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莲花山大师

作品:《一位探险者的自传

    多杰一边慢慢走着,一边说:“随便探索一下就行了,这地方也不大。”


    我撇了撇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行吧,根据你们那几个大法师的推算。


    我虽然是个小蚂蚁但就是刚好契合他们嘴里这份因果。


    我的存在可以引导你们找到佛国是吧?”


    多杰双手合十,回应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我相遇,共赴此地,皆是缘法。


    大法师们看到你身上的因果线,与这佛国探寻之事相互交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挑了挑眉,暗道又开始摆高手谱了,继续调侃:“按你说法,我是引路人,所以我说啥就是啥是吧?”


    多杰微微点头,平静地说:“从因果的角度而言,可能你所引发的契机,对我们寻找佛国有着关键的作用。


    所以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这样说。”


    我一听他这么说,故意刁难道:“那我现在说回去,不找了。


    怎么样?”


    心想多杰肯定会劝阻,没想到他只是温和地说:“没问题,一切随心,若你真的决定回去。


    我们也不强求,一切自有安排。”


    我顿时无语了,这也太佛系了,直接不搭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那我先歇会儿,喘口气。”


    我躺在地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冰洞顶上的脉络。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开口问道:“说到岗波神山,作为神山老大而言到底为啥这么多人崇拜啊?”


    达杰蹲在我边上,接过话茬:“其实啊,冈波神山被众人崇拜,更多是因为宗教意义吧。


    从地理上看,它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宛如神迹。


    在藏传佛教文化里,它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众多宗教的圣地。


    印度教、藏传佛教等都认定这里是神灵居住之所,无数信徒不远万里前来转山朝拜,以求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庇佑。”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这时达杰又补充道:“但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一个说法,冈波神山其实并不是冈底斯山脉老大,真正的王者是国王峰普喜琼。”


    “普喜琼神山?”我一下来了兴趣。


    “这名字听起来挺陌生,快给我讲讲。”


    达杰扣了扣脑壳继续说道:“普喜琼神山坐落于阿外地区的撒嘎县与瘦巴县交界区域,处于冈底斯山脉起始地段。


    它海拔约6530米,以罕见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示人。


    两边45°的峰坡构成等边三角形尖峰,气势非凡。


    在当地传说里,普喜琼与冷岗日情同兄弟,冷布岗日为“大臣的雪山”


    普喜琼则贵为“国王”。


    从海拔高度来看,普喜琼是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堪称冈底斯之王。


    相较之下,冈波神山虽不是海拔最高的山峰。


    却凭借深厚的宗教地位、独特的地理意义、标志性的山体特征以及历史记载。


    成为了冈底斯山脉最具代表性的神山。


    而后又在历史上,康熙朝《平定准噶尔方略》正式承认了它天下之中、江河之源的地位。”


    我听完达杰所说,忍不住说道:“看不出来啊,你还非常有文化!


    一直以为你就是一个糙汉子而已,是我狗眼看人低,势利眼了。”


    达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是读过大学的,当时村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认真读书。”


    一阵闲聊以后,我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岗波神山,真的跟佛国有关吗?


    确定那些大法师没胡说吧?


    如果真有,就说这冰洞吧,这么坚固,就算工程队进来也一时半会打不穿。


    除非把整座山挖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佛国都和谁有关啊?


    要传教获得好处,总会有一方势力吧?”


    我一连串抛出问题,目光在多杰和达杰脸上来回打量。


    多杰和达杰都沉默了,他们眉头紧锁,似乎也被我的问题难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毕竟佛国是三大领主建立的,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见他们不回答,我又追问:“我的意思就是说佛国的传说顶部逻辑是啥,你们总该知道吧?


    就是主角是谁!


    最先开始是和哪路神仙有关啊,最厉害的又是谁?”


    多杰和达杰对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地说道:“莲花山大师!”


    “莲花山大师?”我满脸疑惑,这个名字我从未听闻,“这又是哪位大神?”


    达杰清了清嗓子,说道:“莲花山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开山祖师,被尊称为“邬金第二佛”。


    是他将佛教密宗传入西藏。”


    多杰双手合十崇敬的说道:“在公元8世纪中叶,彼时的吐蕃正处于赤德赞统治时期。


    赤德赞一心想要弘扬佛教,可吐蕃本土的苯教势力庞大,根深蒂固,佛教的传播之路困难重重。


    听闻邬金之地有一位神通广大、智慧超凡的莲花山大师。


    赤德赞便恭恭敬敬地派出使者,携带着珍贵的礼物和诚挚的书信,邀请莲花山入藏弘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莲花山大师欣然应允,即刻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征程。


    这一路,可绝非坦途。


    高原地势复杂,气候多变,更有诸多神秘莫测的山川湖泽,传说其间隐藏着各种妖邪精怪。


    当莲花山大师行至一处幽深山谷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一只巨大的蟒蛇精从山谷深处呼啸而出,它身躯粗如巨木,双眼闪烁着骇人的幽光。


    血盆大口一张,便喷出阵阵毒雾。


    莲花山大师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结出神秘印契。


    刹那间,一道金色光芒从他掌心射出,将蟒蛇精笼罩其中。


    蟒蛇精在光芒中痛苦挣扎,不一会儿便伏地不起,乖乖皈依。


    又如,当路过一片广袤的沼泽地时,一群由怨念凝聚而成的恶鬼现身。


    它们张牙舞爪,发出凄厉的嘶吼,试图阻止莲花山大师前行。


    莲花山大师大喝一声,周身佛光绽放,以无上慈悲之力驱散了恶鬼的怨念,使其得以解脱。


    就这样,莲花生大师一路降妖除魔,他的威名也随着他的脚步,在吐蕃大地的民间口口相传。


    终于,莲花山大师抵达了吐蕃。


    彼时的吐蕃,佛教与苯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不断。


    莲花山大师深知,若想佛教在吐蕃真正扎根,必须化解这一矛盾。


    于是,他开始深入研究苯教的教义、仪轨和法器,寻找两者的共通之处。


    他巧妙地将苯教的一些祭祀仪式、祈福方式融入佛教的修行法门。


    把苯教的法器,如法鼓、法铃等,也纳入佛教的法事活动中。


    同时,他还将苯教中一些被民众广泛信仰的神灵,吸纳为佛教的护法神,赋予它们新的佛教身份和使命。


    比如苯教中的十二丹玛女神,就被纳入佛教护法体系,成为守护佛法的重要力量


    达杰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搭上话继续说道:“他曾在冈波神山闭关修行,悟出了天地间最神秘的佛法真谛。


    传说佛国的建立,就与他的修行和指引息息相关。”


    我听完感觉新的知识又增加了:“听你这么说来,这位莲花山大师,和我们道教的张天师是一个咖位的啊,经历故事也是非常相同。”


    我眼睛一亮,紧接着又抛出问题:“那莲花山大师最宠爱的弟子是谁?”


    多杰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是益措嘉和毗卢那。”


    我暗自咋舌,心想不愧是密宗的大金刚,回答得如此干脆利落。


    就像帮派里的双红花棍,对帮中事务门儿清,精通佛理也是理所当然。


    “那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呢?”我追问道。


    多杰调整了一下姿势,神色认真地解释道:“益措嘉主要负责守内,守护和传承莲花山大师的教法精髓。


    整理、保存那些珍贵的佛法典籍和伏藏。


    让后世弟子能有迹可循,继续研习高深的佛法。


    而毗卢那则四处云游解惑传法,将佛教的智慧和教义带到各地。


    让更多人能听闻佛法,获得心灵的救赎。


    他就像佛法的使者,不辞辛劳地穿梭在各个地方。


    不管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远的村落,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达杰在一旁点头补充:“据说毗卢那每到一处,都会举办盛大的讲经法会。


    他讲经时,声音洪亮清晰,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真切。


    无论贵贱,都能从他的佛法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我听得入神,脑海中浮现出毗卢遮那云游四方的画面,又问:“那益措嘉守内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儿?


    毕竟守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肯定会遇到各种挑战吧。”


    多杰微微皱眉,陷入回忆:“传闻有一次,其他教派的高手前来挑战,质疑莲花山大师教法的正统性。


    益措嘉挺身而出,与对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佛法辩论。


    她凭借着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敏捷的思维,一一反驳对方的观点,最终让挑战者心服口服,维护了佛法的尊严。


    而益措嘉也是莲花山大师的重要弟子的同时,也是佛母。


    她跟随莲花山大师学习佛法,凭借其非凡的智慧和根器。


    能够全面深入地领会和掌握莲师所传授的全部教法,成为了对莲师教法有着深刻理解和传承的重要人物。


    她通过艰苦的修行和对佛法的深入体悟,证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藏传佛教的修行境界中,被视为达到了相当高深乃至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成就状态。


    成为后世修行者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而后她受莲花山大师的指示,将诸多珍贵的教法进行了伏藏。


    她把这些教法隐藏在西藏各地的各个圣地,如山洞、湖泊等特殊的地方。


    以待未来因缘成熟时,被有缘的修行者发现和开启。


    以此利益未来的修行者,为佛法的传承和延续留下了重要的资源。”


    我疑惑道:“佛母是什么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达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在佛教语境中,“佛母”有多种含义,佛母常用来象征智慧。


    比如般若经被称为“佛母”,因为般若智慧是诸佛得以成佛的根本。


    就像母亲孕育生命一样,能生出诸佛的一切智慧与功德。


    所以有“般若是佛母,能生诸佛”的说法。


    在密宗修行里,达到一定修行成就、证悟了与佛的智慧相应境界的女性修行者,也可能被尊称为佛母。


    这表示她们在智慧和修行证量上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能以女性的特质和智慧来展现佛法的慈悲与智慧。


    在一些传承中,上师的妻子如果在修行和教法传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会被弟子们尊称为佛母。


    比如益措嘉作为莲花山大师重要的修行伴侣和弟子,对教法传承贡献巨大,所以也被称为佛母。”


    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冰洞的狭小空间里回荡。


    听到我大笑,达杰和多杰立刻面露不满。


    多杰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这冰洞之中,你突然如此大笑,是为何故?”


    我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嘲讽你们的文化和传说故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我是突然想到,这不是找到线索了吗?


    你们想啊,要藏东西的话,肯定是让最信任的人去啊。


    益措嘉作为莲花山大师的佛母,又掌握了全部教法,还负责伏藏教法。


    那佛国的线索,说不定就藏在她所伏藏的教法里!”


    达杰愣了一下,随后眼睛一亮,似乎被我点醒:“你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


    那些伏藏之地多为特殊,我们要是能找到一处,说不定真能发现与佛国相关的蛛丝马迹。”


    我虚着眼睛说道:“不是我说什么,佛本是人,还未飞升前就是人。


    人性这东西,分享是不可能的。


    鸡蛋不放在一个箩筐是这个道理,但是高原这环境我觉得,不可能分布过多地方。”


    多杰皱着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


    达杰笑着接过话茬:“邹老弟意思是,根本没有分散藏起来,而是全部都在佛国。”


    人,生来便带着复杂而微妙的本性。


    从莲花山大师选择益措嘉来伏藏教法这件事来看,信任在人性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人们往往会将珍视之物托付给最信赖的人,这是出于本能的情感依赖与价值判断。


    从对利益和秘密的守护角度而言,人性也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与独占意识。


    正如我推测的那样,那些东西或许未分散,而是集中隐藏。


    这是人的本能,在面临重大利益或机密时,人会倾向于将其掌控在最安全、最能把控的范围内。


    而他们信任他们的佛,认为佛是绝不会有私心的。


    所以并没有像我一样从人性的私心出发去考虑。


    而像我这种小瘪三,为了能在社会中活下去,自然是更加明白人性中的劣根。


    如果佛国真的存在,从他老婆下手无疑是最有道理的。


    后来想想那些大法师确实厉害,如果不是在这岗波神山之下。


    还真不会无缘无故的聊到这些话题,继而引出线索。


    喜欢一位探险者的自传请大家收藏:()一位探险者的自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