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单兵大炮时代

作品:《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第135章 单兵大炮时代


    王浩然讲完之后,他已经把单兵小型温压火箭弹给画了出来。


    他可不止是画了个示意图,他甚至已经将温压炸药的配比什么的都给推算了出来。


    他还计算了单兵温压火箭弹的弹道,设计了简单而好用的精确制导方式……


    王存先很感慨。


    本来挺复杂一个问题,被王浩然这么一说,变得简单了。


    “浩然同志,你也太强了点儿。”


    “本来咱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你这里竟然如此简单。”


    王存先笑着对王浩然说道。


    王浩然微笑着说道:“只是我的设想而已,领导可以让同志们尝试一下,看看按我的设想能否造出小型单兵火温压箭弹来。”


    王存先点点头,说道:“我会让他们试一试的!”


    “但愿能一次性成功吧。”


    “另外,如果你的设想成功了,这个成果最后也是会算在伱头上的。”


    “这一点请浩然同志放心。”


    王浩然摆摆手,微笑着说道:“这都是小事儿。”


    王存先一脸正色地说:“荣誉归属这可绝对是一件大事!是要算到个人历史功绩里的。”


    王存先等人离开。


    回去之后,王存先就嘱咐枪械研究所的所长孙世同抓紧时间按照王浩然的那个设计方案来落实单兵温压火箭弹。


    这个单兵武器将会用在攻坚地堡、坚固工事等等上面。


    孙世同也已经把王浩然画的草图什么的全都拿到了手。


    接下来的一些天,他就开始攻关单兵温压火箭弹。


    孙世同和同事们一起这么一上手,他们就发现,王浩然的思路赫然是正确无比的。


    也就不到十天,一个单兵温压火箭弹就研制了出来。


    他们完全是按照王浩然的设想去做的。


    这让他们的工作无比的轻松。


    让孙世同感到震惊的是:不仅仅温压弹小型化获得了成功,而且他们按照王浩然的设计思路,还造出了一款新型的单兵火箭筒。


    这个单兵火箭筒表现也是相当的优秀,可以发射的最远距离可以达到1500米!


    而且,1500米还能确保精度。


    这就很厉害了。


    单兵温压火箭弹研制成功之后,自然也是要测试一下的。


    这次测试被放在了枪械所的测试场里。


    王存先也被邀请到了现场。


    王存先兴致勃勃地说:“世同啊!你们也够快的!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孙世同说:“领导,浩然同志已经把什么都讲透了,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快速造出小型单兵温压弹,那就有点儿太没用了。”


    王存先问:“你们是完全按照浩然的想法去研制样品的?”


    孙世同点头:“基本上照做。”


    “按照他的配方调配出来的用以小型温压武器的温压火药爆炸威力仍然十分惊人。”


    “而且,他重新设计的单兵火箭筒也很优秀,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这个我们测试其他火箭弹已经验证过了。”


    王存先很高兴,他笑着说道:“打得远,威力大,还能发射多种弹药!这很难得啊。”


    “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温压火箭弹的效果了。”


    孙世同微笑着说:“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试射吧。”


    试射开始。


    靶标是1000米外的一个临时构建的堡垒。


    这个堡垒用钢构件建成。


    它的钢板都是1厘米厚的。


    这个靶标有三个射击孔,射击孔基本都是外大内小喇叭口造型。


    这样是为了方便向外观察,也便于射击。


    孙世同亲自测试单兵温压火箭弹。


    安装调试好火箭弹之后,孙世同将火箭筒扛在肩上开始瞄准1000米之外的堡垒。


    旁边的人都是屏住了呼吸,都有点儿紧张。


    这枚单兵温压火箭弹可是寄托了军方的希望!


    它的弹头甚至都是破甲的,可以直接打坦克、打坚固的堡垒。


    孙世同扣动了扳机。


    火箭弹迅速发射!


    “嗖!”


    带着炽热的尾焰,这枚火箭弹疾速向着1000米以外的目标飞过去。


    王存先眯起了眼睛,他看着火箭弹划出一道优美的弹道轨迹,眨眼


    就飞到了目标前面。


    弹头竟然精准地飞进了射击孔。


    “轰!”


    堡垒内先发生了一次声势很小的爆炸。


    只有浓烟从射击孔里排出来。


    王存先有点儿失望:“打得倒是准,就是……”


    他话没说完呢,临时构建的堡垒内再次发生了爆炸。


    “轰!!”


    这次爆炸明显猛烈了太多。


    整个堡垒竟然都被冲击波以及金属射流给冲垮了,有好几处都炸得四分五裂变了形。


    一千米外观看这次试射的人都下意识地伏下了身子。


    孙世同将火箭筒给放下来,他对这次试射的结果很满意。


    他咧着嘴大笑说道:“哈哈!单兵温压火箭弹成了!”


    王存先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说道:“我差一点就忘了,温压弹一般都会发生两次爆炸。”


    他眯着眼又看了一下不远处的用以试验的堡垒说:“爆炸带来的冲击波很强啊!”


    “个人感觉,貌似比一枚155榴弹的爆炸威力都要强。”


    “走!过去看看吧!”


    王存先说完就一马当先朝靶标走过去。


    “领导,还是等一会儿吧,现在还恐怕有危险……”孙世同说。


    王存先笑着摇头:“能有什么危险?二次爆炸不是都已经发生了吗?”


    “我可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这也能吓得到我?”


    几个人就来到了那个用以试验的钢结构堡垒前面。


    好家伙,这个内部面积大概六七个平米的堡垒已经是垮掉了。


    一股浓烈的烧灼气息扑面而来。


    竟然还有点儿发烫,令人不能靠近。


    “温度可是不低呀!”王存先没有再往前走,说道。


    孙世同笑着说:“爆炸之后,可是能产生两千多度的高温呢!而且冲击波也很强。”


    王存先点点头说道:“单兵大炮!这用于阵地战,可是个大杀器!”


    “不过,钢筋混凝土的堡垒应该是会比钢结构的要强度大上不少吧?”


    孙世同说:“一般的混凝土碉堡墙壁厚度大概半米以上吧,它比一公分厚的钢板肯定要坚固得多。”


    王存先说:“可以试一试看看能否打穿混凝土碉堡。”


    孙世同点头说道:“嗯!我们会测试的。”


    “不过,领导啊,我感觉吧,如果射击的精准度足够的话,直接打射击孔应该也不错。”


    王存先微笑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


    “现在南边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了。”


    “这个单兵温压火箭弹应该抓紧时间进行量产了!”


    “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应该做好打仗的准备!”


    ……


    王浩然很快就接到了王存先打来的电话。


    王存先在电话里兴奋说道:“浩然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关于单兵温压火箭弹的设计已经被验证了。”


    “按照你的设计思想造出来的单兵温压火箭弹杀伤力十分惊人,感谢你对咱们国防事业的贡献啊!”


    王浩然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他都把设计图什么的设计细节都告诉了对方,如果搞不出来,那才叫一个怪吧?


    王浩然微笑着说:“领导,不用客气!能为咱们军工发展做点事情,我感到很荣幸。”


    王存先说:“你的贡献可不止是单兵温压火箭弹,按照你的设想造出来的单兵火箭筒也很优秀,射程远,射速快,安全有保障。”


    “浩然同志,我们会在系统内给你通报嘉奖的。”


    “嗯!我们也会给你请功!你的这个成果等到明年的时候,我们五机部会帮你申请国家发明奖。”


    王存先显然非常的高兴,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感谢以及赞赏的话。


    ……


    春节之后,京理工就派人去求伯均的家乡专门接求伯均到京。


    求伯均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离开家乡的。


    那一天,整个村的人都给求伯均送行,看着他坐上一辆212离开村子。


    当然,求伯均离开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是很不安的。


    他毕竟才是个15岁的孩子,他不知道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接他的车子直接就奔着硕放机场去了。


    这是求伯均第一次乘坐飞机,一切对


    他来说,都是新鲜的。


    过来接求伯均的是京理工保卫科的副科长冯爱国。


    冯爱国有点儿搞不明白,为啥王浩然会对眼前这个才十几岁的孩子如此看重,居然还要专门过来接到京城。


    不过,冯爱国现在对王浩然已经有些迷信。


    他想,既然浩然同志这么安排,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冯爱国对求伯均挺客气挺照顾的。


    一路上两个人相处也很愉快。


    原本有些紧张的求伯均放松了许多,他对自己在京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飞机到了京城的机场,让求伯均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王浩然竟然亲自过来接他。看见王浩然来到自己面前,求伯均感动坏了。


    他眼泪都流了下来:“谢谢你,浩然叔叔。”


    王浩然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好像有点儿紧张啊。”


    “别担心,一切有我呢!你在这里,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了,你的生活会有人照顾的。”


    求伯均赶忙说:“浩然叔叔,我不用别人照顾,我自己能行。”


    “我现在,就是不知道能做点啥。”


    “您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王浩然笑了笑说道:“我不要你的报答,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希望你能成才,然后报效祖国!”


    “咱们走吧!”


    回去京理工的路上,王浩然跟求伯均说了许多。


    主要是关于他未来的学习成长的问题。


    求伯均很聪明,而且自学能力很强。


    对这样的孩子,在让他迅速掌握计算机编程技术之外,还要让他系统地学习知识,提高他各方面的能力。


    这才是对他负责任。


    一边说着话,就到了京理工。


    因为是王浩然看重的人才,所以,求伯均被在教工宿舍楼上安排了一个单间。


    而他的生活补贴之类,则是由课题组经费发放,每个月30块。


    到了学校之后,王浩然让冯爱国领着求伯均去安排住处什么的。


    他本人则是去了实验室。


    过了79年春节之后,王浩然的工作日程一直排得很满。


    原本是打算加速推进国产计算机生产线这个课题的。


    但中间搞了炮侦雷达和单兵温压火箭弹,这也用去了诸多的时间。


    不过,王浩然不想再继续拖下去了。


    他现在要用已有的硬件组装几台电脑。


    目前的情况是,内存、硬盘、显卡、声卡主板以及盘古2号Cpu都已经到位了,也已经生产出来样品并进行了测试。


    测试的结果相当不错。


    而京城电视机厂也已经按照王浩然的要求试生产出了显示器。


    至于机箱等零碎,也都已经搞定。


    所以,现在组装电脑已经是条件成熟了。


    王浩然来到实验室里,吴小军等助手已经在忙碌着干活儿了。


    看到王浩然过来,他们纷纷打招呼。


    吴小军笑着问:“浩然同志,您说的那个小天才已经接过来了吗?”


    王浩然点点头说道:“已经到了,我让人先带他安置一下。”


    他说完这一句,拍了拍手说道:“各位同志,我们今天准备开始组装我们自己的电脑产品。”


    听得王浩然这么说,办公室里的人都有点儿激动。


    因为,电脑那可是高科技产品!


    过去也只有少数顶尖儿的研究所才有资格搞。


    现在,大家竟然要打造出自己的电脑了,不激动才怪。


    王浩然这个实验室里的人,都是京理工计算机系的。


    现在,就连京理工计算机系的主任冯翔都在王浩然的实验室里打杂。


    而且,冯翔还对此甘之若饴。


    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所以,真正开始组装的时候,速度还是相当之快的。


    王浩然亲自动手,旁边冯翔和吴小军在帮他打下手。


    也就半个来小时的时间,第一台电脑就组装好了。


    看着组装好的这台电脑,冯翔挠挠头说道:“它不但跟国内的电脑不一样,跟国外的也有很大不同。”


    国内的电脑目前基本上是大号计算器的样子。


    而国外的电脑呢,以Apple2为代表的,都是将电脑和主机给组装在了一起。


    而王浩然领军打造的这台电脑,是分体


    式的。


    显示器和主机分开,由数据线连接在一起。


    这样可使得它不那么笨重,通风散热都更有保障。


    王浩然笑着说道:“我认为,这样设计更加合理一些,冯老师你觉得呢?”


    冯翔点头说:“也好看了很多。”


    “跟Apple2比,要比它漂亮得多了。”


    “只是,操作系统好像还没有搞定。”


    王浩然说:“搞定了电脑硬件之后,再来搞定软件也不迟的。”


    “我们只需要设计一个电脑语言编译器,然后再用编译器一块儿联合起来编写操作系统。”


    “总之,我认为,咱们完全不必着急。”


    冯翔问:“好像咱们现在有汇编语言编译器的吧?”


    王浩然摇了摇头说道:“汇编语言太原始了,也太难懂了点。”


    “我看,咱们要琢磨一个什么新的语言来编写咱们的电脑操作系统。”


    目前最主要的编程语言就是b语言和C语言。


    而C语言已经渐渐有将B语言彻底代替的趋势。


    冯翔登时就来了兴致:“浩然同志你打算搞个什么新语言?”


    王浩然说:“我还在琢磨,不过,也差不多有点儿眉目了。”


    “我要搞的这个新的编程语言是对C语言的一种升华。”


    “但咱们不妨将其称为龙语言。”


    正说着话呢,冯爱国带着求伯均来到了实验室。


    15岁的求伯均,身材瘦小,一张脸稚气未脱,一看就是个小孩子。


    王浩然笑着对求伯均说:“伯均啊,不是说你远道而来,让你今天先休息一下吗?”


    求伯均摇了摇头说道:“浩然叔叔,我不累,我想尽快跟你学本领。”


    王浩然赞赏地点头:“嗯!积极性还是可嘉的!”


    “那咱们今天就先来熟悉一下电脑的硬件吧。”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咱们正在自己研制电脑。”


    “现在,电脑硬件已经基本上搞定了,咱们先组装几台自己的电脑出来。”


    求伯均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


    很快的,他就能熟练地组装电脑。


    他上手的速度相当的快,快到令人吃惊。


    一个上午的时间,王浩然带领团队成员一共组装起7台电脑。


    当然,这7台电脑目前都还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不过,王浩然已经让北大电子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贺一鸣带领团队改了一下unix操作系统,这样,就可以将之安装在盘古架构Cpu的电脑上了。


    当日下午,贺一鸣来到了王浩然的实验室。


    他带来了已经改好了的unix操作系统。


    逐一安装到王浩然等人刚刚组装好的电脑上。


    unix操作系统是一种完全开源的操作系统。


    它70年代初被开发出来。


    整个70年代它都在免费广泛传播,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普遍使用的系统。


    正因为它的开源,所以,它的版本也是相当之多。


    unix系统可以用在巨型机、小型机乃至个人计算机上。


    它之所以一直开源免费,是因为拥有unix系统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因为反垄断法的缘故不能从事电讯之外的其他任何领域的业务。


    所以,它只能是将unix免费。


    不过,unix的免费期也差不多快要结束了。


    198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因为垄断而被肢解为数个公司。


    它开始能够从事其他类型的业务。


    于是,这家电讯巨头开始大举进军软件业,开始商业推广unix。


    它收取的版权费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多使用者都望而却步。


    甚至,之前那些根据它的源代码改进的版本,要想继续使用,也必须得交版权费。


    美国电讯电报公司忙着收钱,却忽视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最终导致了让比尔盖茨捡漏成功,ms-dos开始在美国大行其道,最后甚至垄断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操作系统的份额。


    unix操作系统安装完成之后,众人就开始体验国产电脑的性能。


    总体来说,这第一批组装的国产电脑性能还是相当强悍的。


    因为使用了内存条,电脑的单条内存从几k一下子就增加到了16m,这可是个质变式的飞跃!


    而且,如果选择多插几条内存的话,个人计算机内存甚至可以增加到最多128m!


    王浩然原本是想一点点提升计算机性能的,但是,他一下子拿出来了内存条的dimm技术,导致内存大幅度提升。


    而机械硬盘研究方面,因为提前拿出来了薄膜磁头技术,同样让机械硬盘的容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原来最先进的硬盘容量也只有250m的样子,而且体积还相当之大。


    但现在,王浩然和肖仁明一块儿研发的新的机械硬盘容量可以达到1g,而且硬盘的尺寸也大幅度缩小,只有5.25寸(当然后世台式机的硬盘尺寸为3.5寸),这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这意味着,电脑可以容纳更复杂的电脑软件了。


    贺一鸣一边兴致勃勃地体验着一台国产电脑,一边对王浩然说:“浩然啊,我觉得,其实这unix操作系统也挺好用的啊。”


    “要不,咱们给它汉化一下,直接使用不就得了吗?”


    王浩然摇了摇头,说道:“不行的!虽然unix操作系统现在是免费使用的,但是,它毕竟是有主的,它的主子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将来有一天,它如果想要商业化,开始收版权费,那对咱们影响将会很大。”


    “所以,我还是建议要编写一个真正属于咱们自己的操作系统,甚至连内核都是汉化的,这才妥当。”


    贺一鸣点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


    “就咱们自己打造的这台电脑来说,我认为硬件方面已经全面超越蜥方所有的电脑科技公司了。”


    “如果将来能够量产,并且操作系统也是咱们自己的,那就可以全世界推广销售了啊!”


    “没想到,有一天咱们的高科技产品也有可能卖到国外去……”


    求全订求支持,多谢每位好心的大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