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讽刺的孝心

作品:《和离后,我一卦名动京城

    众人齐齐望去。


    青衣儒衫的蒋钊缓缓走了出来。


    冲着墨云昭拱手一礼。


    “皇上,不止比试考题,包括今日诗词歌赋的对决,题意他们也早就知晓。为的就是,在皇上面前上演一场精彩对抗,以彰显太学院学子的才能,还有汪首院引以为傲的荣耀。”


    汪首院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蒋钊,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按照辈分,蒋钊算是墨云昭的侄女婿,再加上身负才华,为人冷清不喜社交,在太学院内,无人排挤为难,也无人讨好攀附。


    就连汪首院都觉得,他只是个一门心思读书的呆书生。


    平日里鲜少关注,当他空气。


    哪里会想到他今日会如此大胆。


    敢在这种场合,在皇上面前告他的状。


    他的眼神恨不得将他凌迟。


    蒋钊却丝毫不惧。


    “皇上,太学院是大周最具权威的学府,承载着所有求学者一腔报国成才之心,可如今,却行这等欺上瞒下之事,实在令人心寒。”


    “更甚者,就连入学考核的规矩,汪首院也会因人而异。就因为这位秦公子,背靠苏家,便被破例招入太学院。微臣恳求皇上,重塑太学院规矩。”


    他掀开衣袍跪在了地上。


    朗朗之声依旧震在每一个人心中。


    虽太学院中多为贵子,但身世却也高低不同。


    有不少人心里是存着纯真的求学之心,期待公平公正的。


    汪首院已经涨红了脸。


    “皇上,老臣冤枉啊。老臣任职太学院十六载,矜矜业业,从不敢懈怠,求皇上明鉴!”


    对于太学院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规矩,墨云昭自然清楚。


    那本就是为皇室宗亲,高官朝臣的子弟专门准备的学院,若真按照蒋钊所言,依照考核规矩收人,岂不是要筛出去一大半。


    那和普通的私塾学府又有何不同。


    “行了,都起来吧。既然试题有泄露的嫌疑,那今日大比武的结果便不予采纳。”


    苏玉兰还指着这个荣光,闻言急急跪在地上,


    “皇上,我儿挑灯夜读,所有努力岂能因人嫉恨遭次诬陷便要付诸东流,这实在是不公平啊。若是今日就此作罢,旁人要怎么看待我儿。臣妇提议,当场出题考核,真金不怕火炼,我相信,秦润仍可拔得头筹。”


    她一脸的信誓旦旦。


    却吓得秦润已经冒了冷汗。


    他哪敢当场测验。


    心中急的要死,赶紧跪匐在地。


    “皇上,政策学问,诗词歌赋,都要看灵感,此一时彼一时。我知道,今日之祸,多半是因为我父亲之事,才遭人针对。可父是父,子是子,罪责不可转移。”


    “而且,我自幼受教于九王妃,我唤了她五年母亲。我的启蒙教育全来自于她,我能有今日的成就,她功不可没。”


    他说着抬起头冲江清婉殷切喊道,“母亲,您要为我做主啊。”


    这一变故让苏玉兰一脸的难以置信。


    一旁在花伞下站着的苏青禾忍不住掩唇偷笑。


    “哎呦呦,真是笑死人了,兰儿你为你儿子据理力争,一口一个我儿。结果人家转头喊别的女人母亲,还将功劳全部归于对方,看都不曾看你一眼,你可真是个笑话。”


    转念间,苏玉兰却并没有生气。


    反而有点赞赏秦润的机敏。


    在这个时候拉江清婉下水,以墨云寒的身份地位,绝对能保住他的荣耀。


    她正欣喜,江清婉却平静的看向神情激动的秦润。


    “当日我出秦府,你为讨好县主新母,令小厮护院将我杖毙以彰显你对新母的忠诚,此事只不过月余,你年纪轻轻倒是忘性极大。”


    她说的平淡,却听的全场哗然。


    虽秦明朗抛弃结发妻子令娶他人,已经是人尽皆知。


    可江清婉的名声也被败坏的所剩无几。


    如今再闻真相,却是如此这般。


    周围顿时议论纷纷。


    墨云昭冷声喝问。


    “此事当真?”


    秦明朗吓坏了,赶紧重新跪匐在地。


    “学生年少无知,被人蛊惑才会口不择言,如今早已改过自新,绝无不敬之心。”


    苏玉兰眼见计划行不通,心中暗骂秦润愚蠢,还整日说自己能拿捏江清婉,结果却被啪啪打脸。


    更有不少陪同的贵妇人对她指指点点。


    显然那个蛊惑旁人儿子的恶人就是她。


    可眼下她也顾不得这许多,立刻再提当场测验一事。


    这一次,墨云昭竟然同意了。


    找来太监总管准备文房四宝,提笔写了“孝与国”三个字。


    命当场自述策论。


    秦润心里气的要死,越急脑子越乱,根本做不出文章。


    而两外被选中的两人磕磕绊绊说得七零八落,和之前的风采简直判若两人。


    足见蒋钊所言,浮华虚于表面绝非诬告。


    墨云昭听得脸色铁青。


    他可以容忍太学院有些灰色规矩,可却不容许他们将国之根本的育才之路,视作儿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汪首院!”


    刚刚还一脸正义的汪首院此刻脑门上的汗都滴到了眼睛里。


    慌忙上前正思考如何辩解,就被墨砚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


    “这就是你们大比武选出的才子吗?”


    汪首院颤巍巍的跪在地上。


    “老臣,老臣以为,此命题范围甚广,若是能再多给些时间构思,或许可以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


    墨云昭冷哼一声,眸光扫向其他学子。


    “谁能做此策论?”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


    说好了要得罪首院,说不好,便会被皇上责罚,两边都不讨好。


    一片死寂中,有人举起了手。


    “学生可以。”


    江清婉温声看过去,有些意外。


    “何意东?”


    墨云寒低头问道,“是谁?”


    “他父亲是何年。”


    江清婉低声解释。


    何意东单薄的身体笔挺地站着,声音异常清亮。


    虽时间简短,构思也绝对称不上惊艳。


    可思路缜密,承上启下,引古据典,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


    若书于纸上,绝对称得上佳作。


    最主要的是,他可顶着这般压力,站出来表达自己所感所思,已经是脱颖而出。


    墨云昭大喜。


    连说了三声好。


    “孺子可教。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何意东。”


    苏玉兰心急如焚。


    已顾不得礼仪,冲到秦润身边拽着他的胳膊连声催促,“你快说啊,平日里读的那些书都忘了吗?你可是魁首啊。”


    秦润本就压不住性子,气的一把甩开她。


    “都怪你,什么都不懂,非要当面测验。”


    苏玉兰没防备,被他摔倒跌坐在地上。


    一旁太监高举着的墨云昭亲笔写下的“孝与国”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此刻显得尤为讽刺。


    喜欢和离后,我一卦名动京城请大家收藏:()和离后,我一卦名动京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