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角色类似北大“校外辅导员”

作品:《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第115章 新角色类似北大“校外辅导员”


    葛强军是个性子很直的人,他直接对王浩然说:“杨校长可是专门过来找你的。”


    王浩然有点儿惊讶:“哦?杨校长莫非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杨德忠嘿嘿笑道:“也没什么事,就是想找你谈件事情。”


    杨德忠有点儿尴尬。


    他本来是想要假装偶遇来着。


    可现在被葛强军一句话给拆穿了。


    王浩然心想,杨德忠能有什么事儿找我?


    他就微笑着说:“杨校长有什么指示,给我打个电话,我上门拜访就是了,还要劳驾您亲自过来。”


    “那您跟我上楼吧,我们聊聊。”


    他又看向葛强军:“葛老师也一起到我家坐坐吧?”


    葛强军摆摆手说:“不用了,你们聊吧。我还要去实验室呢。”


    跟葛强军客气了两句,王浩然就带着杨德忠来到自己家。


    “杨校长,我住的楼层比较高,辛苦您受累。”王浩然一边开家门一边说道。


    杨德忠摆摆手说:“不累,不累,我可是每天都坚持跑步锻炼呢。”


    进了屋,王浩然家里地方比较小,只能是让杨德忠在卧室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


    “杨校长,我给您烧一壶水,泡杯茶。我这好久没回来,家里有点儿乱,您多包涵。”


    其实,虽然王浩然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但他家里看上去挺干净。


    肖丽娟一定经常回来。


    “浩然,伱别忙了,我这次过来吧,其实就是想要向你发出邀请。”


    “咱们想要聘你兼任北大的老师,你有时间的时候,给咱们的本科生开个讲座,随便聊聊,给他们一点指导意见就好。”


    “不知道你能答应不?”


    杨德忠也不想拐弯抹角了,直接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本来嘛,他是想要让肖丽娟传话。


    但后来他想,传话还是有点儿没诚意。


    自己应该亲自来一趟。


    这不,杨德忠就卡着时间点过来跟王浩然“偶遇”了。


    王浩然有点儿意外。


    什么?


    竟然让我兼任北大的老师?


    让我给他们的本科生开讲座指导他们的学习?


    “杨校长,我可也是个才刚上大学的学生。”


    “甚至,我本人还有点儿不务正业。至今还没上过一天课呢。”


    “您这个邀请,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啊。”


    杨德忠摆摆手说道:“你这样的天才还上什么课呀!”


    “据我的了解,真正绝顶聪明的天才是根本不用听老师讲课的,自己随便学学就什么都会了。”


    “咱们北大的学生要说吧,也全都是聪明人。”


    “但是,他们还是需要引路人去点拨他们。”


    “浩然,这个兼职,是有报酬的,每个月咱们给你50元的补贴。”


    “你看,行吗?”


    杨德忠说完,眼巴巴地看着王浩然。


    王浩然抓了抓头发。


    他心想,杨德忠亲自过来见自己,还这么恳求的。


    自己也不能让对方没面子啊。


    再说了,兼任一下北大的讲座老师,也还可以。


    时不时地过去开个讲座,点拨一下有天赋的学生。


    培养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挺好的。


    最关键的一点,他希望能够帮助北大的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马上80年代了,很快的,就会有公费留学潮出现。


    国家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他们回来报效祖国。


    但是,有一大半公费留学出来的人,却选择了留在国外报效别人的国家。


    这纯粹就是精致利己主义在作祟。


    为何在最顶尖的大学会培养那么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一定是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


    王浩然这么想着,他就点点头说道:“杨校长,难得您看得起我,让我这么一个刚踏进大学校门的人去兼任你们学校的讲座老师。”


    “我答应了。”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我不需要你们的补贴。”


    “义务帮你们做点事情,也挺好的。”


    杨德忠大喜。


    他刚才把自己的请求讲出来之后,是有点儿担心的。


    他担心自己会遭到拒绝


    。


    没想到王浩然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谢谢你,浩然同志!补贴是应该发的,这个你就不要推辞了嘛!”


    “那个,我回去之后,就让办公室的人给你制作聘书。”


    显然,杨德忠现在很兴奋。


    王浩然微笑点头说道:“那就让您费心了。”


    杨德忠满意地离开了。


    他要回去赶紧把这个事情落实了。


    他原以为请王浩然兼任北大的老师会要费一番波折呢。


    这么容易就成了,实在可喜可贺呀!


    等杨德忠离开,王浩然就决定先去学校报到,跟刘先超那儿打个照面。


    接下来就要开始全力攻关芯片流水线了。


    有些事情也需要讲清楚的。


    王浩然骑着自行车刚出现在京城工业学院大门口,就正巧看见刘先超也骑了一辆自行车往出走呢。


    刘先超看见王浩然就一脸的惊喜,他一脚支地说道:“浩然啊,我就说去你家看看呢,你可就过来了呀!”


    原来,刘先超也知道王浩然今天会来。


    他想着,王浩然回来的话,一定会先回家一趟,他就打算骑车子过去看一眼。


    王浩然就随着刘先超到他办公室坐了一会儿。


    王浩然汇报了一下他在742厂的一些事情。


    刘先超笑眯眯地说:“本来是让你向人家学习的,没想到你去了之后反倒帮了人家那么多,而且还研制出了先进的曝光机!”


    “曝光机搞出来了,那岂不是芯片生产线的科研项目就有了一个大突破口吗?”


    王浩然笑着说:“其实吧,我帮他们搞出来的那台曝光机,也就是光刻机,只是先简单地改进一下,并不是我设计中的那种真正先进的型号。”


    “就那个曝光机来说,生产效率提升得并不是太多。”


    刘先超挑了挑眉毛说:“你的意思是,你要搞的芯片生产线,会有更好的曝光机?”


    王浩然点点头:“没错。”


    “我设计的新型曝光机是要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


    “我看了一些资料,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刻机人家是通过透镜系统将掩膜上图案在小面积上逐个投影到硅片上,每次曝光一个小区域,硅片会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直到整个硅片都被曝光……”


    “这种光刻机效率非常的高,光刻效果也是最好的……”


    王浩然给刘先超简单做了一些介绍。


    刘先超笑着说:“你给我讲这些,我是听不懂的。”


    “但我知道,这肯定是非常好的东西啊!哈哈!”王浩然说:“其实吧,我这次去742厂除了接近式光刻机之外还搞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刘先超一听,十分惊喜:“是吗?”


    “那是什么呢?”


    王浩然说:“一种处理器芯片!”


    “这个芯片具有很强大的功能!它甚至远超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处理器芯片。”


    刘先超问:“是吗?那它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王浩然说:“它的作用可大了去。”


    “它可以用在很多重要的电子产品上,作为产品的大脑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它可以响应人类的指令,帮助人类处理许多工作……”


    王浩然介绍了一下8086处理器芯片的参数等。


    不过,对于刘先超来说,这些介绍并不直观。


    他仍然没有什么概念。


    但他知道,既然王浩然说这是个好东西,那就绝对错不了。


    其实吧,8086处理器主要应用于微型电脑,对于现在的龙国,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它的价值。


    要想更加直观地展现它的价值,那就应该造一台真正的国产微型电脑。


    研制一台好用的微型电脑,将是王浩然下一阶段的任务。


    可即便如此吧,王浩然还是要将8086处理器给公布出来。


    这就是要抢在英特尔的前面注册x86架构。


    有点儿遗憾的是:现在国内还没有专利这个概念。


    王浩然曾经跟总设计师讲过要建立国内专利制度。


    最重要的,要先通过专利法,建立起专利申报的制度。


    总设计师当时也对王浩然的这个建议表示同意。


    不过,目前国内需要完善的事情实在是有点儿太多了。


    看这样子,短时间内,想要建


    立专利机制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王浩然的想法就是:先在蜥方申报专利!


    虽然蜥方强盗出身,什么规则啥的,都是为保护自己建立。


    但是,当下他们还是必须得严守自己的规则。


    因为他们目前还要面临大熊的竞争,不是吗?


    王浩然决定,要跟四机部那边商量一下,让他们去办理8086以及x86架构的国际专利事项。


    王浩然跟刘先超谈话之后,他又拜访了几个课题团队的重要成员,大家一致决定要在后面两天开个碰头会,由王浩然再讲一讲芯片生产线研制方面的重要事项,再把分工给讲一讲。


    随后,王浩然看看时间已经是上午的11点多,他就赶往北大。


    今天上午,肖丽娟应该还有课。


    她也快下课了,王浩然要在她上课的教学楼外面等她出来。


    王浩然骑车赶到肖丽娟上课的教学楼外面。


    他熟悉肖丽娟的课程表。


    只要今天肖丽娟上课,那么,他一准可以等到她。


    王浩然在教学楼外面并没有等太久,上午的放学铃声就响了起来。


    不一时,学生们就纷纷走出来。


    这些学生几乎没有不认识王浩然的。


    看见王浩然站在外面,大家纷纷看他。


    还有人和他打招呼。


    “浩然,呀!没想到你会来接我!”


    肖丽娟出来得比较晚,看见王浩然,她高兴极了,她来到王浩然的面前,想要抱抱他。


    不过,周围的人挺多的,她终于是没有敢那么做。


    王浩然则是大大方方地拉住了她的手,一边打量着她一边说道:“看起来气色还不错的样子呀。”


    肖丽娟替他掸了掸衣角,有点儿心疼地说:“我感觉你有点儿瘦了,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咱们回家去吧,妈妈应该已经做好饭了。我今天特意让她多做了你的饭。”


    王浩然笑着说:“不会吧?我还会瘦?可能都是因为太想念你了的缘故。”


    “咱们走吧。”


    王浩然这一句话让肖丽娟眼圈一下子红了。


    “我也好想你的。”她说。


    王浩然载着肖丽娟小心翼翼地回家。


    路况实在不怎么好。


    他必须得小心一点。


    毕竟肖丽娟现在是需要重点保护的。


    这一路上,两人说了不少的话。


    肖丽娟把杨德忠的想法跟王浩然说了。


    王浩然就笑着将杨德忠已经找过自己这个事情告诉了肖丽娟。


    肖丽娟说:“呀!那以后我是不是就要叫你王老师了啊。”


    她很开心。


    王浩然笑道:“不过是类似课外辅导员之类的角色罢了。”


    肖丽娟说:“那也是老师啊。”


    “浩然,你是不知道,你在北大知名度太高了。”


    “连带我现在都成了北大的知名人物。”


    王浩然说:“我到现在也有点儿稀里糊涂的呢。”


    “自己怎么就突然之间变得那么出名了。哈哈!”


    肖丽娟说:“那可不是突然之间哦!”


    “你做了许多的贡献,大家自然是要向你学习的,不是吗?”


    这天的中午,为了迎接王浩然的到来,林雅玲特别烧了好几个菜,甚至她还做了一个红烧肘子。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买到这些食材的。


    肖仁明也很高兴,以茶代酒跟王浩然碰了好几个。


    王浩然也跟肖仁明讲了自己在742厂的经历。


    而肖仁明则说:“浩然啊,我认真地研究了一下你的关于芯片生产线的课题申请报告。”


    “我总觉得,能用到无线电方面的研究的地方似乎都没有的吧?”


    “如果没有我能做的工作,我继续加入的话,有点儿滥竽充数了。”


    “我看,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我就从课题组退出来好了。”


    王浩然说:“爸,我那课题申请报告上肯定不可能写得太清楚明白呀。”


    “芯片生产线的研究,那肯定是离不开无线电这方面科学家的参与的呀!”


    “因为,芯片研究也是需要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协议以及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


    “生产线设备的自动化操作,都离不开无线电的控制和调整的呀。”


    “咱们这个课题组,您可是个举足轻重的大角色!”


    肖仁明毕竟还是不太了解芯片这个领域,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的无线电学科对芯片生产线没有什么大用。


    还有一个,如今的芯片学科,在龙国绝对是个小学科,真正了解并掌握的人并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