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天才的培养问题

作品:《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京城工业学院,新的学期开始之后,院长刘先超工作是比较忙的。


    这天上午,他开完一个重要的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后拿起桌子上的人民报就准备学习。


    他看到头版第一个新闻就振奋了一下:终于恢复高考了啊!实在是太好了。


    接连多年推荐机制上大学,招来的一批批工农兵学员培养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学生在学校里也没有接受什么正规的学习。


    以至于刘先超觉得,京城工业学院的科研水平都有下滑。


    “还是高考比较公平啊!而且,能够招来真正的好学生。”刘先超自语了一句。


    他又想到了王浩然。


    按照王浩然现在的水平,让他读本科都有点儿浪费时间。


    在前段时间发生的王浩然争夺战中,最终京城工业学院笑到了最后。


    虽然教育部门下了通知,同意京城工业学院跟北大联合培养王浩然。


    但是,那只是名义上的。


    王浩然还是会在京城工业学院注册学籍,将来毕业了,也是只发京城工业学院的毕业证。


    北大只能辅佐一下。


    对此结果,刘先超很得意。


    当然,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毕竟,这么优秀的一个天才,交到了你的手里,你得保证让他更加优秀啊!


    怎么培养王浩然,对于刘先超来说,是个大问题。


    刘先超思来想去的,他觉得等刘先超将来入了学,先给他培养一小段时间,让他掌握本科阶段的知识,然后马上转入研究生培养阶段。


    当然,如果王浩然入学之后经过考核,已经达到了本科阶段的学识水平,那就更好办,直接让他上研究生。


    嗯!甚至,可以直接给他科研任务,让他主持研究课题。


    只是,谁来当王浩然的导师呢?


    刘先超琢磨了半天,他发现,京城工业学院能真正胜任王浩然导师的,一个都没有。


    那就,干脆以导师组的形式来培养他。


    以哪个导师为主呢?


    思来想去的,刘先超还是决定,就让葛强军来牵头吧。


    名义上,葛强军是王浩然的老师。


    但是,王浩然完全不必像其他人那样按部就班地上研究生的课程。


    甚至,就连研究生的阶段性考试,王浩然都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与。


    考核王浩然就以他完成的科研成果为主。


    考试不考试的,其实都没什么真实的意义。


    关键还是多出好的成果,多为学校争光,多为国家做贡献。


    刘先超心想,那就这么定了吧!待会儿,我要找葛强军过来谈谈,问问他的看法。


    刘先超这么想着,他就开始继续往下看。


    第二个新闻是全国科技奖评选结果出炉。


    刘先超赶紧看了一下,他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本校报上来的项目。


    刘先超仔细地看,前面的国家发明奖没有京城工业学院的人。


    再看科技进步奖,第一个就是王浩然的名字。


    而且,王浩然的名字后头有标注:李蔡大队插队知青。


    而王浩然得奖的项目也没说,这一点可能主要是各单位给王浩然报上去的项目有点儿多。就没写明王浩然具体是哪个项目获奖。


    这让刘先超有点儿郁闷。


    他晃了晃脑袋,心想:要是王浩然现在已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那该多好啊!


    刘先超看了一遍获奖名单,确认没有京城工业学院报送的项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全国科研单位太多了。累积那么多年没有评奖。


    一下子开始评奖,那重磅的科研成果就有点儿多。


    看看这获奖的名单,里头赫然是有钱雪森、于民等人的。


    跟这样的奠定大国安全基石的大佬相比,京城工业学院的教授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啊!


    刘先超起身就去找葛强军。


    他本是想要打个电话过去,让葛强军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的。


    但是,转而又一想,葛强军的身上是有着那么一点知识分子的傲骨的。


    自己还是亲自过去找他一下吧。


    刘先超直接去了葛强军的实验室。


    葛强军一准还在实验室忙碌。


    他还在做他那个63式自动步枪改进的课题。


    按理说,95式小口径自动步枪都已经被研制出来,也得到了部队的认可,为啥葛强军这个课题还没被结束掉呢?


    这是因为,咱们前期储存了大量的7.62毫米弹药,这个不能浪费。


    此外就是:部队的制式配枪肯定不能只有一种,而是要根据战场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枪支。


    之所以小口径自动步枪在全球迅速风行,主要还是因为进入自动步枪的时代,越来越快的射速与士兵携带子弹的数量发生了矛盾。


    自动步枪动辄一分钟几百发的射速,可士兵能够携带的子弹却是有限的。


    尤其是大口径子弹时代,一名士兵携带100来发子弹已经是极限。


    如何能多携带弹药,这就成了各国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小口径自动步枪开始风靡的主要原因。


    所以,95式自动步枪真的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急需的。


    63式自动步枪的时代,一个战士在战场上最多携带150发左右的子弹。


    但95式小口径自动步枪配备之后,携弹量则最多可以达到1个基数300发甚至更多。


    当然,后世随着防弹衣的普及,小口径步枪弹因为打不穿防弹衣,会再度受到质疑。


    但是,需要明白的一点是:5.8毫米口径子弹打不穿防弹衣,7.62毫米的同样也打不穿。


    但盾坚必迎来矛的改革创新,对付防弹衣,可以用狙击手,也可以用重机枪,再说,不还有枪榴弹、火箭筒吗?


    扯远了,却说刘先超来到葛强军的实验室,看见葛强军正在忙碌着。


    葛强军看见刘先超过来,他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刘院长有事吗?”


    葛强军微笑着说道:“想跟你商量一下王浩然的培养问题。”


    “不是已经确定要以咱们为主了吗?”


    葛强军听了,微微皱眉说道:“我恐怕自己教不了他呀!”


    “他在枪械方面的造诣,我感觉可并不比我差。”


    王超先笑道:“葛教授有点儿太谦虚了。”


    “我呢,是这么想的……”


    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跟葛强军说了一下。