昭来闹,无非就是因为觉得父亲放话出来,不许再与贾氏有来往,更是督促着家中小辈们读书上进,甚至还给几位小辈下了禁足令。


    小林氏的几个兄弟子侄中,自然也有脑子不清楚的,就觉得这是许昭昭在肆意报复孙茜,从而带累的林家也不能多添些进项了。


    话传到小林氏这里,自然就又变了味儿,好像是许昭昭仗着国公府的势,故意打压自己的表姐,当真是无情无意。


    正是因为小林氏头脑简单,所以这一次才会被人当枪使了。


    昨晚上谢啸威对她好一顿教训,将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与她听,才算是勉强明白是自己冤枉许昭昭了。


    但是冤枉就冤枉了,自己是长辈,那许昭昭敢对自己甩脸子,而且还出言不敬,怎么着也该是许昭昭来向她请罪。


    可没想到,还是自己过来赔罪道歉。


    不仅如此,小林氏手上的部分管家权还被收回去了。


    这次来了一趟锦绣院,回去之后就要被禁足。


    小林氏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会这样,她说什么也不会去找许昭昭闹的。


    但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可以吃呀!


    许翰带着自己查到的东西呈报御前,站在下面,头微低着,真是大气儿都不敢出呀。


    光是贾家这一户,茶叶、布匹、丝帛等生意上,每年至少有八千贯送往庆王府。


    除此之外,贾家前些年大量购置田产,而其田庄上所出,约有六成不知所踪。


    据许翰查到的消息,是被运往了庆王的封地,但是具体是不是进了庆王府,这个就不好查了。


    毕竟时间上太久了些。


    光是贾家,一年就至少有八千贯铜钱送往庆王府,由此可见,庆王的敛财手段是有多高明。


    关键是那些粮食呢?


    庆王自己有封地,有食邑,那么,他还要这么多额外的钱财和粮食做什么?


    答案,几乎已是呼之欲出。


    “许木头,你怎么看?”


    许翰撇一下嘴,这种事,他怎么说都不对。


    “回禀陛下,依臣之见,还是当派人去往封地查实。无论贾家背后的靠山是不是庆王,都得弄清楚了。若不是,那咱们也得还庆王一个清白。若是,他身为亲王,理当对此做出解释。”


    永安帝叹气,他自认对这个弟弟已经格外开恩了。


    毕竟只是一个庶弟,如果不是因为先皇留下的子嗣不多,他又怎会这般宽容?


    说到底,他还是顾虑着名声。


    “那依你之见,派何人去查实才妥当?”


    “臣不知,臣就是一武将,查案这种事,臣不擅长,但是刑部、大理寺的诸位大人们都擅断案,臣以为陛下可以传诏他们问话。”


    “你呀!朕也没说让你去,你慌什么!”


    许翰一脸委屈:“陛下,臣没慌,臣就是觉得这种大事,您问臣一个粗人做什么?还是应该将几位宰相请来才对。”


    永安帝一脸嫌弃:“行了,下去吧!”


    “臣告退。”


    许翰巴不得呢。


    他可不敢再掺和这事了。


    要不是因为牵扯到了孙茜,他甚至是连贾家都不愿意查的。


    如今好歹算是有了交代,自己可以回去喝酒打拳了。


    此等大事,永安帝自然只会将自己的心腹重臣叫来。


    虽然朝堂上看似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谢铮能明显感觉到宫中的气氛有些紧张了。


    永安帝思来想去,还是把自己的女婿派出去了。


    宁朔公主的驸马崔冲,正好可以去办此事。


    永安帝下旨命庆王即刻进京,这样紧迫的旨意,往往就代表了某些不确定性。


    崔冲去传旨,当然,还带着几千的兵马。


    其警告意味已然很明显。


    庆王也没想到,自己苟了多年,且一直低调,但还是被发现了。


    庆王接旨后,自然也表示安顿好府中事务,便随驸马一同进京。


    崔冲办事倒是很利落:“还请王叔莫要让小辈为难,最多半个时辰,我们就要启程。”


    “好,有劳崔大人稍候,我去与王妃和几位子女道个别,再将府内的一些事情安排下去便是。”


    就算是即刻启程,也总得让庆王准备一些换洗的衣物,所以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


    等到庆王换了一身常服再出来时,属于亲王的仪驾也都摆出来了。


    圣上一日未曾降罪,那他就还是一日的亲王。


    所以,这仪仗排场,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