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抵京

作品:《天良缘

    陈湘湘只是在这里露了一个面后,就被人送回去了。Www.XSZWω8.ΝΕt


    许昭昭和许君安一起招待这常家父子,中间还命人特意送了桂花红茶过来。


    “明人不说暗话,县主对我们常家施以援手,老夫感激不尽,若是县主有何差遣,您只管吩咐,只要不违反我大兴律法,不违背人伦,我常家必不敢有二话。”


    “常大人言重了。坦白说,之所以愿意助常公子一臂之力,其实还是因为曾在万年县有幸见过令郎一面。彼时我戴有幕篱,所以大公子并未认出我。但我听闻他曾盛赞我百果园的美酒,还曾出言维护于我,我心存感激,正好无以为报,如此,我们便算是两清了。”


    常三爷看向常元德,注意到儿子的表情中有一丝恍然大悟,便明白许昭昭所言应该是真的。


    只不过,两清是不可能两清的。


    只是出言维护一二,便能换来监生的机会,这交易也太不公平了。


    “既如此,那我们父子再次谢过县主。日后但凡县主或者是侯府有何差遣,我常家父子,必然没有二话。”


    “常大人不必如此。你们父子皆是文官,我侯府几代皆为武将。如今只我三哥一人从文,纵然是有舅舅家多番照顾,但朝堂上人多嘴杂,总有照顾不到之时,日后少不得要麻烦您二位相护了。”


    常三爷明白了,这是在为许君霆铺路呢。


    可许君霆都已经封爵了,哪里还需要他这个老东西提携呢?


    许昭昭在这里停留了不过是半刻钟,便起身告辞。


    走之前,她又多问一句:“不知大公子可有婚配?”


    常元德怔愣片刻,摇头道:“尚无。学业无成,岂敢耽误佳人。”


    “大公子是个有福气的,我相信你的福气也会带给整个常府。”


    许昭昭放下这么一句后,便离开了。


    常三爷心动,想到先前见到的那位小姑娘,莫不就是想要为她说亲?


    常三爷又和许君安聊了几句,这才知道,刚刚那位叫陈湘湘,其父也即将抵京赴任,但具体是何等官职,还得等吏部的公文下发,或者说是等陛下召见之后,才能有定论。


    常家如今不比从前了。


    常三爷大概猜到,陈大人调回京城,这官职最小也得是五品官,再加上其背后有侯府扶持,前程应该是无忧的。


    而常元德是常府的嫡长公子,断然不会娶一庶女为妻,所以,娶侯府的表亲为妻,倒是不错的选择。


    许昭昭之后再问陈湘湘时,陈湘湘小脸儿通红,头也不敢抬,那慌乱又有几分羞怯的样子,分明就是在说她害羞了,也就是说她动心了。


    许昭昭将消息递给陈琮,让他想办法去试探这位常大公子。


    若是陈琮也满意,那么日后陈表叔抵京后,这门婚事便有望了。


    说到底,许昭昭只是想着尽早培养一些自己人罢了。


    武将一般都不愿意与文官走动,而大部分的文官又看轻武将,总觉得他们是胸无点墨,一身蛮力,行事粗鲁。


    但是大兴的官场风气还算是不错的,对于真正的文武双全的人,文官还是很包容的。


    比如说,他们对谢铮,就很包容。


    至于许翰,他是自己刻意打造出了一个粗人的形象出来,不知是其本性如此,还是只想远离权斗。


    许昭昭对常元德的印象不错,当然,也不排除他有故意吸引自己注意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现在的许昭昭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常家,她还真的是不放在眼里。


    她能让常元德进国子监,自然也就有办法再阻拦其前程。


    所以,对于常家父子是否心怀谋算,这些都不是问题。


    许昭昭想要用常家父子,更看重的,还是他们的能力。


    毕竟,她暂时没有想要重用常家父子的打算,偶尔朝堂上的一两句维护,可以让许君霆在文臣中的处境好一些,就足够了。


    至于以后,那就先慢慢观察着。


    是否让陈湘湘与常元德结亲,也不急于一时,毕竟陈湘湘年纪还小,而常元德也暂时没有成婚的打算。


    这样就挺好。


    先缓一缓,省得再被人质疑。


    四月,陈琮的父亲陈士广推妻子一路风尘仆仆地抵京了。


    总算是到了京城,先前陈琮在京城置办的宅子早已收拾好,但因为老夫人的缘故,所以陈琮兄妹二人一直都还住在侯府。


    如今陈士广这个一家之主到京城了,陈琮兄妹俩就想着搬出去,但是被老夫人先给安排到了侯府。


    对此,王若兰和李氏都没有什么意见,知道他们住不长久。


    主要是老夫人心疼这个侄儿,总觉得多年未见,想让他守在自己身边几日。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表弟和表弟妹都莫要推辞了,先在侯府住几日,也缓解一下路上的劳累。况且你们刚刚抵京,有些事情,正好可以多与二弟以及君安和君霆兄弟俩说说,我们妯娌几个,也能凑在一起说说体己话。”


    老夫人坚持不让走,陈士广自然也不好再坚持。


    但陈士广也明确表示,不能长住。


    陈士广先前是在上县任从六品的县令,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县,相对而于较为富庶的县任职。


    如今因为政绩原因调至京城,具体怎么安排,还得看吏部的考量。


    若是寻常的县令调任,圣上自然是不会见的,没有必要,官职太小了。


    但陈士广这人不同,因为他治下的政绩突出,且还在上一次的乡试中表现优异,之后的会试,更是有他治下的三人中了进士,这就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所以,圣上召见他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而且陈士广的主要政绩就在于教化方面,这一次他被调至京城,被安排进礼部或者是国子监、太学的可能性都很大。


    但是考虑到陈士广有地方官的经验,所以,许昭昭觉得陈士广应该会被调至礼部为官。


    陈士广与许君安在书房说话,屋内再无第三人。


    “表叔,按家里人的猜测,你这次入职礼部的可能性极大。今日请你过来,也是想问问你的意思,是更愿意去国子监教授学问,还是入礼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